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晚20:13,来自香港西九龙站的D910次列车缓缓驶入广州火车站。

从6月15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实施第三季度调整列车运行图,“夕发朝至”高铁动卧首次开进广州中心城区。

广州铁路枢纽将打造为世界级铁路枢纽,全面将高铁引入中心城区,本轮调图,时空逐步压缩、运力不断优化、服务升级提质……

铁路出行正从“高数量”向“高质量”迈进,实现更快更优更便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州市民就近坐车出行将成常态

本轮调图,

广州站新增途经武广高铁的动车组列车始发终到8列,广州站、广州东站新增包含动卧在内的动车组停靠10列,广州白云站增开广深城际列车29列

,开行总数达57列,增幅103.5%。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调图,共有3对高铁列车分别停靠广州站、广州东站,逢周五、周六、周日、周一开行。其中D901(北京西—深圳北)、D902(深圳北—北京西)、D904(深圳北—北京西)、D909(北京西—香港西九龙)、D910(香港西九龙—北京西)停广州站,D903次(北京西—深圳北)停广州东站。

高铁动卧采用“夕发朝至”运营模式,旅客经一夜车程便可到达目的地,在旅行舒适度提升的同时高效利用时间,满足了商务出行、旅游观光、探亲访友等各类旅客的出行需求。

高铁动卧开行后,广州站到北京西站最快仅需10小时25分钟。

未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的实施,

广州铁路枢纽发展到“一心五向”14个高铁站或城际铁路站,实现多点到发、就近乘车。

一心五向、14个高铁站分别为:

中心枢纽群——广州站、广州东站,东向枢纽群——黄埔站、新塘站、增城站,南向枢纽群——南沙站、庆盛站,西向枢纽群——广州南站、佛山西站,北向枢纽群——广州白云站、广州北站、白云机场站,东北向枢纽群——从化站、知识城站。

旅客可根据需要就近乘车,来一场“想走就走”“随到随走”的旅行。

同时,以国际先进城市中心火车站标准,打造广州站、广州东站、广州白云站,构建“三站一体”、紧密联动的中心城市组合枢纽,形成“多站布局、多点到发、客内货外、互联互通、站城融合、绿色智能”的客运枢纽格局。

与此同时,作为“超级枢纽”的广州南站,也在不断扩容提质,今年5月,广州南站新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启用,面积近2000平方米,功能进一步完善。其中,新指挥大厅面积达617平方米,实现辖内47个客运营业站生产组织的统一调度指挥,包含9个综控台和1个应急指挥台。同时,多项信息化系统融合程度、现场分析盯控作用进一步提升,为“高质量”转型提供科技支持。

10大通道辐射全国

构建全球最密湾区铁路网

记者从广铁集团获悉,未来一段时间,

广州铁路枢纽将逐步形成辐射全国10个方向的对外战略通道格局,进一步强化广州枢纽在国家铁路网的功能定位和国内服务辐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包括以京广高铁构成的广州—长沙—北京通道;广汕铁路、赣深高铁和规划研究赣深高铁南沙支线构成的广州—南昌—北京通道;广汕铁路、杭深铁路、沪杭高铁衔接东南沿海高铁构成广州—汕尾—上海通道;广深港高铁、在建广州至广州南联络线构成广州—深圳—香港通道;利用广珠城际铁路形成广州—珠海—澳门高速铁路通道,规划建设广佛江珠城际、广珠(澳)高铁;在建深江铁路—江湛铁路和在建广湛高铁衔接规划建设湛海铁路打造广州—茂名—海口通道;南广铁路衔接南昆铁路构成广州—南宁—昆明通道;贵广铁路规划研究贵广铁路广宁联络线打造广州—贵阳—西宁通道;规划建设广河高铁衔接龙梅龙高铁至杭州打造广州—梅州—杭州(上海)通道;规划研究京广辅助通道广清永高铁打造广州—永州—重庆通道。

广州各大枢纽内实现互联互通,进一步提升广州铁路枢纽中转运输效率。

枢纽内规划广州东站至新塘站增建Ⅴ、Ⅵ线、仙村联络线、赣深高铁南沙支线、广州站至广州东站增建Ⅲ、Ⅳ线等工程。

未来一段时间,粤港澳大湾区将建设全球最密集、最完善的铁路交通网。

近期到2025年,大湾区铁路网络运营及在建里程达4700公里,全面覆盖大湾区中心城市、节点城市和广州、深圳等重点都市圈。远期到2035年,大湾区铁路网络运营及在建里程达5700公里,覆盖全部县级以上城市。

届时,

广州至大湾区主要城市30分钟可到达,与省内主要城市可1至2小时互达,至临近省会城市3小时互达,与长三角、成渝城市群4至6小时互达。

此外,在铁路货运方面,也将构建以大田物流中心为一级物流基地的“1+5+12”的三级综合性铁路物流网络,进一步加强空铁联运、铁水联运。

南方+记者刘倩

[作者]刘倩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