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天,参加阿里巴巴数学竞赛的中专生姜萍火了,火得家喻户晓,火得海内外皆知。但是如果没有“中专生”这个关键词,哪怕她只有17岁,哪怕就自学两年,哪怕她能秒杀世界各大名校专业研究者……也可能不足为奇,也不会引起这样大的轰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的,正因为姜萍是中专生,首位入围的中专在读生!才让社会轰动了!

在大家的印象中,“进了中专,废了一半”,还能好好读书、学习技能的都不多,居然还有人能自学高数等课程。要是没有这样一个鲜活的例子,可能任何人都不相信。

实际上,从小学开始,不少家长和老师就“恐吓”孩子:不好好学习,以后上个中专,去工厂打螺丝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初中,这样类似的话,家长和老师没有少对孩子们说过。是呀,十几岁的花季雨季,如果考进了中专,再不好好学,能走的路确实不多。

以2022年数据为例,全国职业学校招生650万,占到高中阶段招生的40%左右,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的比例约为6:4,也就是说有40%的初中生最终无缘普通高考。

而根据2014年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原则上要按50%的比例引导应届初中毕业生向中等职业学校分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旦分流了,除非你具备姜萍一样惊人的毅力,否则这些学生除了参加对口考试,直接以社会身份参加高考的希望都很小,主要是无法安心学习和备考。

引起热议的姜萍,虽然有数学天赋,一般题目“看一眼就有思路”、“喜欢做难题”。可是中考的时候,却因为做题特别慢,就连试卷都没有答完。没有考上重点高中,最终才选择了职业中学。

如果没有王闰秋老师的慧眼识才,没有他持之以恒的鼓励和支持,姜萍可能也不会知道还有阿里数学竞赛,更别说报名了,数学也就只能她一个小小的爱好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政府一再鼓励发展职业教育,但是家长却始终不愿意让孩子上职高或者中专,最主要的原因有三个:

第一,生源条件差,办学水平不高,学习环境也很差。

第二,管理松散,没有学习氛围,或者学到的技能与社会脱节;

第三,对职校缺乏了解,受社会普遍影响较大。

总之,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家长们担心这样的环境反而把孩子带坏,长期以来社会上逐渐形成看不起职业教育的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可否认这些年,职业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像姜萍所在的涟水县职业中专学校的校长都喊出:争取建成一所全市闻名,全省有名,全国出名的现代化职业学校。

确实他的目标实现了,主要是江苏的生源条件好,职业教育办学也很好,职教体系建设领先、职业教育认可度高。

就拿涟水县来说,每年都投入上亿建设中专学校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毕业就上岗、上岗就顶用”,并且并不是“打螺丝”这样简单,而是切实地形成了技能人才的培养。

另外对于那些能够进一步深造的学生,还是有合适的通道的。但是放眼全国,还有很多中考被分流之后,就一蹶不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中考分流不可怕,甚至一段实际上还很必要,但是如果没有优质的中职学校,那么就变得毫无意义。

中国的产业在升级,需要的是更高层级的职业教育,很多家长都建议让义务教育延伸到高中之后,再做分流。这样不但给一些晚熟的孩子一些机会,也让一些迷途知返的孩子能够多一次选择。

这几天刚好是安徽的中考时间,相比江苏,安徽的升学压力其实要小一些,可是很多家长担心的要命,就怕孩子考不好,最后被分流进了职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时学的是一粒沙,考试的时候就变成了撒哈拉。前面减负,后面痛哭!这样的现象你要说不存在,那就是熟视无睹。中考分流是不是要到了再一次改革的节点呢?

还是以姜萍举例子,很多网友都希望内地的大学可以破格录取姜萍,尤其是希望姜萍可以进入理想中的浙大学习。

但是,据她的伯乐数学老师王闰秋称,由于专业限制,她只能就读江苏省内的三所高校,最好的就是能申请到常熟理工。其实,按照相关规定,中职生往往只能考取省内的本科或高职,能选择的本科学校也比较一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常熟理工也给出建议并做出承诺,一定会帮助姜萍实现进入浙大读研究生的愿望,是的,姜萍有机会读大学了,但是要想有进入“985”、“211”的机会,那么就必须参加全国研究生考试,或者获得推免的资格。

要知道这个机会其实也很难得。北京大学在2020年对全国职高毕业生流向进行了调查:直接就业的仅有35%,约65%升入职业技术学院、大专等高等院校,约10%能进入本科院校,并且地域差异还很大。

其实姜萍这事给我们再一次提了个醒,对于职业教育还要进行更多的改革,打通普高与职高的壁垒也好,延长义务教育时间也罢,最终还是要为社会输送各种人才,绝不能在没有完整建设职业学校的时候,把孩子简单分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分流太早,不但不利于社会进步,还会引发很多社会问题;

简单分流,不仅不利益培养人才,还会造成很多资源浪费。

其实,现如今无论是无论是大学生,还是中专生、大专生,甚至是已经步入社会很多年的人们都需要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否则也面临着就业、择业困难。

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高质量地发展职业教育!否则简单分流,不但不会为产业升级带来海量的人才,还会因为真正需要职业教育的人才们无法适应社会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姜萍是第一个闯入阿里数学竞赛的中专生,在引发热议的同时,也希望各界人士广泛专注职业教育,关注中考分流,为进一步培养人才积极献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