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是强占我岛礁第二多的国家。

而且,它也是气焰最嚣张,最高调的一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这阵子又开始重提所谓的“南海仲裁案”,并试图故技重施,去我国的仙宾礁上当“老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中方的外交警告和中国海上力量的封锁,小马科斯依旧气焰嚣张,多次宣称——“只要有一名菲律宾军人丧生,美国将介入战争”。

一个要靠国民出去当佣人赚取外汇的国家,菲律宾的小马科斯,哪来那么大底气?

原来,菲律宾自恃有一张王牌——《美菲共同防御条约》。

按照条约规定,只要有菲方人员死于与中国的冲突,就可能会触发《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第五条,美军即可介入冲突。

此外,虽然菲律宾自己的军力确实很一言难尽,但它国土上的各个方向都有美军基地,似乎也让菲律宾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安全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就挺令人迷惑的了。

毕竟,按照咱们的认知,自家领土上有外国驻军,应该感到羞耻才正常,怎么放到菲律宾身上,它们反而以此为傲,感觉良好呢?

其实,如果把时间线往前捋70多年,你就会发现,当年的菲律宾首次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出线,竟然还是美国强行让它独立的。

再往前捋,你又会发现,在那段漫长的岁月中,什么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这些如今急赤白脸的不断宣誓南海某些岛礁或水域主权的国家,都曾算不上是一个真正的国家,长期处于部族林立,一盘散沙的状态。他们后来的“建国”,基本就是根据西方殖民时代的势力范围,顺手凑出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看咱们下面要重点说的菲律宾。其“建国”之前的状态,跟印度差不多,只是一个地区的概念。在古代中国文献中,通常被叫做“吕宋”。

这个吕宋,源于明代中国对吕宋苏丹国的称呼,其疆域范围只包括如今菲律宾北方的吕宋岛地区。马尼拉市就在吕宋岛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期,苏禄群岛和棉兰老岛上,也分布着数个苏丹国,以及诸多半封建半奴隶制的部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如果你非要再往前追溯菲律宾的建国史,你就会发现,此地几乎就不存在什么像样的政权了,只出现过一个松散的奴隶制部落联盟——巴朗盖。

大约在14~15世纪间,即咱们的明朝初年,伊斯兰教经由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开始传入菲律宾群岛。苏禄岛、棉兰老岛以及吕宋岛陆续形成了一些伊斯兰苏丹国(比如前面说的吕宋国和苏禄国)。这些伊斯兰苏丹国实行政教合一的制度,属于一种早期的封建制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6世纪末,西班牙殖民者的入侵打断了菲律宾各岛的伊斯兰化进程。

跟殖民印度的英国人不同,这群南欧人对传教有着异乎寻常的狂热,在玩命搜刮菲律宾土著,疯狂吸血的同时,还特别热衷于让殖民地土著“沐浴在天主的光辉之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这种“沐浴”可不是通过劝说和感化达到的,整个过工程相当血腥....然后我们看到,原本正在伊斯兰化的菲律宾群岛,竟然成了东南亚最大的天主教教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班牙人最早登陆的菲律宾南部城市宿务,至今仍保留着浓郁的南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了,中间先略去西班牙人在菲律宾作威作福的300年。时间一晃,到了19世纪末,1898年,美国和西班牙开战。

也正是这个阶段,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菲律宾中上层人士,掀起了菲律宾民族解放运动。其中最著名的一个,是被现代菲律宾誉为“国父”的——何塞·黎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世纪末,菲律宾独立运动领导人:黎刹、戴尔皮拉尔和庞塞

何塞·黎刹是个欧洲留学回来的富家公子。据说,他的父系源自福建晋江,他母亲芸娘也是下南洋的华人后代。

1887年,何塞·黎刹曾用西班牙文写成《社会毒瘤》一书,抨击西班牙殖民主义者对菲律宾人的残酷统治。继而他又推出力作《贪婪的统治》,号召人民发动革命推翻暴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何塞·黎刹

1892年黎刹被西班牙殖民政府流放至南部的达皮丹岛。

1896年9月,西班牙殖民当局再次逮捕黎刹。

经过一场结果早已料定的审判后,黎刹以“通过写作煽动人民叛乱”的罪名被判枪决。

1896年12月30日,圣地亚哥堡垒外的巴贡巴扬广场上,黎刹英勇就义前,他还与一位来自香港的爱尔兰姑娘约瑟芬·布蕾肯在刑场结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黎刹就义时的照片

黎刹留给新娘和菲律宾人的遗物,就是他的爱国绝命诗《永别了,我的祖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约瑟芬·布蕾肯

耐人寻味的是,《永别了,我的祖国》这首献给菲律宾人的爱国诗篇,是用西班牙写的。

何塞·黎刹和他的爱尔兰新娘约瑟芬·布蕾肯,均为虔诚的天主教徒。临刑前,黎刹曾在神父的帮助下,进行了非常认真的祷告。

然而,令人疑惑的是,何塞·黎刹之后,菲律宾中上层阶级的民族独立运动,似乎逐渐沉寂了下去。

或是因为——美国人来了。

1898年,美西战争战败中的西班牙,被迫签下《巴黎和约》,菲律宾、波多黎各和古巴一道被转手,都成了美国的殖民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巴黎和约》签署现场

搞殖民,美国人的手法,跟西班牙人很不一样。

最开始的时候,趁着美国和西班牙交接的混乱期,埃米利奥·阿吉纳尔掀起了新的一轮民族独立运动。

从1898年到1902年美国正式全面接管菲律宾,约有 4000 名美国人在镇压菲律宾起义中丧生——是美西战争中阵亡人数的 10 倍多;

更有超过 20000 名菲律宾起义人员被杀,平民死亡人数不详,某些地方甚至还出现了针对平民的大屠杀。比如,那个被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反复拿来怼美国的“萨马岛惨案”——作为报复,美军曾经杀掉了岛上所有 10 岁以上的男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让人没想到是,从1902年起,菲律宾民间的反抗活动就基本停息了下来,中上层也开始纷纷主动跟美国人合作。

比如,前面说的那个曾经激情领导民族起义的埃米利奥·阿吉纳尔,竟然态度大反转,不断呼吁着的他同胞接受“远道而来的美国人”、美国人可以帮菲律宾人实现“独立”。

殖民者要帮殖民地人民实现“独立”?有没有搞错?

跟西班牙人不同,美国没有那种非要播撒“主的光辉”的狂热情结,一切追求都是要实现“利益最大化”。

所以,美国没功夫,也不愿意去直接管理某个地方,而是通过搞所谓的“去殖民化改革”,扶植当地人管当地人,美其名曰“自治政府”。在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美国人推行的都是这一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你没看错,殖民者号称自己在搞“去殖民化改革”。

1907年,在美国人的安排下,菲律宾成立两院,并举行了第一次立法议会选举。菲律宾人奥斯梅纳被选为议会议长、奎松担任了议会多数党领袖。

当然,即便这些架子摆的似乎很到位,菲律宾的国防和外交等关键事务仍然是美国人的专属特权,菲律宾人自己是说了不算的;经济方面,也需由美国顾问进行“指导”。

在这期间,为了培养帮自己管理殖民地的菲律宾土著精英,美国很重视当地的教育发展,特别是英语教育的普及。

于是我们看到,统治了菲律宾三个世纪的西班牙都没能让菲律宾民间普遍说上西班牙语,而美国人仅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竟然在菲律宾成功推广了英语。

菲律宾的识字率在1930年代翻了一番,这时候,几乎所有受过中等教育的菲律宾人,都能读写英语。

可以说,没有这段历史,就没有后来打出全球经典招牌的菲佣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时候的菲律宾的正式名称叫做“美属菲律宾”,和现在的美属波多黎各的地位差不多,是美国属地,菲律宾人大致相当于二等美国人(没有美国本土人的选举权)。

而且,按照美国的相关法律,美国本土对海外属地的关税税率非常低。于是,大量菲律宾农产品源源不断的进入了美国市场。

但不要忘了,美国它自己也是个农业大国。特别是菲律宾最拿手的蔗糖产业,比美国更具成本优势。

结果,那些美国南方的农场主们就不干了,菲律宾的糖、椰子油、绳子和其他次要商品自由进入美国市场挤占了他们的市场。他们强烈要求政府限制菲律宾农产品的进口。

但如果直接去限制的话,就又违反了当年美国对海外属地的相关法律。修改法律,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此时,又正赶上美国大萧条,本来自家东西都卖不出去,菲律宾产的比自己还便宜,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最终,到了193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哈尔-霍斯-切割法案》,允许菲律宾独立的“请求”,并为菲律宾独立确定了一个独立的时间段。

没成想,戏剧性一幕出现了,菲律宾当局竟然拒绝接受。

谁说我们“请求独立”了?美国,你要对我负责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终,在互相拉扯之下,双方约定了一个十年的缓冲期,原定于最晚在1943年让菲律宾脱离美国独立。期间的十年里,美国将逐步提高菲律宾出口到美国产品的关税。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菲律宾很快就被日本给占了。

在菲律宾,日本那套“亚洲人解放亚洲人”的说辞就不怎么顶用了。原本早说好了1943年独立,因此,他们对日军所谓的“解放”,一丁点情也不领…

到了1945年,日本人被赶走,菲律宾满目疮痍,百废待兴。

而这时候的美国想做的,则是在最后狠捞一把后,赶紧甩掉菲律宾这个包袱。

毕竟,二战后完成了工业化并掌握了金融霸权的美国,已经不需要殖民地这种高成本、利润周期长的霸权模式了。

全球大部分产业和企业,美国都能随意制裁,也可以在“盟友”的各个国家驻军,修建军事基地,并直接对盟友施加政治经济影响——想抢劫了随时抢,平时又不用管,无需负责任,这不比搞殖民地省心和划算多了?

最终,1946年7月4日,在美利坚合众国成立170周年之际,美国“安排”菲律宾独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的菲律宾独立日游行

而作为美国在菲作战损失的补偿,美菲双方还签署了一系列条约。比如,赋予美国公民在开采自然资源方面与菲律宾人同等的权利(平等修正案),美国军事基地可以继续留驻美国,在菲律宾海空“航行自由”等等。

这其中,就包括了1951年签署的《美菲共同防御条约》。该条约的相关条款规定,美菲军队在对方海空均享有“航行自由”。

稍微有脑子的人都能想明白,虽然纸面写的很“公平”,但菲律宾,它真有那个能力去美国周边航行?

相关优惠,显然是单项的,是不平等。

然而,70多年以来,《美菲共同防御条约》却一直被菲律宾当局引以为傲,甚至自恃为手里的一张没人敢惹的“王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之,从菲律宾的历史中,咱们可以看出来,他们其实也很苦难很不容易。但话又说回来,你怎么着也不能因为强盗住进你家里,然后他给你留了一口饭,就开始感恩戴德,管他叫爸爸吧。

更何况,眼下美国在中东的亲儿子都来不及救,又凭什么来救这边的干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