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个公众号【月下词】,帮忙点点关注呗。

夏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中的重要节点,标志着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日子,通常在每年的公历6月20日到22日之间。夏至不仅是一个天文现象,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夏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中国,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古人通过观察太阳运行轨迹和季节变化,逐渐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节气系统,夏至作为其中之一,被正式确定下来。《尚书·尧典》中就有“日永星火,以正仲夏”的记载,说明夏至的概念很早就已经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夏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接受到的太阳辐射最多,因此白昼最长。夏至之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天开始缩短,夜晚增长,预示着炎热的夏季真正到来,同时也意味着阳气达到顶峰,阴气开始上升,是阴阳转换的关键时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夏至时节,各地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大多围绕着消暑降温、增强体质的主题展开。北方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习俗,夏至当天吃凉面或过水面,既能应对高温天气,又寓意着祈求健康长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夏至时节,许多地区有食用苦味食物的传统,如苦瓜、莲子心等,中医认为苦能清热解毒,帮助身体适应炎热的夏季。南方地区,尤其是广东等地,夏至前后有喝凉茶的习惯,以清热解暑,预防夏季疾病。部分地区有夏至进补的习俗,如浙江一些地方有吃荔枝、杨梅等水果,既补充体力,也有助于防暑降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夏至时节,按照传统习俗,人们需要“补夏”,以适应季节变化,调养身心,减少夏季因高温引起的上火现象。以下是5样适合夏至时令食用的美食,它们不仅能够帮助你清凉解暑,还能促进身体健康,让你安然度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鸡蛋:夏至时,不少地方有吃鸡蛋的习俗。鸡蛋富含优质蛋白质和卵磷脂,夏季食用可以补充营养,增强体力。圆滚滚的鸡蛋还象征着生活圆满,寓意夏日平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蒜泥拌鸡蛋

鸡蛋几个(根据人数定,一般每人1-2个);新鲜大蒜几瓣(根据个人口味调整,喜欢蒜味浓的可以多放);盐适量;香油少许;葱花少许;

首先将鸡蛋放入锅中,加入足够的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约8-10分钟(根据鸡蛋大小和个人偏好调整时间),煮至全熟。然后捞出放入冷水中冷却,便于剥壳。

在鸡蛋冷却的时候,将大蒜剥皮,用蒜臼或者刀背拍碎后剁成蒜泥,越细越好。如果喜欢更细腻的口感,可以用捣蒜器。

在一个碗里,将蒜泥加入少许盐,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调整盐的多少,然后加入少量香油增加香气,搅拌均匀。

将完全冷却的鸡蛋剥壳,用刀背轻轻敲打几下,使其裂纹,这样更容易入味。然后用手或勺子将鸡蛋压碎,不用太碎,保留一些块状更佳。

将压碎的鸡蛋加入到蒜泥碗中,用筷子轻轻拌匀,让蒜泥和鸡蛋充分混合,让鸡蛋块均匀裹上蒜泥。

将拌好的蒜鸡蛋装盘,撒上葱花点缀增色,即可上桌享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西红柿:作为夏季时令蔬菜,西红柿酸甜可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不仅能够增进食欲,还有除烦解渴的效果,适合全家人食用。

虾皮拌西红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鲜西红柿 3个(中等大小);虾皮;盐;香油 几滴;大蒜:醋;

西红柿洗净后切成小块。虾皮用清水冲洗干净,去除杂质,然后沥干水分。大蒜捣成泥。

将处理好的西红柿块放入大碗中,加入处理好的虾皮、蒜汁(蒜泥+醋+白糖+香油搅匀)拌匀。

拌好的虾皮西红柿可以直接食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冬瓜:冬瓜是夏季清热解暑的佳品,不含脂肪且富含维生素C和矿物质,有助于消除体内湿热,利尿消肿,是炎炎夏日的理想食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 鸭肉:夏至吃鸭,是因为鸭肉性质偏凉,脂肪分布均匀,不油腻,能滋阴降火,是夏季滋补肉类的首选。烹饪时可选择清淡的做法,如炖汤或清蒸,以保持其原有的营养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黄瓜:是许多人的首选,因其多汁清爽,不仅能够帮助解暑降温,还有诸多健康益处。

黄瓜含水量极高,可达96.7%,是天然的补水佳品,有助于补充夏季因出汗而流失的水分。黄瓜中含有葫芦素C,这是一种独特的成分,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黄瓜不宜长时间存放在冰箱中,因为低温可能导致黄瓜变质,口感变差。最佳存储温度为10-12℃,可用清水加盐浸泡后存放,以保持新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了,今天文章就分享到这儿,如果对您有帮助,欢迎点赞,转发,关注,若您有不同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小简和您一起探讨!人生是一场荒芜孤独的旅行,冷暖自知,苦乐在心,照顾好自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