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6 月 16 日消息,据要知 App(点此下载),#女子长期乏力全家查出吸血鬼病基因#一度冲上微博热搜榜第一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潮新闻报道,林女士一年前就开始总是感觉没力气,甚至严重到走不动路,后来检查发现严重贫血,但吃了补铁药物也无济于事,反而更加严重。后来诊断发现,她携带“吸血鬼病”基因,不仅仅是林女士本人,他们全家四口人(林女士、爱人,一双儿女)都携带这种基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 Pexels(图文无关)

IT之家查询获悉,“吸血鬼病”又叫卟啉病,近几年因别称“吸血鬼病”而被大众熟知。卟啉病是由于人体内酶的缺乏或活性降低导致血红素合成受阻,从而造成人体内一种有机化合物卟啉代谢障碍的疾病。因该病患者在阳光刺激下会有瘙痒、灼热、肿痛的感觉,就像吸血鬼一样畏光而被称为“吸血鬼病”。

除了皮肤光敏感之外,卟啉病还会表现为严重腹痛、呕吐、便秘、肌肉疼痛、无力或麻木、抽搐、精神障碍、意识模糊等。

卟啉病目前没有特效疗法,针对不同类型治疗方案也不同。但如果不接受治疗,可引起肝肾功能损伤,发生其他危及生命的情况。卟啉病绝大多数属于遗传性疾病,通常在人们出生的时候就注定了是否携带该致病基因,基因携带者可以通过避免诱因、早诊早治,降低发病频率,延长发病周期,大部分致病基因携带者可能终身不发病。据悉,卟啉病的诱因包括感染、劳累、应激、月经、妊娠、药物(如乙醇、巴比妥类、磺胺类、雌激素等)等,疾病发作往往“突如其来”,也无法有效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