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戒及攻潜作战任务的要求,而这一时期中苏两国关系已降至冰点,加之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敌对以及联手封锁,国内已不具备通过外购方式更新反潜航空装备的条件,而自主研制新一代国产装备则因国内航空科研及工业基础的薄弱在短期内尚属远水难解近渴。

为有效缓解国家海防能力的急需,海军及航空工业相关研究部门经过充分研究和论证,决定立足国内已经具备的航空动力及设备制造能力和技术实力,自行对现役别-6型水上飞机进行重大改进,以使其在能够满足中国海军航空兵在新的形势和任务环境下对航空反潜作战装备需求的同时,并作为国产新一代航空反潜装备服役前的过渡型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陆续对状况较好的另外3架别-6进行了改进,基本满足了海军扩大巡逻、警戒及航空反潜作战训练的要求。国内将改进后的别-6命名为青-6型水上反潜巡逻机,该机直到80年代中期才因机体寿命老化而退役。鉴于改装仍未解决海军航空反潜装备的稀缺问题,因此国内在这一时期同时组建了特种飞行器研究所,启动了新一代国产水轰-5水上反潜飞机的自主研制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5年购自苏联的别-6型水上反潜飞机。随着建国后中国海军力量及海防建设逐步走上正轨,为提高我重要海军基地的反潜警戒能力及对沿海海上交通运输线进行大范围快速巡逻,我国向苏联采购了6架该型飞机,在青岛某海军基地组建了第一支航空反潜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