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竟然也能长出粮食?而且植株的成活率竟然高达92%以上,还可以改善盐碱地的盐碱情况。

近日青海民族大学青藏高原蕨麻产业研究院向外公布一则消息,研究人员从68份蕨麻种质资源当中,筛选出了63份高耐盐碱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种子随后种在了青海首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这里的土壤属于重度盐碱地,几乎没有作物可以在这里扎根成活。

然而在此次种植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优选后的蕨麻种子在重度盐碱地也可以成活,植株成活率高达92%以上。

目前这些蕨麻植株在重度盐碱地生长状况良好,标志着我国找到了在重度盐碱地种植作物的新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少朋友可能是第一次听到蕨麻这种作物,其实它是鹅绒委陵菜的变种,蔷薇科蕨麻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蕨麻原产于北美洲,亚洲和欧洲,在我国北方与西南地区多有分布,属于青藏高原极具地方特色和营养的资源植物。

蕨麻喜欢在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在碱土、盐碱土中也能成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般生长于海拔500-4100米的河岸、路边、山坡草地及草甸。

在西藏、青海、甘肃等地,人们不仅会将蕨麻当成野菜来吃,还会用蕨麻入药。

《中华药海》记载蕨麻:“治疗消渴症有较佳功效。”

通过现代研究证明,蕨麻块根含有丰富的多糖、皂苷、鞣质、总黄酮等成分,经常使用可以增加人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病毒的能力,保护肝脏的同时还具有补血、抗疲劳、抗缺氧等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在藏药之中,经常可以见到蕨麻的身影。

蕨麻浑身是宝,幼嫩苗和肉质根在清洗干净后可以直接生吃,味道十分甘甜,可以蘸酱来食用。

当地居民发现蕨麻还可以用来煮粥,腌制咸菜,或者直接风干做成果脯。

虽然蕨麻地上部分不建议食用,因为口感不如嫩苗和优质根,但含有的鞣质类成分可以做收涩剂使用,也可以直接用来当牲畜的饲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甘肃、青海和西藏人来说,蕨麻是上天赐予的神仙果,是神奇的食物。

每年3月到5月份是蕨麻成熟的季节,当地人都会出去挖蕨麻来吃。

如果当地农牧民只是用来自己吃,本身并不会对生态造成影响。

不过因为当地有吃野生蕨麻的习俗,所以每年到了蕨麻成熟的季节,都会有农牧民到野外采挖野生蕨麻贩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蕨麻是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建群种和优势种,上天赐予的神仙果成了农牧民的经济来源,过度的挖掘导致当地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

野生蕨麻的资源量及品质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2009年,为了控制这一情况,青海省已经明确将蕨麻列入禁止采挖的范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边是过度采挖蕨麻对生态构成影响,一边是当地有吃蕨麻的民俗,如此矛盾之下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驯化野生蕨麻。

通过人工种植的方式保证了蕨麻产量,种植户可以通过种植蕨麻获得经济收入,当地人也不会因为生态环境保护而错失美食。

青海省面积为72.23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仅有8.2人/平方公里,是真正的地广人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青海省可以用于耕种的土地并不多,青海省仅盐碱地面积就高达320万公顷,是全国耕地总面积的5.5倍。

可以利用改良的面积仅有133~200万公顷,并且大部分分布在柴达木地区。

明明我们还有很多土地可以利用,但因为土地盐碱化过于严重,这些地方只能沦为不毛之地。

我国的耕地面积十分紧张,有很多农作物都是因为缺乏种植土地,而不得不从国外进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数据,2023年我国进口粮食1.6亿吨,同比增长11.7%,其中进口最多的农作物是大豆。

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90公斤,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

虽然目前我们没有粮食危机,但从目前的国际局势中我们也能敏锐地观察到,世界局势瞬息万变,一旦我们不能拿着自己的饭碗,随时可能因为粮食问题受到他国的牵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解决粮食问题,对一个国家而言刻不容缓。

如果这些盐碱地都能够被利用起来,那我国的粮食产量可以得到有效提升,还可以将富余的部分出口获得经济。

这些盐碱地就是我国粮食生产的潜在粮仓,不过粮仓烈马难驯,如何治理和利用盐碱地一直都是一个世界级的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通过化学的手段可以改善盐碱地,让土壤变得适合种植作物。

但我国的盐碱地面积很大,依赖于化学手段治理成本太高,见效甚微。

多年来,相关领域和行业的专家学者在对柴达木盆地盐碱地进行研究后发现,通过生物治疗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盐碱地的盐碱化程度,让土壤渐渐变得适合播种。

蕨麻作为一种耐盐碱的作物,本身就可以在盐碱地中生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我国西南地区的盐碱地大部分为重度盐碱地,一般的耐盐碱作物在这里也无法存活。

所以通过种子优选的方式,专家们选育培育出了一批优良种子,并且在实验室验证过耐盐碱程度以后,将这些种子种在了西南的重度盐碱地中。

5个月后,这些种进去的优良蕨麻种子,大部分都生根发芽,植株的成活率高达92%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根据各项数据显示,在含盐量达1.56%的土壤中种植蕨麻后,土壤的含氧量有了明显的降低。

这是因为蕨麻地下根系的分泌物和根际微生物,在盐碱地种植蕨麻可改善土壤的通透性,从而增加了有机质的含量,降低土壤容重及盐分含量,对盐碱地土壤有显著改良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我国已经种上了人工栽培的蕨麻品种,从2009年至今已经陆续研发出青海蕨麻1号、青海蕨麻2号和青海蕨麻3号,推广种植9年来,累计种植面积达19万余亩,累计产值近30亿元。

蕨麻种子活了,盐碱地也得到了改善,还为当地带来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