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7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朱德,于北京逝世,这是同年的第二位伟人离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消息传开后,举国上下悲痛不已。

而在他逝世后没多久,工作人员在整理他的遗物时,竟不小心在他的日记本中,发现了一件曾让他“意难平”的事情。

中央知道后,便针对此事,当即展开了调查……

不远千里“寻妇人”

“老大姐,你在家吗?”

破旧的院子里,一名老妇人听着外面邻居的敲门声,慢慢地从椅子上站起来,步履蹒跚地走过去开门。

她今年已经有七十多岁,头发也早在几年前就已经花白一片。

自从全国解放后,大家的日子也都渐渐好过起来,只是她年轻时四处奔走,还是攒下了不少毛病,如今腿脚也没那么利索了。

老旧木门缓缓地打开,门外除了邻居,还有着几个不认识的人,老妇人满脸疑惑地看着邻居,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老大姐,这几位是从北京过来,专程来找您的!”

邻居满脸高兴地看着身旁的几人说道。

老妇人一听“北京”,心中涌起一阵猜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从新中国解放后,北京就来了好几拨人打听“曾经”的自己,只是最后都无功而返。

老妇人知道,那些人都是朱德同志派来的,这几年,随着朱德同志的逝世,她以为不会有人再来找自己,没想到,他们会再次找过来。

为首的人冲着老妇人亲切地一笑,随后问道:

“请问您是刘元珍同志吗?”

老妇人听到这个名字的那一瞬间,顿时浑身一震,眼中泛起了泪花,这个名字,有多少年没有人这么叫自己了啊!

自从前夫雷云飞被害后,她就开始了四处漂泊的生活,后来为了防止被仇家找到,她甚至直接改名换姓,直到认识了后来的丈夫,生活才算勉强安定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看着眼前的几人,心中也越发肯定,他们来找自己,就是为了朱德同志的事情来的,她望着面前的人,这一次,她没有打算再躲藏。

她把门打开,让几人都进到屋子里来,也让那一段尘封的往事再次呈现在了大家的面前。

“春风得意”被通缉

很多人都知道朱德是共产党的重要人物,却鲜少知道他在找到组织以前,也是经历了一番波折。

1911年,朱德抱着拯救群众、抵制列强的理想,顺利地从云南讲武堂毕业。

他做事踏实、肯吃苦、头脑也聪明,没几年的时间,他就已经在滇越铁路边境靠着累累功劳,成为了上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慢慢地,他在军中也打出了些名头,可以算是“有权有势”。

然而经历了辛亥革命以及一系列事件的他,却发现眼下拥有的这一切,好像已经脱离了他进入讲武堂的初衷。

同时,他意识到自己身处的军阀泥潭越来越混乱。

有的将领在这权势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当起了土皇帝;而有的人则即使在这背后发现了真正的革命道路,也迟迟没有动静。

直到1920年,他做了一个决定,必须离开这个泥潭、向外突围,一直打仗解决不了问题,只有先学习外国的政治打法,然后在国内寻找新的革命道路。

只是朱德万万没想到,就在1922年的年初,他把一家老小都安排妥当,出发前往欧洲的路上时,他的决定与行踪,被当时与云南护国军打得火热的“云南土皇帝”唐继尧给发现了。

唐继尧固执地认为朱德是“叛变的军阀”,于是直接下了死命令:对朱德展开全面的通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朱德与同行的其他国军将领在出云南的路上,几乎沿途都碰到了唐继尧的兵,行进得格外艰难。

不仅如此,朱德一行人为了防止正面与唐继尧的势力碰上,所以选了一条较偏的路,而这条路上也时常出现帮派、土匪之类的来打劫。

一路上可以说是风餐露宿,凶险异常。

几天几夜后,朱德一行人已经损失大半。

然而当他们终于行进到面前的金沙江时,全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按照地图所指,他们只要渡过面前的金沙江后,就能进入西康省,从而抵达沿海,去往欧洲。

一路上他们也听说,西康区域目前被一个土匪头子雷云飞把控着,进出都有人防守,要从那儿经过并不容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几人也丝毫不惧,走到这里,只能往前冲,闯出一片天来!

他们迅速分成几批,在周围寻找过江的船,找到船后,立马快速地一批接一批开始渡江,而正在这关键时候,唐继尧的追兵又到了!

朱德看着后方像狗皮膏药的追兵,一时间头疼不已,这些追兵秉着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执着”,一路厮杀着,跟着朱德等人渡了江。

直到不远处,出现了土匪头子的边防卫队,追兵才开始减缓了速度。

边防卫队看着眼前衣服沾满血渍、离得近了还能闻见阵阵腥臭的一群人,意外地没有立马表现出敌意,而是与他们一起对抗身后的追兵,随后又一一询问了几人的身份,并带着其中几个去与土匪头子交涉“过省”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德看着土匪的态度还有些疑惑,看上去他们虽不是多么正规,但应该也没有土匪的那股“蛮横劲”。

正当他疑惑这土匪头子是何人物时,去“交涉”的那些人回来了,而他们的前方出现了一个陌生的男子。

生死逃亡“遇兄弟”

男子看到朱德一行后,从马背上利索地跳了下来,朝朱德等人大跨步走来,朱德看着面前的人,三十出头,虽然个子并不高,浑身却充满着爆发力。

男子走近后,朱德等人不自觉地握紧了手上的枪,他们并不确定对方是敌是友,还是谨慎些的好。

可下一秒,只见男子朝着他们按旧礼打了个招呼,并说自己是这块区域的负责人雷云飞,过来迎接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德一看这礼节,同时又想到了面前男子的土匪身份,便试探性地做了一个“袍哥”(哥老会)的打招呼手势(朱德前几年为了执行任务,曾经秘密加入其中,它是那段时间底层社会组建的三大帮派之一)。

面前的雷云飞看到朱德的动作后,瞬间眼前一亮,快速地按袍哥的手势做了回礼,朱德见此,心下一喜,看来他所料不错,这果然是帮会的兄弟。

之后,朱德与雷云飞就像是好久没见的好兄弟一样,愉快地攀谈了起来。

而其他与朱德同行的人,看到两人聊得如此愉快,也当即表示,为了感谢刚才边防卫队的帮忙,要送几支步枪给雷云飞。

雷云飞一开始并不愿意接受,觉得朱德一行人太见外了,但奈何架不住朱德等人执意相送,才不得不收下,一时间,场面也变得热闹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后,朱德一行残余部队就跟着雷云飞回了他们的寨子里。

原则上,朱德等人并不适合多逗留,但考虑到这几日奔波劳累,的确也可以休息一下。

另外,几人已经进了西康雷云飞的地界,如果对方有恶意的话,朱德等人的反抗恐怕也没太大效果。

然而,事实证明,他们实在是多虑了,因为一进入到寨子后,雷云飞就告诉他老婆刘元珍要杀猪宰羊,大摆宴席,招待贵客。

这是逃亡这么久以来,朱德等人吃得最轻松惬意的一餐饭。

酒足饭饱后,雷云飞又向朱德等人介绍起了寨子,并给他们安排了住处,对朱德等人的重视可见一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后的几天时间里,朱德等人就在寨子里住下了,在这个过程中,雷云飞时不时地就过来找朱德探讨一些国家当下的情况。

雷云飞以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后来有一次偶然间听到有人讲《水浒传》。

于是便受到了其中各路好汉抵制朝廷、落草为寇的感染,于是他也学着奋起反抗,召集了一伙农民,自立山头。

他靠着满身的豪情,慢慢地发展成了一支5000多人的队伍,在这期间,他们靠着地主家的土地以及劫富济贫来维持日常。

只是,当队伍发展到一定时候,雷云飞也有了烦恼,那就是他没读过书,不识字、也不懂大道理!而这些,都是把队伍发扬光大的条件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他只要一有空,就会去找朱德,问这问那,化身为“十万个为什么”,而朱德看到他如此好学,便也都根据他所问的问题,一一作出解答。

预想成真“留愧疚”

雷云飞虽然不识字,但是本身的理解与学习能力是很强的,两人这一来二往,不知不觉竟也觉得聊得格外投机。

聊到最后,雷云飞甚至起了想要留下朱德做“军师”的念头,只是最后听到朱德有了去欧洲求学的打算后,他才放弃了这个想法。

而朱德见此,不忍见他惆怅的模样,则直接告诉了他自己妻子的住所,表示如果雷云飞以后如果遇到危险,可以到自己的家中避难。

朱德清楚,落草为寇这条路要么趁早转型、要么尽快壮大自己的实力,只有这样,方能自保,否则总归有一日,军阀必然会找上门。

其实关于这一点,雷云飞也清楚,便红着眼眶点了点头,他知道,朱德是真的把他当作兄弟,否则也不会直接告诉家中的地址。

十日的时间,转瞬即过,朱德等人再次骑上了马匹,准备离开这个收留了他们十日的地方。

在临行前,朱德将陪伴自己很久的战马以及随身携带的手枪送给了雷云飞,而雷云飞也策马送了朱德等人直到雷云飞地界的边缘,两人才不得不挥手分别。

只是,此时的朱德也没想到,此行一别就再也没有见面的机会。

到达安全地界后,朱德的妻子给朱德信件中提到,雷云飞去找过她两次,而最后一次,是他想要让朱德去协助他,可当时的朱德却在欧洲求学时,就加入了共产党。

他再次看到雷云飞的消息时,是在一张报纸上,上面写满了曾经两人交流时预想到的那个结局:

他的山寨被侵占,而他也直接被刘湘的侄子杀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德瞬间就想起了一年前妻子所说的话,雷云飞想要自己去协助他的事,恐怕在那个时候,雷云飞的寨子就已经遇到阻碍了。

没来由地,朱德突然感觉一阵接一阵的愧疚感涌上心头。

回国后,朱德一有时间便开始四处打听雷云飞的老婆刘元珍的去向,一方面他作为好友,急切地想知道雷云飞的家人是否还安全康健,另一方面作为曾经受雷云飞帮助的逃亡者,他希望可以尽自己最大的帮助,帮助刘元珍。

然而,让他失望的是,直到他去世的那一天,他都没有找到刘元珍的踪迹,只能带着遗憾离开人世。

而他也不知道,就在他离世后不久,工作人员在整理他遗物时,竟从他的日记本中窥见遗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终成功在云南华坪县富泉镇白石岩(现在的攀枝花西区格里坪镇金家村),找到了已经二嫁的刘元珍。

面对工作人员提起朱德日记本中的事,刘元珍现场便忍不住落了泪,只说:

“我早就知道朱德同志在找我,可我一个出逃、还二嫁的妇人,又改了名字,还有什么脸面出现在大家面前!”

最后,中央考虑到她年纪大了,于是就给她安排到了县里去居住,十五年后,老人90岁,含笑离开了人世。

结语

当回顾历史,刘元珍再现的那一刻,属于朱德的光辉、雷云飞的“落草为寇”、刘元珍的二嫁,仿佛一幅画卷再次重现在了我们的面前,他们是时代的象征、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曾经那千千万万中的一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反抗,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美满生活,正是有了红色革命,才有我们现在的新中国!朱德不会忘记他们的付出,党和国家亦然!人更不会忘记他们!

现在是和平年代,属于我们的奋斗永远不会暂停,属于新中国的建设也远不会止步!他们的精神将如同明灯,引领着我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