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兰楠

近日,金沙江攀枝花段的一处江岸边,一袋袋鱼苗依次排开,工作人员、志愿者和市民代表拎着水桶,将其中的鱼苗缓缓放入江中。当天是全国放鱼日,攀枝花开展2024年度天然水域鱼类增殖放流活动,7万余尾珍稀鱼苗“安家”金沙江。

流经攀枝花的金沙江、雅砻江和安宁河是长江水系的一部分。长江十年禁渔进入第四年,这些天然水域的水生生物资源恢复情况如何?要加快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让水生生物栖息地得到更好的修复,还应该做些什么?近日,记者在攀枝花开启了一场“寻鱼之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攀枝花开展鱼类增殖放流活动。湛璐霜 摄

看现状

种群资源和数量逐步恢复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细鳞裂腹鱼3条、岩原鲤3条、四川白甲鱼2条,四川省省级保护鱼类西昌白鱼4条……”这是5月26日攀枝花一生态监测点位工作日志上记录的内容。

“前几年西昌白鱼在攀枝花几乎消失,但这次从5月23日到5月27日都监测到了西昌白鱼的身影。”攀枝花市农业农村局水产站站长张良雄感慨,如今在攀枝花,长薄鳅、短须裂腹鱼等鱼类野生种类、数量也明显增加。

据张良雄介绍,攀枝花境内天然水域长江特有鱼类品种原始记录共有90多种,由于无序捕捞等原因,一度下降至30余种。

长江十年禁渔以来,攀枝花每年组织增殖放流活动,已累计增殖放流各类鱼苗600余万尾,还建成两个专业化鱼类增殖放流站——观音岩水电站鱼类增殖放流站、雅砻江二滩·桐子林水电站鱼类增殖放流站。

通过科研攻关,目前观音岩水电站鱼类增殖放流站已经成功突破前鳍高原鳅、前臀鮡、裸体异鳔鳅鮀三种珍稀鱼类的人工繁育技术;雅砻江二滩·桐子林水电站鱼类增殖放流站掌握了细鳞裂腹鱼、金沙鲈鲤、岩原鲤、长薄鳅等珍稀鱼类的人工繁育技术,实现了规模化繁育、放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雅砻江二滩·桐子林水电站鱼类增殖放流站。刘小帅 摄

近3年来,攀枝花联合四川农业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等多家院校、科研机构,对全市天然水域开展了4次水生生物资源监测。“据监测,全市水域范围内长江特有鱼类品种已上升至40余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3种,种群资源和数量得到了丰富。”张良雄说。

谋转变

生物保护转向生态保护

长江十年禁渔以来,攀枝花先后出台实施方案、就业扶持等政策措施,对139艘船、273名渔民实施建档立卡,妥善安置退捕渔民。

“其实在禁捕之前,我们已经明显感觉到雅砻江的鱼类越来越少,收入越来越低。”张必华原是盐边县渔民,他说,“上岸”后,他种起了芒果、开起了农庄,一年的收入比打渔还高。

张必华还加入攀枝花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成为一名“护鱼人”,义务开展禁捕巡逻、清除水域垃圾、收集反馈线索。

除了妥善安置退捕渔民,如何让水利工程与生态和谐共存,是另一个需要思考的课题。

长江的鱼儿大多具有洄游产卵的习性。随着金沙江、雅砻江梯级开发,天然河道被大坝拦截,洄游通道受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生生物的繁衍和生态平衡。为此,攀枝花境内的金沙水电站建起了长江干流首座过鱼通道,让鱼儿有了回家“专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沙江从攀枝花市区流过。湛璐霜 摄

“这几年,攀枝花一直在推动水域生物保护向生态保护转变。”攀枝花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地推行“河长+警长+检察长”三长联动制度,针对非法捕捞、非法排污等行为,完善信息共享互通、线索双向移送、协作开展调查等机制;健全“街道+社区+网格+微河道管家”制度,成立民间志愿护河服务队21支;创立“人防+智防”制度,实现主要水体监测预警信息化、可视化、及时化,“攀枝花水环境质量已连续3年排全省第一。”

再破题

持续修复生物资源多样性

“此前我们进行鱼类资源调查,在金沙水电站库尾、金沙江干流、塘坝河等6个断面采样鱼类2283尾,发现其中鲤科鱼类种类最多,占比47.73%;鲿科鱼类占比15.91%;鳅科鱼类占比13.64%。”攀枝花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数据表明,攀枝花的天然水域鱼类品种仍较单一,鲤科鱼类占比大,生物资源多样性还需持续修复。

“十年禁渔给长江生物多样性恢复带来了契机,但是长江鲟等旗舰物种仍处于极度濒危状况,仅靠自然繁衍很难实现种群延续和扩大。扩大珍稀鱼类增殖放流规模,能更大力度恢复其野外种群。”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周剑表示,还应加大珍稀濒危物种保护技术研究力度,强化以长江珍稀濒危物种为重点的水生生物研究保护力量。

四川农业大学副教授严太明长期从事金沙江流域鱼类多样性调查研究。他认为,在禁渔的同时,还应着力保护鱼类生境,开展水生生物栖息地修复,关注河流连通性,将“开发中保护”转变为“保护中开发”,将“看得见的保护”延伸到“看不见的保护”,补救因水电工程建设和经济建设等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构建健康河湖水生态系统。

加强区域联防联控,是攀枝花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举措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加强区域联防联控。攀枝花市委宣传部供图

攀枝花与凉山州、丽江市、楚雄州等签订联防联控协议,加强交界水域监管执法力度,对重点水域、重点地域进行跨区域联合实地巡查。“我们将继续构建常态化、多层次的生态环境执法协作机制,常态化打击整治、长效化生态修复,努力实现河畅、水清、鱼游、岸绿的美丽景象。”攀枝花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