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6月16日,2024年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在珠江河段举办。图为龙舟健儿在珠江水面飞驰竞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在昨天上午的标准龙预选赛中,大学生代表队的女鼓手激情呐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比赛间歇举行的彩龙竞艳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 众多市民冒雨来到珠江两岸观赛,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 传统龙舟表演展现了深厚的岭南特色。

6月16日,2024年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在中大北门广场至广州大桥之间的珠江河段举办,广州著名游泳运动员、亚运会游泳冠军余贺新鸣锣发令。

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是广州一项历史悠久且深受市民群众喜爱的传统赛事活动。本届赛事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中国龙舟协会、广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除高校、广州各区参赛队伍外,还有来自中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等国和在穗外国商会的19支境外龙舟队,以及来自佛山、惠州、东莞、肇庆、清远、龙岩等6个城市代表队共111支龙舟队伍,近4000名运动员参加今年的龙舟赛事。

上午9时,预赛正式开始。各组龙舟健儿在美丽的珠江水面飞驰竞渡,赛龙夺锦。虽然赛事期间伴有阵雨,但精彩激烈的龙舟竞速吸引了众多市民群众驻足珠江两岸,他们积极为龙舟比赛呐喊助威,共同感受着赛事的速度与激情。

下午2时许,在阵阵催人奋进的锣鼓声中,各支龙舟队伍在珠江河面展开了激烈角逐。最终本届龙舟赛的各组别冠军全部决出。22人龙舟男子公开组冠军:广州市海珠区大唐五甲龙船运动俱乐部;女子公开组冠军:白云区石门街鸦岗村女子龙舟队;男子国际组冠军:世界华人运动会龙舟联盟委员会龙舟队;大学生组冠军:华南师范大学龙舟队。

除了激烈的龙舟竞渡之外,彩龙竞艳、游龙、传统龙表演精彩纷呈,珠江江面锣鼓喧天、旌旗摇动、热闹非凡,展现了别具一格的岭南特色和深厚的龙舟文化,营造了热闹的氛围。

 特写

  05后与70后上阵父子兵 寺右龙舟彩龙竞艳夺头筹

6月16日,2024年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在珠江河段挥桨开赛,寺右联社龙舟队作为广州市越秀区的唯一一支队伍出战,而这也是寺右联社龙舟队第一次登上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的赛场。在下午的彩龙竞艳比赛中,该队斩获一等奖。

寺右联社龙舟队领队姚先生介绍,“我们有80多人报名,队员平均年龄超过40岁,大都是70后”。

在队伍里记者看到了一张阳光稚嫩的面孔,他是寺右龙舟队最年轻的队员姚健锋,今年18岁,为了代表村里参赛,本在实习的他特地请假回来。“我三年级就跟着我爸上龙舟了,五年级就去各个村出访。”今年寺右村的训练,他一场不落,只要群里说有训练他都会参加。

上阵父子兵,他的70后爸爸也在此次竞艳中担当“舵手”。

村里也有不少同龄人也会扒龙舟,但只有他获得了此次上场的机会。工作人员姚嘉永说,珠江水流速大,跟河涌还是不一样,会选出能力相对更强的选手参加。

“龙头”姚炜杰是80后,在七八岁的年纪就接触龙舟了,尽管不会像年幼时那样想到要扒龙舟会兴奋得睡不着觉,但如今作为“龙头”的他,肩上有了更重的责任,比赛前他仍会有些紧张。

“风浪越大鱼越贵。”姚炜杰调侃道,“龙头位置窄,如果马步不稳的话,很容易掉下去”。姚炜杰从旱鸭子到有着近30年扒龙舟经验,他俨然已成为村里龙舟队的中坚力量。“就是这样一代代人传下去,不是为了个人,是为了全村的荣誉!”

 现场

  外国观众打卡龙舟长图:“人更多,更激动人心”

6月16日,南都、N视频记者看到,主办方还在比赛现场布置了龙舟文化百米长卷,对龙舟历史和文化内涵进行生动展示,具体呈现龙舟文化的独特魅力。龙舟长图在广州市二沙岛星海音乐厅路段展出,展期为6月16日至30日。

当日,南都、N视频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外国友人特意前来观看龙舟赛,并在龙舟长图前拍照“打卡”。来自美国的观众麦克向南都记者表示,他曾看过很多地方的龙舟赛,但此次国际龙舟赛“人更多,而且更激动人心”。

 多地观众打卡龙舟长图

记者看到,龙舟长图以岭南水韵开篇,描绘源远流长的广东龙舟传统。

“咚咚咚、嘿呦嘿呦!”锣鼓声、呐喊声随着冲刺的龙舟迭起。在龙舟长图旁的珠江上,正在开展激烈的赛事。今年龙舟赛竞赛项目包括22人龙舟600米直道竞速和彩龙竞艳,传统龙舟和游龙则是表演节目。

当日,南都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龙舟赛观众在龙舟长图前驻足观赏、拍照留念。来自珠海的陈女士在长图前自拍。在她看来,龙舟长图是龙舟赛文化标识,这次她想要拍到外国友人的龙舟队,表示很期待游龙表演。

朱先生从外地专程赶来观看广州国际龙舟赛,他在龙舟长图前拍照纪念,称赞“长图很漂亮,龙舟赛也很隆重”。他了解到,此次国际龙舟赛有不少港澳及国外龙舟队参加,自己便专门赶回来看看。

 外国友人特意前来观赛

“寺右猴赛雷,同舟走世界”。装点着各种各样文化元素的游龙龙舟在铜锣声中驶过珠江。来自广东阳江的杨先生表示,广州国际龙舟赛和家乡龙舟赛不一样,奖金很多,阵容很大,气氛也不同。

南都记者在观众席中看见多名外国观众的身影。一位来自美国的观众向南都记者表示,此次是和朋友一起来看龙舟赛,感觉很有趣。他还提到,自己喜欢吃咸粽子。龙舟决赛前,珠江畔下起暴雨,来自美国的麦克不忘高举手机录下向终点线冲刺的龙舟队伍。不久前,麦克到广州天德广场附近观看了龙舟赛。他向南都记者回忆道,端午节时,自己还和家人一起去台北看了龙舟赛,“那里有很多人,但此次国际龙舟赛人更多,而且更激动人心,这个应该是最好的龙舟比赛”。路过龙舟长图时,麦克还拍下图中外国友人划龙舟的片段,“图片上划龙舟的外国人很有意思”。他说,他还买了龙舟旗,插在自己的背后。麦克在广州工作,“广州生活便利,美食独特,广州人热情友好,我很喜欢中国文化”。

采写:南都记者 汪雅云 董淑云 何嘉慧 实习生 余昕红 通讯员 市体宣

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黎湛均 邹卫 高永佳 南方日报记者 梁钜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