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起网约车乘客“开门杀”导致的交通事故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这起事故不仅给受害者带来了严重的身体伤害,还引发了一场关于责任与赔偿的纠纷。最终,保险公司、网约车司机和乘客分别承担了相应的赔偿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了解,事故发生在某城市的一条繁忙街道上。当时,小音乘坐一辆网约车,途中在红灯时欲下车。经过司机黄先生的同意后,小音从右侧开门下车,却不慎与骑电动自行车的小黑相撞。由于事发突然,小黑未能及时躲避,导致受伤严重。

事故发生后,小黑被紧急送往医院接受治疗。经过医生的诊断,小黑的颅脑损伤达到了八级伤残,同时他还出现了癫痫症状,被评定为六级残疾。这一结果让小黑及其家人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处理事故责任时,交警部门进行了深入调查。根据现场勘查、监控录像以及当事人陈述等证据,交警部门认定网约车司机黄先生为主要责任人,乘客小音为次要责任人,而小黑则无责任。

基于这一责任认定,保险公司首先在交强险限额内赔偿了受害人小黑19.8万元。然而,这远不足以覆盖小黑的医疗费用、残疾赔偿金等各项损失。因此,网约车司机黄先生和乘客小音分别承担了剩余的赔偿责任。

经过协商和调解,最终确定黄先生赔偿82.1万余元,小音赔偿35.2万余元。这些赔偿金额将用于支付小黑的医疗费用、康复费用、残疾赔偿金以及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乘客这事儿办得可真够“漂亮”的!一句“同意下车”就让乘客觉得可以随意开门,结果呢?把人家小黑撞成那样,现在还得赔偿那么多钱,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啊!

乘客还真会推卸责任啊!司机黄先生是主要责任人没错,但乘客也难辞其咎。要是当时乘客稍微注意点,或者看看后视镜再开门,也不至于弄成这样。现在好了,赔偿金额都要乘客来承担一部分,看乘客以后还敢不敢这么粗心大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事儿也给大家提了个醒, 坐车的时候别光顾着玩手机或者聊天,下车前一定要看看周围有没有行人或者车辆。要不然,一不小心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所以嘛,以后坐车还是多长点心眼吧,别再像乘客这样稀里糊涂地闯祸了。

这起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加强交通安全意识,遵守交通规则。对于网约车司机和乘客来说,更应该注意上下车时的安全。在开门前,应该观察周围环境,确保没有车辆或行人经过。

#图文夏日征集令#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