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董宇辉在山西运城直播拍摄永乐宫殿内壁画,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表示,永乐宫殿内禁止游客拍照,质疑为何董宇辉能在殿内拍摄直播。

董宇辉的“与辉同行”直播间来到山西运城,走进了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永乐宫。在永乐宫专业人员的讲解下,董宇辉带领网友深入永乐宫内部,探源墙壁上的“巅峰之作”,近距离欣赏被誉为“世界艺术瑰宝”“东方艺术画廊”的三清殿元代壁画——《朝元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直播镜头扫过一幅幅精美壁画,董宇辉连连感叹:“来值了,来值了。”

永乐宫是一处规模宏大的元代遗存宫观建筑,以壁画最为出名,堪称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瑰宝。其中,三清殿《朝元图》中描绘的290位庞大“神仙阵容”,形象栩栩如生,神态逼真细腻,令人震撼叫绝。由于永乐宫壁画禁止游客拍照,一些网友在看到董宇辉的直播拍摄后表示了不满——既然不让拍照是为了保护文物,那为什么给网红区别待遇?还有许多网友表示,如果说怕开闪光灯对壁画造成影响,为什么不开闪光灯拍照也不许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西省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官方网站近日发布了《关于永乐宫殿内壁画拍照摄像的管理说明》,其中称:为了做好永乐宫的壁画保护,该院对永乐宫殿内壁画拍照摄像有严格的规范要求。确因讲学、采访、直播等活动需要,可以向该院申报,经审核批准后,在文物保护人员监督下予以拍照摄像。

为了满足公众的拍照摄像需求,该院在景区临摹室设有同等比例的壁画临摹品,以供大家拍照摄像。官方网站也为广大游客上传了高清 VR 全景链接,大家可沉浸式观赏壁画细节。

2016年,敦煌莫高窟主动邀请百名中外摄影师进窟拍摄,让很多人大呼意外。此次备受关注的入窟拍摄活动之前,敦煌研究院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希望透过摄影师独特的视角,将中国敦煌文化更好地传播出去。同时,也希望唤起人们对敦煌莫高窟的保护意识。

所挑选的5个洞窟既有代表性,同时空间相对比较大;第二,这些洞窟的壁画没有病虫害;第三,拍摄使用的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冷光源,并非我们常用的闪光灯,而且光源的位置也不能随便移动,这对壁画的影响非常小;第四,100位摄影师分成20组,每组5人,而且都有工作人员陪同,保证文物安全。希望透过摄影师独特的视角,将中国敦煌文化更好地传播出去。同时,也希望唤起人们对敦煌莫高窟的保护意识。

2001年国家文物局曾经出台《文物拍摄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对文物保护单位的拍摄需经相关部门批准,但同时也表明,“文物收藏、研究单位为研究和保管工作需要所进行的拍摄活动,普通观众在对社会开放的文物单位所进行的纪念拍照活动,不在报批范围内。”此外,该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对公众开放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博物馆公开展出的文物,除因文物保护的特殊需要而另有专门规定及说明者外,参观者可以拍照留念。但参观者不得以收集资料为目的对文物进行系统拍摄,如有需要,应参照本办法执行。

但上述办法目前已废止。2016年6月,国家文物局宣布废止《文物拍摄管理暂行办法》等12件规范性文件。《国务院关于第二批取消15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国发[2016]9号)也取消了“馆藏文物拍摄许可”“文物保护单位的拍摄许可”“制作考古发掘现场专题类、直播类节目审批”,但需要征得文物管理、使用、收藏单位的同意。

不过,知名文物景点仍会对能否拍照作出具体规定。据“中国科学技术馆”官微介绍,虽然当前有很多证据显示,单纯的拍照行为并不会对文物造成伤害,但是拍摄时的闪光灯,对于珍贵的藏品来说,存在一定的风险。从理论上说,几乎所有光线都会对文物造成损伤,尤其是紫外线和红外线,能对器物表面造成结构性的伤害,促使其加速老化。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工作人员孙杰介绍,闪光灯含有紫外线和红外线,在曝光过程中会对文物造成伤害。不同文物的光敏性不同,“一般以三个梯度划分。像对光特别敏感的纺织品,照度应该小于50勒克斯(照度单位);对光较为敏感的骨器、壁画,照度应该小于150勒克斯;对光一般敏感的如不带颜料、彩绘的石刻,照度应该小于300勒克斯。”孙杰强调,闪光灯对文物的损害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文物一旦受到损伤是不可逆的,希望游客去博物馆参观时能遵守规定,要求不开闪光灯就一定不要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