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问题都值得深入思考,每一篇文字都是思考的成果,每一次阅读都是思想的碰撞,请开启您的阅读之旅!

中国有个省叫河南省,河南有个市叫洛阳市,洛阳有个县叫新安县,新安县有道传统美食叫烫面角。这篇短文咱就说说这新安县的传统美食烫面角,为何说它盛况之下虚有其名?又为何说它被毁了?

提到河南省,洛阳市,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提到新安县以及新安县的烫面角,估计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因为作为一个河南人,就连我也是在一次外出游玩才知道的。

不过说到新安县的县名,不但有其来历,而且历史悠久。话说在战国时期,秦国攻打韩国,先攻下了函谷关外的本属赵国的渑池县一带,秦国为庆祝新的平韩安定之地,故把此地命名为新安。西晋时期,新安县治所东迁函谷关西侧,即今天的新安县城区,此后,各代均在此置此县。

这篇文章要讲的传统美食烫面角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有着悠久历史的土地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洛阳龙门石窟

在去新安县景区游玩的返程途中,不断地在景区门口听到一些餐厅推荐烫面角。当这个词儿不断地在耳边重复时,由于此前没有听说过这道食物,再加上未完全泯灭的好奇心,于是尝尝烫面角的欲望就被勾起了。边驱车边思忖着,既然是当地的美食,就要找一家正宗的店去品尝,用手机地图一搜立即就推荐了一家新安县城里的百年老店。

时间不长,我们就驱车到了这家烫面角百年老店的门口。走到近处,看到门脸上赫然写着某某烫面角旗舰店,旁边三行小字:中华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名小吃字样,以及始于1914的字样。店面门口没有一个空余车位,隔着店面的玻璃看到里面乌泱泱的一桌挨一桌满满的都是顾客,这更加激起我们品尝烫面角的热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烫面角

有些事情往往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就在我们走进这家旗舰店时,小小的失望开始从心中升起。我们没有看到烫面角,看到的是其他顾客桌上端来的一笼一笼的“蒸饺”,一问服务员才知道,这就是所谓的烫面角。我在心里想,这就不是沙县的蒸饺嘛,或者说就是我们平时吃的饺子嘛。再问服务员说,烫面角是用烫面制作成的,这是烫面角的特点。

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有那么多人在这里品尝,想必味道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于是我们找个地方就座,很快服务员就拿着菜谱给我们推荐,除了其他的菜品之外,我们4个大人两个孩子,一共点了三笼烫面角,每一笼的馅儿都不一样,有大肉的,有虾仁的,还有五彩素馅儿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绞肉机

没过多久,冒着热气的蒸笼就端了上来,当我迫不及待拿起筷子夹起一个大肉馅儿的“蒸饺”放到嘴里时,发现这感觉有点不太对。既有沙县蒸饺的味道,又有开封灌汤包的味道,还有洛阳锅贴的味道,还有馄饨的味道,同时脑海里浮现出了大肉被绞肉机搅拌成泥儿状的场景。因为我曾用绞肉机把大肉搅拌成泥状包饺子,吃起来就是这种不太好吃的味道,后来我在家包饺子就再也没用过绞肉机。

吃着这所谓的烫面角,不禁让我联想到这个百年老店的创始故事。我想在1914年,老先生创造这道美食时,那时候应该是没有绞肉机的,那时候的猪也是庄户人家用五谷杂粮养大的,老先生手工制作的烫面角味道应该是鲜美可口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机器人炒菜

如今科技发展了,有了绞肉机,有了科学养猪,可是味道已经不是先前的味道了。正如今天很多人说吃什么都不是先前的味道了一样,吃番茄没有番茄味了,吃肉没有肉味了,就连用搅蒜器搅出的蒜泥儿和用蒜臼子捣出的蒜泥儿味道都不一样了。

所以,我说新安县的传统美食烫面角,在盛况之下已经虚有其名,虽然很多人循着它的美名而来,但又有多少人愿意再去第二次呢?我认为是现代科技毁了它的味道。

我是【冰镇老酒】,以文会友,以文促教,以文促育!

您能读到此处,就是一种缘分!

您的点赞、转发,是我继续创作的动力!

向百粉迈进中,需要您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