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16日消息(记者 宋雪)近年来,以打卡古镇古城、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去博物馆逛展等为代表的“新中式”旅游越来越受欢迎。中国旅游研究院近期发布的《2024中国古镇旅游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古镇旅游是大众旅游发展阶段游客重要的出游选择,江浙皖赣川滇6省份聚集全国半数以上古镇景区,在全国33个5A级古镇景区中,有13个分布在江浙皖地区。

《报告》显示,在空间分布格局方面,古镇景区自我国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胡焕庸线”成为古镇分布地理分界线。据课题组对样本古镇的统计,全国95.7%的古镇景区分布在“胡焕庸线”以东以南地区。

江浙皖赣及川滇等省份古镇景区密集。从各省份样本古镇数量来看,全国古镇景区主要集中在四川省、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云南省和江西省等省份。6省份古镇景区数量分别为36个、27个、21个、21个、19个和17个,总体上以14.5%的国土面积,聚集了全国半数以上的古镇景区。

沿江沿河集聚特征显著,京杭大运河沿线古镇密布。据统计,京杭大运河沿线分布有80多个代表性古镇,其中,通惠河、北运河、南运河、鲁运河、中运河、里运河等河段,古镇分布相对均匀,而江南运河沿线古镇密集。总体上,江南地区作为长江流域与江南运河的双重叠加地,成为我国古镇景区尤其是高品质古镇景区分布的主要区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塘古镇(来源:CFP)

5A级古镇景区在江浙皖地区高度集聚。据统计,全国目前有33个5A级古镇景区。从其空间分布来看,浙江省以西塘古镇、乌镇景区、南浔古镇、廿八都古镇和台州府城5个古镇景区居各省份之首,其次是安徽省、江苏省,均有4个5A级古镇景区。浙江省、安徽省、江苏省3省份5A级古镇景区数量占全国总量的39.4%。

《报告》显示,古镇旅游是大众旅游发展阶段游客重要的出游选择。据课题组专项调查,93.4%的受访者曾参与过古镇旅游,而仅有6.6%的人没有去过,表明古镇旅游在我国国内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古镇旅游最吸引受访者的因素中,悠闲的生活氛围是最受欢迎的,占比达27.1%;其次是建筑风格与当地特色美食,占比分别为23.4%和20.7%;而历史文化、民俗活动、自然风光和环境等因素对受访者吸引力依次降低。

古镇本地美食是游客体验异地氛围的重要途径。在地特色美食是古镇体验的重要一环,其价格和环境舒适对游客体验影响较大。调查显示,66.02%的受访者喜欢或者非常喜欢尝试古镇当地的特色美食,认为这是体验古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住宿方面,多数游客偏好古镇内舒适且具有特色的住宿体验。古镇内住宿的舒适程度与特色程度是游客选择的重要标准。数据显示,81.76%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会选择住在古镇里面,而18.24%的受访者则表示选择住在古镇附近或外部地区。

古镇民俗文化活动是文旅融合的重要载体。古镇为游客提供了活动空间,而古镇内民俗活动、民间舞蹈和音乐等则为游客的个人情绪调动和情感共鸣提供可能。调查显示,92.77%的受访者愿意参与当地民俗活动,其中传统节日庆典是最受欢迎的古镇民俗活动,占比达51.54%。其次是民间舞蹈或音乐表演,占比为40.8%。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古镇旅游出现产品同质化,过度商业化和利益短期化与非良性现象。据课题组专项调研,有51.3%的受访者认为目前古镇之间有一些相似,有38.5%的受访者感觉古镇都很相似,缺乏独特之处。

对此,《报告》认为,深化游客文化体验是古镇旅游走出同质化、实现差异化发展的关键。在保持古镇内生文化传承的同时,也要创新旅游产品形式,促进古镇生活、商业和旅游功能的平衡发展。通过文旅深度融合与高质量开发,推动古镇旅游业态创新与产业升级。挖掘传统文化底蕴,融入时尚元素,提供现代便捷服务,打造兼具历史文化韵味和现代旅游体验的古镇,将是吸引更多游客前往感受古镇独特魅力的重要路径。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