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嘉宾:北京化工大学招办副主任 王媛

招生计划增加

学校2024年在京招生规模为185人,比去年增加28人。

除法学(卓越实验班)、工商管理类(新文科经管法)、英语、设计学类、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五个招生专业(类)不限选考外,其余招生专业(类)均需选考“物理+化学”。

新 增

“化工+法语”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024年,学校新增与北京语言大学“化工+法语”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北化在化工领域的核心优势与北语在小语种教育方面的综合实力,利用学校在中法工程师学院项目中的教育资源,开设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工、法语联合学士学位)专业。首年进行招生,北京计划2人。

院校专业组

理科类专业“物理+化学”1组:

工科试验班(宏德书院)、化学(基础拔尖)、工科试验班(绿色化工与生物医药)、工科试验班(先进材料)、理科实验班(绿色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工、大数据双学士学位)、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大数据双学士学位)、生物工程(生工、大数据双学士学位)、化学(化学、生工双学士学位)、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工、法语联合学士学位)。

理科类专业“物理+化学”2组:

自动化类(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计算机类、理科试验班(数学、物理电子与管理)

“物理+化学”3组:

合作办学类专业工科试验班(巴黎居里工程师学院)、生物工程(中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美)、工业设计(中意);

不限选考组:

工商管理类(新文科经管法)、法学(卓越实验班)

排名参考

我校在北京录取分数保持稳定,

2023年物理组录取位次在8300名左右;

“物理+化学”组录取位次在8100名左右;

不限组在8300名左右;

由于2024年增加计划较多,鼓励位次在10000名以内考生均可考虑填报。

转专业政策

学校提供3次转专业机会,一般是在大一结束、大二、大三春季学期,在符合转专业条件的基础上,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向所在院(系)提交转专业申请,由拟转入专业所在院(系)组织考核,考核通过者择优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