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近日美方人员关于俄乌冲突的言论: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面向全国》节目采访时证实,乌军已经使用美国提供的武器打击俄罗斯境内目标。近日沙利文称,“我们一贯做法是让乌克兰人自己讲述他们的军事行动及其影响。我只想说,从总统的角度来看,这是常识”。他还称,近几个月来,俄军越过边界在哈尔科夫地区周边采取行动,“如果不允许乌军越过边界开火打击被用来向乌方开火的俄罗斯火炮和装备,这不合理”。

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打了800多天,相比起2022年的突破式、大纵深作战,现在的俄军进展很慢,大约每周才能夺取1个乌克兰村庄。然而,就是这种战线较为安静、变化不大的表面之下,却隐藏着十分惨烈的现实:俄军每月损失一个师的兵力,而相对的,乌军则每月损失10个旅的兵力。据央视新闻报道称,俄罗斯总统普京6月5日在圣彼得堡与多国领导人会谈时表示,俄军和乌军的永久性损失比例约为1比5。

而这场战争也慢慢的演变成为了美西方国家的代理人式战争,前段时间,美国拜登政府通过了一项950亿美元援助计划,其中有608.4亿美元会支援给乌克兰。援助法案签署当天,拜登就指出第一笔10亿美元的援助已经在路上了。美国军火商提供给乌克兰急需的反坦克武器、防空导弹、装甲车、轻武器等等。美国的援助本应该让前线告急的乌克兰缓一缓,然而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采访一个乌克兰军人时,他却表示美国的援助五花八门,但却不能解决乌克兰前线的燃眉之急。

据说这笔乌克兰资金,大量被挪用或分割给美国的公司,而剩余的一小部分则是以“抵押借款”的形式提供给乌克兰的。在获得美国的援助物资之前,乌克兰需先将其关键的资源开采区域作为抵押品交给美国。不过,现状对乌克兰不利,因为俄罗斯的迅速推进已经控制了原本预定用于抵押的资源地区,这一点成为美国援助态度消极的主要原因。自然地,虽然不是完全没有提供支持,乌克兰实际上已经收到了90亿美元,但这些资金被指定用于“乌克兰政府的运营开支”。

但是乌克兰政府的腐败也是出了名的,据多家媒体报道,邦达尔在议会防御工事调查委员会的闭门会议上说,乌克兰执法当局已启动约30项刑事诉讼,涉及贪污200亿格里夫纳的资金。在乌克兰缺乏防御工事的情况下,俄军在乌取得了迅速进展。据乌克兰反腐活动人士称,仅哈尔科夫地区当局就贪污了70亿格里夫纳,这些钱本来是用来在边境沿线修建防御工事的。由于乌克兰缺乏防御工事,俄军在短时间内接连攻占了十几个定居点。

此外,据美国广播公司报道,原本计划前往西班牙的泽连斯基突然现身战火纷飞的哈尔科夫前线。这位总统的到来,无疑给当地军民带来了极大的鼓舞。然而,当他亲眼目睹了战场上的惨状——多处阵地失守、军人伤亡惨重、大片领土被俄军占领时,他的心情显然十分沉重。面对这样的局面,泽连斯基并没有反思乌克兰自身的问题,而是选择了将责任推向国际社会。在接受美媒采访时,他直言不讳地表示:“国际社会现在应采取行动,为乌克兰提供必要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美国现在也知道,乌克兰就是一个“无底洞”,它不想在投钱给乌克兰。美国公众对乌克兰战争的关注逐渐减弱。新闻头条不再频繁报道战争的残酷场景,国内的政治斗争和经济困境成为关注焦点。对于持续不断的巨额援助,越来越多的民众表示怀疑,认为美国应该优先解决国内问题。这种“援助疲劳”现象无疑使乌克兰的未来前景变得更加不确定。曾经力主援助乌克兰的特朗普政府,如今也开始转变立场。他们认为,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投入过多,而得到的回报却微乎其微。

在美国援助乌克兰将近三年,如果现在不再援助,那么乌克兰失败也就是顷刻间,这是北约看不下去了,毕竟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恩怨也是比较深的,北约开始意识到,若不立即采取行动支援乌克兰,西方在地区的影响力可能会因俄罗斯的战略突破而受到重大损失。德媒报道称,某些议员的观点暗示,如果对乌克兰的援助不足以抵抗俄罗斯的进攻,则波罗的海国家和波兰可能不会坐视俄军逼近,而是可能会主动向乌克兰派遣军队。

前几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多次公开谈论出兵乌克兰,并表示他已“深思熟虑”。俄乌开战以来,马克龙一直扮演着北约扬声器的角色,按照美西方一贯的先做后开口的作风,我认为已经有大量的北约联军进入了乌克兰,还有更大规模的北约联军在俄罗斯周边集结完毕待命,只等一声令下与俄罗斯全面开战。英国外交大臣卡梅伦在乌克兰首都基辅发表讲话时说,如何使用英国提供的武器装备由乌克兰自己决定,“我们不讨论对这些事情的任何附加条件”。

针对目前的国际局势,北约秘书长提出,如今欧洲和北美联合起来的重要性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北约需要实施三大措施:增强北约的威慑与防御能力,深化对乌克兰的支援,以及与全球的盟友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不久前泽连斯基呼吁北约设立1000亿欧元特别基金,泽连斯基的建议在北约内部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北约秘书长可能是知道不好在向北约各成员国要钱援乌吹风会都懒得开了,直接要钱,人家不给我也没办法,反正我要了

北约现在能做的就是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去发号施令。北约领导人再次提出允许乌克兰使用北约武器打击俄罗斯本土,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当天回应称,美国领导的北约长期以来一直参与与俄罗斯的敌对行动。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的言论不可能是他的个人观点,可以说是美国领导的北约军事集团的官方立场,对此,俄罗斯将作出相应回应。此前,斯托尔滕贝格还表示,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支持的北约盟国应考虑解除对乌克兰使用武器的一些“限制”。

近日荷兰国防大臣奥隆格伦表示,将在今年向乌克兰提供首批F-16战机,并允许乌克兰通过其输送的F-16战机越境打击俄罗斯境内目标。丹麦外交大臣拉斯穆森此前也表示,已允许乌军使用F-16攻击俄本土。丹麦承诺向乌提供19架F-16,首批5架计划于本月抵达。军事专家傅前哨认为,西方国家所说的越境攻击大致分为战机直接越境和从乌克兰境内发射导弹执行纵深打击任务两种情况,乌军可能更多采取后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环球网等多家媒体的报道,俄乌局势愈加紧张,俄罗斯与北约国家直接交战的风险持续上升。在这个关键的敏感时刻,白宫宣布将向北约国家部署8万名士兵。如果从“北约国家等于欧洲”的角度来看,这意味着对俄罗斯在欧洲方向的军事压力将显著增加。通过多次联合演练,包括战略输送行动,北约国家已经驻有大量美国北约士兵。如今若美军增至8万人,将进一步加剧与俄罗斯的前沿地区紧张军事对峙。

实际上,法国、英国、波兰以及波罗的三国等北约成员国,早就摩拳擦掌,准备出兵乌克兰。但是,到现在都不敢行动。普京一石杀三鸟战略,直接让北约不敢轻举妄动。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称,普京已经接近取得胜利,欧洲应该感到恐惧。首先,俄罗斯就是采用了一个拖字战略,就让北约感到非常难受。在俄罗斯有数百万人在军工企业工作。伊朗、朝鲜、印度庞大的军工体系也在为俄罗斯生产武器弹药。

其次俄罗斯并不怕北约下场白俄罗斯近日表示,该国军队正在参加俄罗斯非战略核力量演习的第二阶段,目的是演练战术核武器的部署。分析人士说,这是俄罗斯总统普京发出的警告信号,意在阻止西方国家进一步介入俄乌冲突。据报道,白俄罗斯国防部长维克托·赫列宁表示,演习旨在“提高我们使用所谓报复性武器的准备程度”。赫列宁说:“现在,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决心应对对我们国家和俄白联盟国家构成的任何威胁”。

此时普京对核武器的态度,让人们感到不安。战争爆发以来,普京一直频繁的提及核武器的使用,而且,态度是越来越危险的。人人都知道核武器有多可怕,因为,核武器会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所以多年来,几个拥有核武器的大国一直互相牵制和约束,谁也不想第一个打开潘多拉魔盒。但现在,俄乌冲突使得俄罗斯成为了一个不稳定因素。而且,从普京的谈话中可以分析出,普京之所以产生使用核武器的念头,不仅仅是为了对付眼下的乌克兰,更重要的,是要抗击来自西方势力的威胁。

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刚刚强调,俄罗斯希望通过与白俄罗斯进行的战术核武器演习,让西方“开窍”,使得后者停止向乌克兰输送更加破坏性的武器,特别是F-16战斗机。他强调,该型战斗机一直是北约所谓的“联合核任务”的主要运载工具,因此俄方已经将北约向乌克兰提供F-16 的举动视作在核领域发出的明确信号。拉夫罗夫表示,即便西方向乌克兰提供F-16,这些东西最终的结果也将会和其他武器装备一样被摧毁。

其实俄方会如此凶狠也并不奇怪,毕竟想用常规武器去对抗整个北约,俄方获胜的可能性非常低,甚至有可能要吃败仗,那么想要保护好自身的利益不受任何损失,最后俄方也只能拿出核武器来跟西方拼个鱼死网破。既然迟早都要走到这一步,那还不如率先就亮出“底牌”,至少可以让西方看清楚,全球大战的最终结果,那么就有可能震慑住大量唯利是图的北约国家,然后各方就可以用相对温和的方式来解决矛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中国在其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近日在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对话会现场,国防大学国际防务学院院长徐辉少将接受媒体问询涉俄乌问题时表示,“美国总统拜登说过一句话很恐怖,他说他会支持乌克兰,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如果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乌克兰人民在为什么而战呢?你人都没有了。他不是战斗到最后一个美国人在支持乌克兰,他是给乌克兰卖弹药,支持乌克兰打仗,打到哪怕(只剩)最后一个人都要继续卖弹药”。

不久前,普京总统的访华,正值中俄建交75周年。中国以最大的诚意欢迎普京,但泽连斯基却因此感到了危机。紧接着,乌克兰和瑞士计划在六月中旬举办“和平峰会”,却没有邀请俄罗斯。这种明显的排他性,让人不禁要问,这真的是和平峰会吗?泽连斯基慌了,他开始慌不择路,竟然拿出了30年前的“备忘录”,希望中国能够“兑现承诺”。这份备忘录,即《布达佩斯安全保障备忘录》,保障的是乌克兰的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但中国并未参与签署,泽连斯基的请求,似乎有些无的放矢。

近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毛宁表示,中方重视瑞士举办首届乌克兰和平峰会,今年年初以来一直同瑞士方面以及有关各方就此保持着密切沟通。中方始终坚持,国际和会应当具备俄乌双方认可、各方平等参与、对所有和平方案进行公平讨论这三个重要的要素,否则难以为恢复和平发挥实质作用。中方关于和会的这些要求公平、公正,不针对任何一方,体现在近期同巴西共同发表的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共识中,反映了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普遍关切。

自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这场冲突已持续两年有余,双方军队的规模与伤亡成为了外界关注的焦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乌军当前规模已达88万人,并持续增援;而俄罗斯总统普京则透露,俄军投入参战的兵力超过61.7万人。这两大军事力量在乌克兰土地上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双方损失惨重。此外,乌军内部对于战果的统计也存在两套数据。一套是宣传数据,用于鼓舞士气;另一套是内部数据,供乌军将领和总统参考。

战争给平民和士兵带来了不小伤害,其正在承受最沉重代价,因此是最应当被关注的焦点。无辜平民在战火中流离·失所,生命安全也无法得到保障。乌军士兵则长期在前线与敌人作战,生死与共,精神和肉体上所承受的压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其每时每刻都在面临来自炮火的威胁,随时可能成为下一个牺牲品。因此,尽管战争是由政府和军方发动的,真正遭殃的却是无辜者。保护其的生命安全,减轻其的痛苦,才是所有人应优先考虑的事情。

此时俄乌冲突仍在持续,和平谈判前景依然渺茫。国际问题专家厄尔·拉斯穆森:如果美英国家没有干扰(俄乌)和谈,俄乌冲突就不会发展到如今的地步,如果西方没有给乌克兰持续提供武器和资金支持,俄乌冲突也不会发展到如今的地步,我认为西方应该对此负责。西方持续挑衅俄罗斯,持续介入冲突,他们并不关心乌克兰冲突中军人和平民的伤亡,西方国家应对此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