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2024年的4月23日,剑桥大学博物馆内举行了一项特别的交接仪式。4根木质长矛被平放在桌面上,仪式过后,它们将被运往澳大利亚的原住民基金会。

这4根长矛有何特别之处,它们为何会从澳大利亚来到英国?归还它们有什么意义?看了接下来的文章后,你就知道答案了。

一、英国归还土著长矛,背后涉及殖民历史

1770年的4月,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首次来到澳大利亚。登陆后,他们在澳大利亚原住民的居住地探索,此后宣布澳大利亚的东部地区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在这期间,他们从原住民那里掠走了不少的东西,这四根长矛也在其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澳土著传统艺术)

当时随行的一位植物学家在日记中,为他们的行径辩解了一番。他们是从无人居住的地方拿走了这些东西,还留下了一些珠子、布料作为礼物,因此,他们的行为是合理的。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据记载,当时他们在这里掠走的长矛实际多达40多根,如果真的无人居住,这个部落为什么会留下武器。澳大利亚一位负责交涉的负责人表示,所谓“妥当”,根本就是无稽之谈,这些殖民者很显然是不问自取。

而如今,剑桥大学也仅仅同意归还4根长矛,这还是多次同英国交涉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矛)

尽管在2023年双方便达成了一致,但剑桥大学足足拖了一年左右,才正式举行了交接仪式。

看到这里,你是否觉得英国殖民者的做法有些似曾相识?这段历史很难不让我们联想到美洲的原住民印第安人,当时来自英国等国的西方殖民者,同样对他们进行了掠夺、驱赶甚至屠杀。

那么澳大利亚的原住民,是否也经历了这些呢?

事实上确实如此。长矛的掠夺,不过是澳大利亚原住民血泪史的开端,一个缩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英国人抵达澳大利亚)

最初的澳大利亚,被英国视作罪犯的流放地。1788年开始,英国在这里建立了多所监狱,用来安置犯人。如今澳大利亚的首都悉尼,前身就是第一个建立的监狱殖民地:新南威尔士殖民地。

为了修筑监狱,殖民者大规模侵占原住民的居住地,甚至使用武力去驱逐他们,他们将原住民轻蔑地视作非人类,把他们当做奴隶进行暴力剥削,让他们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讽刺的是,建立流放地的第一天,原住民灾难之日的开始,却被定为了澳大利亚的国庆日,一直延续至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人欺压原住民)

二、迁入澳洲屠杀土著,实行“同化”强抢幼童

1790年,第一批英国自由民来到了澳大利亚,开始进一步侵占内陆地区。在不断扩张殖民地的过程中。他们重复了对印第安人做过的事情,那就是奴役与屠杀。

大批原住民在此过程中遭到了血腥镇压,甚至灭族。东南部的土著塔斯马尼亚人便是一个血淋淋的案例。

1803年,第一个白人殖民区在塔斯马尼亚建立。很快,他们就展开了对原住民的袭击。原住民拥有的资源和土地越来越少。他们决心反抗,捍卫自己的家园,却遭到了殖民者的武力镇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奴役的塔斯马尼亚原住民)

此后,双方冲突不断。1928年,殖民政府直接成立了武装巡逻队,不分男女老少,大肆屠杀、追捕原住民。历史称为“黑色战争”。

到了1830年年代末,原住民已从原来的6000人左右,仅剩不到200人,他们被驱赶到另一座岛屿上,幸存者也染上了外来侵略者带来的疾病,最终灭族。塔斯马尼亚的文化和语言就这样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一名纯血统的塔斯马尼亚人)

而剥削和侵略还在持续。土著只能给白人农场主当工人,所得的报酬也只有仅够维生的口粮。

为了进一步控制原住民,殖民政府甚至制定了一项灭绝人性的“同化政策”。在这项政策下,所有原住民和混血儿童被强行从父母和亲人身边带走,安置在了孤儿院、教会或白人家庭中。

政府企图通过这种方式切断原住民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被白人社会彻底同化。美名其曰为帮助原住民“文明化”。

这项政策从1910年一直持续到1970年,结果可想而知。10万名被强制与原生族群切断联系的孩子,被称为“被偷走的一代”。

因为在寄养环境中受到的歧视与虐待,许多人留下了终生的心理创伤。

一位原住民艾琳·卡明斯回忆道,1948年,当年她年仅4岁,被强制与母亲分开,和其他孩子一起被卡车运到了一个偏僻的教堂。在那里,她经历了充斥着性虐待甚至药物试验的十五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受采访的艾琳)

而直到2008年,“被偷走的一代”及其家人才等来时任总统陆克文的道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陆克文公开致歉)

三、美化殖民藐视历史,人权“双标”何日能休

但冲突还在继续。原住民儿童被种族主义者欺凌甚至残杀的现象常见报道,原住民仅占澳洲总人口的3.3%。却28%被关在监狱里。为了采矿,原住民的居住区和遗迹仍然受到政府的破坏,仅在西澳大利亚州便有超过一千处,政府依然是“白人”的政府,无视原住民的人权。

2020年,时任总理的莫里森甚至否认了奴隶制的存在,引起了原住民的抗议与愤怒。2023年,1996到2007年曾担任澳总理的约翰·霍华德还坚称,澳大利亚“最幸运的事是被英国殖民”。

此次英国归还掠夺来的土著长矛,也可以被视作对殖民历史的承认和纠正,也是对原住民的尊重。但仅归还少量文物,更像是一种象征性的姿态,英国的诚意也饱受争议,英国真的在积极修复历史创伤吗?

如今的大英博物馆内,同样陈列着无数从中国掠夺的珍贵文物,而文物归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有一天,所有遭到殖民掠夺的文物,能够回归真正的主人手中。

参考资料:

英国归还250多年前从澳大利亚掠夺的土著长矛.中新网.2024-04-24
前总理称澳大利亚“最幸运的事是被英国殖民”,被批“藐视历史” .环球网,2023-07-26
澳大利亚原住民“被偷走的一代”:一路血泪 生存现状依然堪忧.光明网 ,2023-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