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俄朝同盟协议的签订,到访问越南强化俄越双边关系,再到俄印联合军事部署协议。普京在本月19日到21日这短短3天时间,就在中国眼皮子底下完成了三大布局,且每一个都和中国息息相关。

在俄罗斯总统普京连访朝鲜越南同时,俄罗斯政府于21日批准了与印度的联合军事部署协议草案。根据协议草案,俄印两国将可以互相派遣本国的地面部队、军舰和军用飞机,到对方国家进行部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印度总理莫迪】

相关法令已经在俄罗斯政府官网上公布,俄总理米舒斯京已经指示国防部就该协议草案与印度方面进行详细谈判。

俄媒称,该协议旨在消除俄印联合军演中互相部署所面临的“行政程序阻碍”。一般来说,双边或多边联合军演中的跨境部署,派遣国需要向目的国进行复杂的行政申报,而如果有相关的协议,那么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缩短申报所需的流程。

此外俄媒认为,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该协议还是建立“泛欧亚安全框架”的一部分。它与南北走廊项目相一致,该项目涉及印度、巴基斯坦、伊朗等国家。该项目旨在加强地区连通性和经济合作,因此需要制定统一的安全战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罗斯不久前批准了与印度的联合军事部署协议草案】

无论俄罗斯的真实目的如何,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既不想看到俄罗斯的武器有一天以“军事演习”的理由部署在中印边境附近,也不想看到印度的武器以同样的理由部署在远东。

正常的俄印军事合作,我们并不反对,但凡事要有个度,而且要讲究时机。众所周知,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俄罗斯通过与印度保持军事合作的方式,来制衡自己南方的邻居。但如今的俄罗斯,显然需要放弃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俄罗斯现在之所以能够维持正常的经济发展和工业生产,这背后到底应该感谢谁,想必莫斯科心里很清楚。

实际上,莫斯科此举的真实动机,我们大概也能推测出一二。从俄乌冲突爆发到现在,俄罗斯国内外一直有一种声音存在,即“俄罗斯过于依赖某些国家”了,但过去两年,由于俄罗斯的处境实在糟糕,所以莫斯科还能够做到“力排众议”,无视这种质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罗斯的经济正在逐渐转向东方】

不过,在俄罗斯逐渐适应西方的制裁,适应新的生存法则后,事情开始起变化了。尤其是在一场并不成功的瑞士和平峰会结束后,他们更是清晰地看到了西方国家与诸多发展中国家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矛盾与裂痕。在这种情况下,莫斯科决定尝试做出改变,在维持“向东看”整体战略不变的同时,在其内部寻求更多的“平衡性”。

6月16日,瑞士和平峰会结束,只有80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声明上签了字,包括印度、巴西、沙特等国拒绝签字,越南、马来西亚等国更是没有派代表参会。心中的这块大石头终于落地后,普京启程前往朝鲜,然后访问越南。

在朝鲜,俄朝签署了军事同盟协议——《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两国达成一致,在任何一国遭受“外部侵略”后,另一方需要及时“给予援助”,互相援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朝鲜,俄朝签署了军事同盟协议】

1961年,朝鲜分别与中国、苏联签署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与中苏结成了军事同盟,互相承担共同防御的义务。1994年,在俄罗斯宣布废止该条约后,中国就成为了朝鲜唯一的军事同盟国,这一局面持续了30年,这也是我们对朝鲜长期保持影响力的重要因素。如今,俄罗斯恢复了与朝鲜的军事同盟:朝鲜有了两个选择,而俄罗斯也有了介入半岛以及东北亚局势的新抓手。

在越南,普京与越方签署了关于科技、教育、油气勘探等领域的十几项合作协议。其中最值得我们关注的,自然就是“油气勘探”领域——俄越两国在南海地区的油气合作由来已久,过去几年来还引发过一些不小的争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越两国在南海地区的油气合作由来已久】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普京访问越南的同时,俄罗斯议员克拉索夫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莫斯科应该认真考虑在金兰湾重建海军基地的计划。

金兰湾位于越南东南部,是该国最重要的深水军港之一,位于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关键位置。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曾先后在金兰湾建立军事基地,从这里起飞的轰炸机,在空中加油机的支援下,其打击范围可以覆盖几乎整个第一岛链。

早在2016年所谓“南海仲裁案”闹得沸沸扬扬之时,俄罗斯国防部就曾提出重建金兰湾基地的想法,但遭到越南拒绝。而8年后,一些俄罗斯政治精英似乎还希望把本国的影响力带回南海。

不得不说,俄罗斯在外交领域的这套“平衡术”,的确玩得很有经验。过去俄罗斯“向西看”的时候,莫斯科就会利用欧美之间、欧盟内部之间的各种矛盾,实现各方关系的平衡,推动本国利益的最大化。

现在俄罗斯虽然整体“向东看”了,但这种内部的平衡显然依然存在,并且让人进一步看清“双头鹰”这个符号背后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