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欧盟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消息闹得沸沸扬扬,“中国进口车”在欧盟的销量其实并不高,但现在居然成了洪水猛兽。有意思的是,在中国市场上,进口车却有着高大上的光环,“进口车就是高级”一度是高端用户的共识,就连“德国原装朗逸”都能成卖点。然而最近几年,进口车在中国表现却是一年不如一年。

中汽协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进口量为79.9万辆,比同比下降8.9%。从2017年起,这个数字就在持续下滑,2023年的进口量已经是2011年以来的新低。

2024年1-4月份,汽车进口量仅为20.8万辆,再度下滑7.6%,进口金额仅为832.8亿元,同比大幅下滑17.1%。很明显,中国消费者对进口车的兴趣正在大幅下滑,欧美高端汽车品牌的护城河有被填平的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这几年进口车并没有爆出重大的、持续性的质量问题,品牌形象也没有被破坏,可为什么进口车不再是香饽饽了呢?

这首先是因为中国本土厂商的技术实力在不断提升,“进口”这两个字已经不再是“高质量”代名词,以前土豪们追捧进口车,是因为它们在用料、做工和材质方面有优势。中国汽车工业这些年已经越来越成熟,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进口车的性能优势已经基本不存在了。既然如此,为何还要花高价去购买进口车呢?

其次,中国汽车市场自身也在发生剧烈变化,从2018年下半年以来,中国乘用车销量就逐渐下滑,进口车自然随行就市跟着入冬。

尽管如此,进口车其实也犯了一个严重错误,那就是它们没有抓住过去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带来的红利。

实际上,国内的燃油车销量过去几年一直在下滑,是新能源车型的蓬勃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量,才让中国市场维持了2000万辆以上的销量规模。但是,咱们所熟悉的进口车中,有哪个是新能源车型呢?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这个高速增长的超级大市场,进口车几乎连口汤都没有喝上,销量持续下滑也就不足为奇了。

2024年4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首次突破50%,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说明国内消费者对新能源车型的认可度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在有了购车、换车需求之后,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新能源汽车,但进口车中几乎连一个能打的新能源车型都没有,面对这种历史性机遇,它们想把握可能也把握不住。

当然,没有把握住这种机遇的并非只有进口车,大部分的合资厂商在新能源领域都是一塌糊涂,但需要注意的是,进口车原本就带有明显的“情怀”因素,对品牌影响力的依赖更大,国产车崛起之后,进口车受伤也更严重一些。

其实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最近几年的很多进口车,都是“科技以换壳为本”,说是全新换代,但变化最大的还是外观和内饰,发动机、变速箱与5年前相比并没有什么本质进步。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时候,进口车还能够继续收割,一旦出现强大的竞争对手,它们就会表现出颓势。

技术上不再领先,功能上不再升级,无法带给用户更优质的用车体验,也抓不住新能源汽车的风口,各种因素作用之下,进口车的影响力持续下滑,在中国陷入困境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不出意外的话,2024年进口车的销量还会持续下滑。

偏偏在这个时候,欧盟又给了自家的进口车一记重锤:对中国进口车加征关税。如果中国这边也实施对等报复,进口车在中国的市场必然雪上加霜。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进口车要想在中国市场重振雄风,找回曾经的市场地位,只有在新能源上下功夫,推出一些能被中国消费者认可的新能源车型。不过这个可能性并不大,它们在自己的本土市场,都要靠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来保护,在中国市场上又怎么可能取得领先呢?

未来几年,我们不会看到奔驰大G之类的进口车完全消失,但它们很可能不再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不再有神秘的光环,也不会再有加价卖车的资格。

风光几十年之后,进口车在中国也该回归正常状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