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的意义有很多,从收获角度去观察留学的意义的话,留学其实更像一个筛子。把更好,更合格,更国际视野,更独立思考的人进一步筛选出来。从而再次中外思维碰撞,建立新的对问题思考的框架和知识体系。

能去留学的,其实从学生的家庭环境,个人素质,语言能力,学习能力,独立能力等等,都经过了一轮二次的筛选。你如果有幸去留学,不管你是去人气最高的美国,还是次一级的英国,或即将大兴的澳洲。其实都是对你个人情况的一次摸底,然后筛选出一波行的人。

今天我们讨论下,留学这个筛子,到底筛选留学生哪些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语言能力的筛选!

语言这个东西,说实话是拦路虎,很多学生折戟在语言这个硬标准上。比如雅思,多少学生考了三次四次五六次,结果依旧还是万年5.5的,就是不开窍,语言成绩很难有精进。我有个学生,学校的offer都挺好的,拿的都是kcl和Manchester之上的学校,但这类学校雅思基本要7不低6,写作不低6.5起步。但他就是考不到,考了11次还是口语差点,只能去配读语言班。

你说雅思这个东西难吗?对不同的人,难度系数真的是不一样的。有些天生语言方面有优势的人,觉得这不是有手就行的事吗?但有些闷葫芦来说,雅思太难了。而且没有语言环境,闭门造车,事倍功半。

语言能力这个东西,其实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中很占优势,你学任何东西,进高校,发论文,学医,学法,搞金融考证等等,语言都是第一位。提前把语言能力拉满的学生,提前能把语言学明白的学生,其实也早早赢在了起跑线上。从沟通到掌握两地的信息差,也提前筛选出了一波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能过语言关的人,对知识付费和个人方面的投入都是相对高认知的家庭。一般视野窄的,基本不会让孩子去折腾这些。毕竟雅思考个五次以上的,且不说语言培训的费用,光考试费等投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像现在雅思那种1对1培训,中位数都在800一小时了。也是十分吃经济的。

二、学习、学术能力的筛选!

都说去英国留学读一年硕的学生都是水硕,很多人自己既没读过,也没检验过,就大放厥词。

留英水不水的咱且不说,毕竟涉及到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学生对留学的态度,最终的结果和造化是不一样的。

我们单单看下留英的门槛,其实来英国留学的的确是对学术能力的一次大筛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稍微好点的英国大学,首先对你的本科出处是有考究的,你学校差点,基本就不在人家认可范围内,申请资格都没有。毕竟英国发展到现在,已经非常卷了。好点的学校都靠抢的。qs前百的英国大学基本都有自己的list。

除了对你本科list的要求,你的均分成绩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要去留学的,基本都得提前规划好自己本科的绩点,但凡你在学校不学无术一点,喜好玩乐一点,gpa必定提升不起来。而稍微好点的学校,那些2.1门槛要求的专业,对于国内学校基本都要85分以上。有些学校还是绩点控,逼得国内学生成绩都刷到快90+了。能拿这个成绩的,很多基本都是专业前三了。特别是有些学校卡分的,拿个高分很难受的。

除了本身学术成绩,你自己还要去研究申请的流程,以及各个学校的特性,以求最优录取。很多学生知道英国好申,但具体怎么申,怎么操作文书,怎么和学校沟通,怎么做好签证这些?其实都在践行知行合一的过程。这也在筛选掉很多能力不行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留学吃经济,筛选的是家庭

国内的教育模式其实相对挺公平的,大家一个赛道,无论你家庭好坏,你只要选高考这个赛道,就拿分数说话。这种模式在失去了很多创意,个性的同时,把学生打造成了一个个合格标准的商品,进行一次大筛选。

而有的学生,家长认知高点,家庭富裕点,提前规避了高考这个赛道,提前布局其他刷学历的路径。比如华侨生身份,比如直接换国际生体系。

通过这些途径的改变,获得另外的机会去获得同样有限的名校筹码。比如国内的清北难申吧,你要么很行,靠自己在分数这个赛道卷过别人。你要么家里关系很铁,有这个保送渠道。或者你还有其他破局思路,用不一样的身份杀回来,用吸引国际学生身份,重新回国内顶尖本科或研究生的头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操作最后一种,你家里就要提前布局,预算要拉满。筛选的其实不是学生,而是家庭实力,以及认知规划能力。特别是本科的学生,本科你如果就能出去,基本都是站在家庭的肩膀上,然后被托举起来的。

基本本科能出去的,能去的学校一般都不会差,不像硕士出去,同行太多,本科出去目前对手就少很多,没有同行无脑卷你,你去名校的机会就是多。当然,经济条件是个大筛选。没个几百万的自由资金都不敢让你这么吞金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了个结:留学这个事,真的是有门槛的,不是胆小的,能力差的,学习差的,甚至家庭条件差的人可以胜任的。不符合这些门槛的,即使强行去了,也会水土不服,各种不适,然后被淘汰回来。它是个筛子,只筛选强者,精英,以及能适者生存的那波人。

当然,我这里不是说就英国留学这样,其实美加,土澳,港新,都属于这种,首先能出去的,就干趴了国内最起码7成以上的人。至于你还能不能更强,就看你自己了。别觉得留学生靠的是家里,靠家里本身也得有依靠不是。出社会之后,谁还单打独斗,不是综合大乱斗吗,个人能力,家庭资源,自己的社会关系,都是抢夺资源的筹码,谁筹码越多,越能更好生存,谁选择机会越多,抗失败能力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