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鬣狗害怕的时候,往往会亮出自己尖锐的獠牙。

有意思的是,在害怕时表现出更强的攻击性,似乎是高等碳基生物的共性。这两天,欧盟制裁上汽、比亚迪、吉利三家中国车企的消息,成为汽车圈最大的新闻。

其中,上汽集团被加征38.1%的关税,是三家中国车企中被制裁最狠的。如果按欧盟乘用车正常关税税率10%来计算,上汽集团在欧盟市场面临的关税税率最高增至48.1%,属于被“定格”加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欧盟制裁,上汽MG首当其冲

自从近年来“逆全球化”潮流兴起后,全球贸易“右转”即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已是见怪不怪。但欧盟此次针对中国车企如此大幅度加征关税,还是超出了人们的预期。

在贸易保护的“大棒”面前,任何关于违背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贸易规则的指责,都是苍白无力的。因为事实很简单——有些人害怕了,所以无视所谓的规则而表现出更强的攻击性。

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上汽是三家中国车企中被制裁力度最狠的。2023年,上汽集团整车出口达到120多万辆,在欧洲市场销量超过25万辆,欧洲也成为上汽集团首个“二十万辆级”海外区域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上汽MG4 EV在欧销量突破10万辆大关,成为“紧凑型纯电动车销量冠军”。截至2023年,MG品牌已连续5年蝉联“中国单一品牌出口冠军”,而中国每出口欧洲10辆车、就有7辆是MG。

换句话说,上汽MG是中国车企征战欧盟市场的排头兵,自然就成了某些人的眼中钉。

竞争不过,就出“盘外招”

事实上,欧洲本来是世界汽车制造业的核心,也拥有一批世界领先的汽车品牌。这些公司在欧洲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就业和经济增长起着关键作用。然而,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不但在中国市场挤压了原本属于欧洲品牌的份额,甚至通过“整车出海”来“反攻”到欧洲市场本土,这就动了某些人的蛋糕了。

所以,接下来这“盘外招”更令人叹为观止。

按照欧盟的说法,此番对中国电动车反补贴调查,不单调查中国车企的 “高额补贴”,还要考虑中国车企在被调查时的“配合态度”。

而对上汽集团的顶格加征关税,很大原因就是因为上汽集团的“不配合”态度。

事实上,据上汽集团内部人士透露,欧盟来现场调查时,上汽积极配合提供相关材料,凡是和反补贴调查相关的都积极提供。但欧盟的调查范围已经严重超出了与反补贴调查相关的范围。

那到底是什么调查范围呢?据可靠消息,欧盟调查组要求中国车企提供非常详细的零部件、生产技术以及供应商信息,其中包括涉嫌企业核心机密的部分。比如,对上汽调查时,就要求上汽方面提供最新固态电池的相关信息,甚至细化到了电池配方。

显然,这是上汽方面所无法接受的。毕竟,上汽基于聚合物-无机物复合电解质的固态电池技术路线,被认为是下一代动力电池的革命性成果,也是上汽新能源技术的核心之一。

以调查之名行刺探之实,不得不说欧盟的“盘外招”打得好,可惜这个“如意算盘”最后落空了。

顶住压力,上汽守住底线

可以说,此番上汽是顶着巨大的压力,坚持守住了自己的底线。哪怕面对关税制裁的威胁,也没有在原则问题上让步。

结果大家都看到了,欧盟以“不配合调查”的借口,给上汽以顶格关税惩罚。其矛头直指中国汽车出海冠军——上汽MG。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消息传到国内,就在国人义愤填膺之时,上汽MG的表态却出乎意料——没有太多抱怨,而是坚持专注于自己的事业。虽然对面已经“气急败坏”地出招了,但用积极地态度去面对,坚持走自己的路,才是真正的强者所必须具备的品质与格局。

就在欧盟制裁中国车企的消息发出时,首批出口的153辆MG Cyberster参数图片)正驶向欧洲大陆。

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除了上汽彰显“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当代中国企业正确价值观之外,更重要的,是上汽有自己的底气。

海外卖的比国内贵,“倾销”成笑谈

近十年来,上汽在新能源技术领域投资超过1500亿,累计有效专利超过26000项,构建起世界前三的新能源技术积累。这不仅使得其产品具有极高的性价比,也为其在全球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广泛的用户认可。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欧洲销冠”MG4 EV。MG4 EV诞生于上汽“七大技术底座”之一的星云架构。作为纯电专属系列化平台,星云架构在底盘、电池、电驱以及EEA电子电气架构这四个层面做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并有着该架构车型全球交付30万台“零自燃”的记录。

正是因为过硬的产品力,上汽MG4 EV在欧洲市场受到热捧,成为欧洲紧凑型纯电动车销量冠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球研发、全球品质、全球销售的MG4 EV,是中国人真正意义的第一款“全球车”,全球统一品质的MG4 EV,也让包括欧洲在内的海外消费者,体验到“中国钢炮”的操控乐趣。

在德国,MG4 EV与大众ID.3分庭抗礼;在英国,MG4 EV力压特斯拉夺得整个纯电车市场的月度销冠;在法国、西班牙等多个国家,MG4 EV跻身纯电市场前六名。

2023年,MG4 EV成为首款斩获英法德年度车大奖大满贯的中国车型,也是“欧洲紧凑型纯电车销量冠军”与“中国新能源车型出口冠军”。

值得一提的是,MG4 EV的成功,并不是靠欧盟臆想中的“低价倾销”。作为星云架构入门门槛最低的车型,MG4 EV在海外市场的售价为26万元,这个价格,被海外消费者认为是超值。

但实际上,在国内同一品质的MG4 EV,售价只要10万元!没错,这款全球车,非但没有对海外市场“倾销”,而且欧洲市场的售价,远高于中国本土市场。可以说,MG4 EV真正是“10万的车、20万的底”。

而上汽MG在海外市场的利润远高于国内市场,海外赚钱补贴国内,堪称真正的良心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百多年前,面对列强的入侵,梁启超提出“以工立国”,认为工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三十多年前,中国人用8亿件衬衫,才能换来一架大飞机。

从2011进入南美智利,2012回归诞生地英国开始,上汽MG已经成功进入中东、澳洲、欧洲、北美等市场。

如今,上汽MG用远高于国内市场的单车售价,获得了欧洲市场的销冠,却因此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招致顶格的关税惩罚。

可以说,中国汽车产业崛起,是无数中国汽车人基于市场化规律努力的结果,而中国气车参与全球竞争,是中国制造业连续16年世界第一体系化实力演进的结果。而上汽MG的出海成就,则是中国汽车产业由弱到强的见证。

所以,我们相信,已经站起来的中国汽车工业,也绝不会因为某些人处心积虑的制裁,而开历史的倒车。

中国汽车工业的成功,已经让“猛兽”害怕,并亮出了尖利的獠牙。作为旁观者,我们虽然能做的并不多,但只要坚定支持中国车企,支持国货,坚持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总会守得云开见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