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5月6日下午,湖北十堰茅箭区某大院来了一名陌生男子,男子敲开了4号家属楼3楼某室的屋门,屋主人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军嫂,开门老军嫂后热情的招呼男子去屋里坐,然后转身去厨房收拾卫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军嫂忙碌的时候,只见背后伸出一双黑手,像铁钳一样死死地卡住了她的脖子,老军嫂虽然极力反抗,但很快被掐得昏了过去。随后凶手从她身上搜出了钥匙,从柜子里取走了5000多元钱,临走前又用绳子将老人彻底勒死。被害的老军嫂名叫王思秀,她死时怒目圆睁,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死在这样的恶人手里。

警察女婿断定他杀

1998年5月6日下午5点40分,王思秀的外孙晶晶放学回到姥姥家,但无论他怎么敲门姥姥都没开门,晶晶回家告诉妈妈姥姥不在家,妈妈戴建华听后觉得很奇怪,因为母亲知道这个时间外孙会放学回家,从来都是不离开家的。

戴建华戴想到母亲患有心脏病和高血压,于是立刻带着儿子去了母亲家,她用备用钥匙打开了屋门,只见母亲仰面躺在卧室的地板上,双眼圆睁,再一看老人早已没了气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戴建华强忍悲痛,给哥哥姐姐打了电话,告诉他们母亲因为突发疾病去世了,儿女们匆匆赶来,抱着母亲的遗体嚎啕大哭,女儿们为母亲换上了寿衣,将母亲去世的消息通知了亲朋好友。

王思秀的老伴早年参军,是某军分区的老领导,为国家做出过很多贡献,虽然已经去世多年,但大家提起他仍然肃然起敬。王思秀也是一位亲和善良的人,在军区大院里人缘非常好,现在她突然离世,整座军区大院都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

事发突然,儿女们都处于极度的悲痛中,加上要忙碌丧仪,因此他们根本没有怀疑母亲的死另有原因,也没有想到检查母亲身上的异样,比如脖子上那道非常明显的勒痕和掐痕。

在得知岳母去世的消息后,时任市交警一大队教导员的二女婿王连章第一时间从外地赶回来,在向岳母的遗体做了告别之后,王连章走上前去瞻仰母亲遗容,然而他却发现母亲脸上的表情很是怪异,看起来很愤怒。

再仔细一看,母亲的脖子处似乎有发红发紫的印记,王连章凭着他多年当警察的经验,断定母亲绝对不是正常死亡。他没有同意王思秀的子女们想要火化母亲的决定,而是去了派出所报案,请法医来鉴定母亲的死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葬礼(非本案照片)

警方介入寻真凶

5月6日晚上9点多,茅箭区公安局分局刑警大队和朝阳派出所的民警赶赴案发现场,法医检查发现:死者王思秀的右手臂有挫伤,面部表皮挫伤,瞳孔放大,角膜有大量出血点,颈部有明显的掐痕和勒痕。

如果老人是因为疾病发作,忍受不了巨大的痛苦把身上弄出伤痕,那么只能是一些轻微的擦伤,绝对不会在脖子上留下这么重的伤痕,在身上各处也都留下了比较严重的擦伤,这些伤显然都是别人造成的,王思秀老人系他杀无疑。

因为最近几天举行丧仪,前来吊唁的人很多,所以导致现场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给搜取物证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尽管如此警方还是对案发现场及其周边进行了多次物证提取,在首检和复检中共提取到了12枚指纹,以及凶手使用的一条绿色塑料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革命军人(非本案照片)

因为被害者是一名军属,所以此事很快引发了新闻媒体的注意。在媒体将老军嫂遇害一案进行报道后,十堰市委书记立刻做出批示,要求公安局组织起强有力的专门班子,全力以赴,尽快侦破此案,省公安厅也将此案列为督办案件。

茅箭区公安局在接到上级指令后,第一时间成立了侦破领导小组,分局特意从各处抽调了40多名干警进行破案,在分管刑侦的副局长带领下,全面展开侦查工作。

1998年5月7日上午9时,案件讨论会在朝阳路派出所召开,首先法医对死者的死因进行了说明,经法医检验,死者王思秀的死亡时间大约在5月6日下午3点左右,是被人勒住颈部窒息而死,警方也在现场找到了那条作案所用的塑料绳。

从王思秀的手臂、面部、背部颈部挫伤,以及皮下出血的情况来看,王思秀生前曾做出过激烈反抗,但她的力气明显没有凶手那么大,最终还是让凶手占了上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视剧中的革命夫妻形象

痕检人员也将在现场看到的情况做了汇报和分析,从而得出了几个重要结论:

第一,室内的所有门窗和门锁都完好无损,这说明凶手不是偷偷进来作案的,他很可能是王思秀认识的人。

第二,犯罪现场很多物品东倒西歪,墙壁上还留下了些许摩擦痕迹,死者身上也存在着很多伤痕,由此可以确定死者在生前与凶手进行了激烈的搏斗。

第三,警方从死者王思秀的家属口中得知,因为王思秀患有心脏病和高血压,平时会在家中的柜子里留一些钱用来看病和买药,但是在案发后柜子被打开,这5000多元钱不翼而飞,凶手很明显就是冲着钱来的。

第四,在案发现场发现的那条凶手作案用的绿色塑料绳,可以证明凶手是早有准备的,他一开始就准备好了工具要杀人劫财,而不是在抢劫财物的过程中被王思秀阻拦,因为急于脱身才杀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绿色塑料绳(非本案照片)

第五,现场的东西虽然很乱,但大部分东西都是两人搏斗时弄乱的,失窃的柜子周围没有任何翻找过的痕迹,看来凶手很熟悉王思秀家里的情况,知道王思秀把钱藏在哪里。

第六,像王思秀这样的独居老人,一般警惕性都会很高,不可能随便给不认识的人开门,凶手能进入王思秀家里,还能知道她藏钱的地方,说明此人不止一次来过家里,对周内环境极其熟悉,可以确定就是熟人作案。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这是一起由熟人提前策划好的谋杀案,目的就是为了抢夺王思秀老人的财产,他们大概认为上了年纪的老人死在家里,儿女们也会认为老人是因为突发疾病而死,根本不可能想到老人是被杀害的。

如果没有当警察的女婿王连章发现端倪,王思秀老人还真有可能被她粗心地儿女们火化,落得个死不瞑目的结局,让凶手逍遥法外,然而天理昭昭,没有给恶人留下逃跑的余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独居老人(非本案照片)

王思秀老人的生活轨迹很简单,与她来往的只有儿女、孙辈、老邻居们,而且除了小外孙每天去姥姥家吃饭,其他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儿女每隔一段时间才会来看望母亲,邻居们也都不会经常来串门,王思秀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度过的。

由于社会关系简单,所以警方很快从王思秀老人的儿女们口中得知,王思秀最近与自己的远房外甥沈书应、沈书学来往密切,这两兄弟最近总是来王思秀家,还借了一大笔钱没有还,母亲念及亲戚关系就一直没要。

沈氏兄弟是郧西县马鞍乡余树村人,沈书应是哥哥,今年24岁,弟弟沈书学23岁,兄弟俩初中毕业后就来到十堰打工,租住在三堰,后来又不在一起住了,这哥俩上班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又想拿高工资又不愿意吃苦,整天就想着一些来钱快的歪主意。

警方在得知沈氏兄弟的情况后,觉得他们有很大的作案嫌疑,很可能因为看中了远房姨妈王思秀的钱痛下杀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湖北十堰

凶手落网谎话连篇,残缺指纹道出真相

5月7日,专案组来到了马鞍乡余树村沈家,但是沈氏兄弟并不在家中,警方通过向他们的母亲询问后得知沈书应的女朋友王小丽在十堰某宾馆上班,于是专案组找到了王小丽,王小丽将警方带到了沈书应在三堰夹皮沟的住处,然而沈书应并不在那里。

王小丽又带着警察去了沈书学住的十堰老街,这一次警方成功抓获了沈书学,并在他的住处找到了与案发现场相同的凶器绿色塑料绳。

沈书学面对警方的审讯十分狡猾,坚持不肯承认他认识王思秀,只说自己就是个普通的打工人,根本不敢触犯法律。

警方见多了这种老油条,也不怕他不交代罪行,一直与沈书学周旋着,等待沈书应的落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湖北十堰茅箭区

警方接到群众举报,说在杨家沟见到了沈书应,为了抓获沈书应公安局派出了50多名干警,却仍然一无所获。

这时警方将注意力转移到了王小丽身上,因为沈书应还不知道王小丽与警察合作,对她也没有设防,警方让王小丽约沈书应在三堰长途汽车站见面,暗中布置好了警力,在一小时后将沈书应抓捕归案。

警方将沈书学和沈书应分开关押,两人都不知道对方已经被捕了,沈书应和弟弟一样狡猾,面对审讯也是什么都不肯说,警方对沈氏兄弟进行了“冷处理”,既然两个人都不肯承认罪行,那么双方就在沉默中较量一下,比比谁的心理素质更强。

过了几个小时沈书学终于受不了这种气氛,他对警察说了一句话:“我听别人说郧西有个叫“一只耳”的小混混在十堰杀人后逃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茅箭区

警方询问“一只耳”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长什么样子?然而沈书学却只是笑而不语,警方觉得他这是想通过编造一个并不存在的人,来转移警方的注意力,从而为哥哥沈书应争取时间逃跑,但他不知道哥哥已经被捕了,他们只有一墙之隔。

尽管如此,专案组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在全市资料库和郧西县资料库中查找了有关“一只耳”的资料,结果和他们预想的一样,根本就没有“一只耳”这个人。

沈氏兄弟的心理素质很强,他们知道警方目前没有确凿的证据能证明他们杀人,即使是搜出了那条绿色塑料绳也不足以说明什么。因为那种绳子家家户户都有,兄弟俩根本就不打算说实话,他们觉得只要熬过了审讯的固定时间,公安局就会把他们放走。

可他们实在把警察想得太简单了,能够直接让他们低头认罪的关键证据,此刻已经在比对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提取指纹

5月7日上午,技术人员在死者家属的陪同下对现场进行了复检,技术人员采用多波段光源、刷显、熏显等技术手段提取到了12枚指纹,随后技术人员将这些指纹与包括死者在内的32位亲属的指纹输入微机,进行了指纹自动比对工作。

通过比对,技术人员排除了其中的9枚比较完整的指纹,因为剩下的3枚指纹残缺无法检索,痕检人员只好将这3枚指纹与死者的32名亲属进行逐一比对排除,最终痕检人员认为在衣柜的军功章盒子上提取到的残缺指纹,很有可能就是凶手的指纹。

警方对沈氏兄弟的指纹进行了提取,因为军功章上的指纹残缺,比对难度很大,所以痕检人员比对了好几天才终于得出结论:军功章上那枚残缺的指纹是沈书应右手拇指所留!

专案组立刻将证据摆在了沈书应面前,在铁证面前,沈书应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承认了是他利用与王思秀的亲戚关系骗王思秀开门,然后将其杀害并抢走了5000元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录入指纹

恩将仇报却乞求轻判

沈氏兄弟1998年初中毕业后来到十堰打工,他们打听到远房姨妈王思秀是军属,家里比较有钱,就在王思秀家住了很长一段时间,因为亲戚关系太远,所以他们觉得不好意思,后来就搬出去租住在夹皮沟。

王思秀是个心地善良的老人,她看到这两个孩子四处打工居无定所,就在邮电局给他们找了一份临时工的工作,但沈书应特别虚荣,他干了三个月觉得工资太低,就辞职不干了。

沈书应跟弟弟沈书学说,王思秀居住的军区大院里都是有钱人,他看中了姨妈王思秀对门的田宝芳家,田家的儿子是一家大公司的老板,抢了他们家哥俩就发财了。

沈书学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于是兄弟俩经过反复踩点确定了目标,还准备了一条60公分长的塑料绳,把绳子两端打成活结,以用来勒死田宝芳和她的家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视剧《重案六组》

1998年4月25日下午三点,两人来到田宝芳家敲门,但是沈书应发现田家刚雇了一个小保姆,他看到小保姆年纪很小,动了恻隐之心,于是没有入室抢劫。

沈书学说哥哥心太软,什么事都做不成,这激怒了沈书应,4月30日他们又带着作案工具去了田家,然而田宝芳的儿子那天刚好在家,看着屋子里身材健壮的男人,兄弟俩知道不是对手,只好悻悻的离开了。

两次抢劫都没成功,两人身上也没有多少钱了,这时沈书应修建变得不耐烦,他提出要去抢劫姨妈王思秀,如果反抗就把她勒死。

沈书学认为王思秀是亲戚,他不愿意上门抢劫,让沈书应一个人去做,于是在5月6日下午两点多,沈书应敲开了王思秀的家门,趁着王思秀在阳台收拾卫生背对着他的时候,死死的掐住了王思秀的脖子。

王思秀想不到自己引狼入室,她拼命地反抗着,但她的力气根本没有沈书应大,很快就被掐昏过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军功章(非本案照片)

沈书应在王思秀家住过,清楚的知道姨妈把钱和钥匙放在哪里,于是轻松的从王思秀身上找到了钥匙,偷走了柜子里的5000元现金。

沈书应在逃跑之前,怕王思秀没死,又拿出绳子使劲勒她的脖子,直到王思秀彻底没了气息,沈书应拿着抢来的钱买了一部手机和一部BP机,又去五堰市场买了一件衣服,然后回到住处,给了沈书学200块钱,之后便藏到了杨家沟一户姓李的工人家里。

因为觉得藏在哪里都不妥,沈书应于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但是警方还是通过沈书应的女友王小丽将其抓捕归案。

结语

1999年12月30日,十堰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沈书应死刑,判处沈书学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15年。

对于严厉的审判兄弟俩充满了恐惧,他们一再表示自己知道错了,希望王思秀的家人可以原谅他们,请求法院从轻处理,痛哭流涕的样子,与他们当初杀人时的狠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法律是不会保护恶人的,随着沈家兄弟的锒铛入狱,王思秀老人的在天之灵也可以安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