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之前读过,6月团子又来重温一遍。

重读这本书是因为团子看到栀子花就想起汪曾祺写过栀子花。

全书读起来很温馨治愈,看汪曾祺笔下的草木虫鱼,时间都仿佛慢下来,慢一点,再慢一点,好好感受这人间。

书名:《人间草木》

作者:汪曾祺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本文作者:团子的成长笔记

一,地瓜

“地瓜不是水果,但对吃不起水果的穷大学生来说,它也就算是水果了。”

团子老家管地瓜叫苕。

地瓜吃起来脆脆的,甜甜的,所以汪曾祺说也算水果没错。

团子就生吃过地瓜,洗净去皮后直接生吃。

现在几乎不生吃地瓜,一般蒸着吃。

二,糖炒栗子

“昆明炒栗子的外壳是黏的,吃完了手上都是糖汁,必须洗手。栗肉为糖汁沁透,很甜。”

往前几年,我们家每到中秋都要买生栗子回来炒。炒栗子前我爸给每一个栗子都开口,大铁锅内加沙子翻炒。

基本上每次炒栗子都有炒糊了的,这也就是吃个趣味。

外面买的栗子大多数都没有开口,但是都会赠送一个开口器。

栗子除了炒着吃,还可以入菜,栗子炖鸡就是一道常见菜。

但团子私以为,炖栗子不如炒栗子口感好。

三,豇豆

“嫩豇豆切寸段,入开水锅焯熟,以轻盐稍腌,滗去盐水,以好酱油、镇江醋、姜、蒜末同拌,滴香油数滴,可以“渗”酒。炒食亦佳。”

汪老可真会吃,这算是凉拌豇豆不。

所有豆类蔬菜中团子最爱豇豆,我甚至可以每天都吃豇豆,不夸张的说,三四月份有时候一个星期7天有5天我都在吃豇豆,团子对豇豆爱得深沉。

除了新鲜豇豆,我也很喜欢吃腌制的酸豇豆,就是可惜我妈现在不做酸豇豆。

四,韭菜花

看汪曾祺写的散文后,常常觉得自己孤陋寡闻。

第一次知道韭菜花,特意网上搜了下,以下是百科词条对于韭菜花的描述:

“韭花又名韭菜花,是秋天里韭白上生出的白色花簇。”

团子都没见过韭菜花,自然也无从得知韭菜花的滋味,贴一段书中的文字:

“北京的韭菜花是腌了后磨碎了的,带汁。除了是吃涮羊肉必不可少的调料外,就这样单独地当咸菜吃也是可以的。”

看这本散文集的时候团子就在想,汪曾祺观察生活很认真,很仔细,他是个热爱生活的人。

其实很多蔬果植物就在身边我们也未必认得,因为大家匆匆忙忙,很少停下脚步来观察这些事物。

五,夏天

栀子花

夏天到来的标志是什么,在团子眼中,栀子花开就代表夏天来了。

“栀子花粗粗大大,色白,近蒂处微绿,极香,香气简直有点叫人受不了。”

端午节团子去家门口的一个小公园散步发现公园中种植了很多栀子花,成片成片的分布。

蹲下来近距离观察栀子花可以闻到浓郁的花香,栀子花的香气正如汪曾祺所写特别冲。

这个公园的栀子花不大,香味还不那么冲,但团子曾经见过大朵大朵的栀子花,那个香味直冲天灵盖,栀子花的香气就是这么霸道。

乘凉

“搬一张大竹床放在天井里,横七竖八一躺,浑身爽利,暑气全消。”

远去的学生时代记忆又回来,团子上学时我们家也这样乘凉。

那时候,夏天的竹床可抢手,家里只有一个竹床,想睡竹床先到先睡,我爸我哥更胜一筹,团子抢不过他们。

如今我们长大了,各自有各自的生活,但我还是很怀念抢竹床的那段时光。

今年过年团子在家中顶楼杂物间找到了曾经的竹床,竹床保存完好,仍然可以正常使用,只是家里再也没有把竹床拿出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