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圳博物馆近期值得看的新展

一次性打卡7个

不如,花点时间去深博逛一天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探索古代文明的瑰宝,感受古往今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周以来,历代统治者对同姓宗亲大行分封,冀以血缘关系构筑帝国屏障,此谓“藩屏”。

明代湖广布政使司,辖域囊括今之湖北、湖南。其地紧挨南直隶,是藩屏南京的显要区域;湖北境内亲王累计 44 位,居全国之首。先后有 12 位初封亲王在湖北建藩立府,形成不同支系,对当地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深圳博物馆最新年度大展《藩屏天下》已正式开展,本次展览联合湖北省 10 家文博单位,基于 250 件(组)文物,从典章制度和生活艺术等维度呈现湖北地区明代藩府文化。

「 250件/组珍贵文物,呈现明代藩府文化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Shenzhen Museum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次展览有250件(组)文物,包含亲王墓出土的谥宝、谥册等文物,藩王金玉饰品和日常器皿以及婚丧礼仪等相关文物展品。

透物见人,通过文物这扇窗口,我们得以窥见明代藩王宗室的物质生活、文艺造诣和精神向往,感悟他们对于社会时尚的理解和追求,品味大明皇室的气度风华。

「 三大展厅,共述宗藩制度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次展览以“一展二览”的空间关系,即是有一个总展厅+两个子展厅,从两条脉络勾勒共述宗藩制度。

子展一题为“气度·风尚——湖北明代宗藩的生活与艺术”,聚焦文物的工艺特征、文化意义与历史价值,展现宗藩的物质生活、精神追求和艺术品味。

子展二题为“尊崇·藩禁——从湖北出土文物管窥明代宗藩制度”,从藩府规制、典章仪礼、地方社会关系等视角,讲述宗藩制度与藩王威仪,以及“藩屏”到“藩禁”政策调整对宗藩的影响。

「 更多作品赏析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展品

️展览名称:《藩屏天下——湖北明代宗藩文化物特展》

展览时间:2024.04.26-2024.07.28

展览地址: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1~4号展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中国历史上,辽宋夏金时期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也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南北方瓷窑激增,交流渗透,各擅其长,在全国形成了窑场林立、百花争艳的繁荣景象。

在《窑火遗萃——辽宋夏金时代的瓷作技艺》特展中,展出了来自河南、内蒙古等多家文博单位的瓷器作品,从社会生活和审美的侧面以举例的方式做了分类梳理,并分析其价值,以飨同好。

「 两大部分,辽瓷、汝窑、张公巷窑青瓷同时展出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展以“瓷作技艺”为独特切入点,包括“千年辽韵,多彩契丹”和“雨过天青,青瓷巅峰”两个部分。

辽瓷、汝窑和张公巷窑的青瓷在此同场展示,这也是深圳地区第一次展出汝州清凉寺汝窑和张公巷窑的青瓷器。

「 263件/组陶瓷器精品,感受东方美学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次特展一共展出263件(套)中国辽宋金夏时期的陶瓷器精品,近距离欣赏到各种瓷器的精致,包括辽瓷的色彩纷呈、品类丰富,汝窑和张公巷窑的高雅细腻、精工细作。

辽代,契丹族建立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

创造了具有多元融合与民族特征的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契丹民族所创造的独具北方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陶瓷器是辽文化中最闪亮的物质结晶,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别具一格。其在广泛吸纳其它朝代陶瓷制作理念与工艺的基础之上,创制了造型多样且独特,工艺质朴且高雅,美感强烈且实用的陶瓷制品。

辽代陶瓷器所蕴含的浓郁的民族特征与融合之风,是辽代社会多元文化汇聚的再造与升华,也是契丹民族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的生动体现,被誉为“中国古代陶瓷史上的奇葩”。

宋代,陶瓷业蓬勃发展

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的汝窑,成为北宋皇家指定御用瓷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汝窑天青釉瓷荷叶形座熏炉(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宋金时期陶瓷业蓬勃发展,各个窑口在造型、釉色、装饰技法与制作技术上各擅胜场。

窑址位于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的汝窑,成熟期产烧的瓷器,器形端整大方,釉质滋润莹,在众多的青瓷窑群中脱颖而出,成为北宋皇家指定御用的瓷器。

「 更多展品欣赏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彩鸳鸯形壶 辽代(907-1125年)

赤峰博物院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黑釉剔刻花扁壶 西夏(1038-1227年)

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定窑酱釉印花碗 辽代(907-1125年)

敖汉博物馆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胡人骑狮俑 辽代(907-1125年)

敖汉博物馆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彩印花长盘 辽代(907-1125年)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展品

️展览名称:《窑火遗萃——辽宋夏金时代的瓷作技艺》

展览时间:2024.04.30-2024.07.31

展览地址: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6~8号展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圳博物馆联合深圳市博物馆协会、深圳市金石艺术博物馆推出“草木语——中古画像中的植物世界”展览,该展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跨界展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展览以深圳市金石艺术博物馆收藏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石刻文物图像中的植物为核心,选取柳、竹、兰、蒲葵、芭蕉五种植物,从人文和科学双重角度进行解读,讲述中古画像中的植物故事。

「 更多展品欣赏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展品

️展览名称:《草木语——中古画像中的植物世界》

展览时间:2024.05.18-2024.07.18

展览地址: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5号展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 2019 年起,深圳博物馆带领观众一起在枝繁叶茂的生命之树上撷取精彩瞬间,将透过骨骼窥视到的进化论核心概念、从鱼到人的伟大演化历程、爬行动物的向海之旅、繁盛的热河生物群一一呈现。这次将目光聚焦到生命之树上最具魅力的叶片——大熊猫。

深圳博物馆联合重庆自然博物馆共同举办“熊猫时代——揭秘大熊猫的前世今生”展览,非常适合大人小朋友一起欣赏。

「 170+件标本化石,展示大熊猫的前世今生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展览通过170件多种类型的标本和化石,展示大熊猫的“过去”——演化历史、“现在”——大熊猫生理生态上的独特适应性、“未来”——大熊猫的命运以及人类如何守护自己的家园和未来。

「 五大部分,时刻提醒要珍爱自然世界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展览分为五大部分,分别从“认识大熊猫-大熊猫演化-幸运的孑遗-大熊猫未来-共同家园”展开。与此同时,借此展览希望大家像热爱大熊猫一样,关爱濒危野生动物,关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

️展览名称:《熊猫时代——揭秘大熊猫的前世今生》

展览时间:2024.05.18-2024.10.31

展览地址: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第一专题展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吉金春秋——深圳博物馆铜器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使用铜的历史十分久远,大约在六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发现并开始使用铜。在历经夏、商、周三代大约一千五百多年的青铜时代里,中国古代青铜器不仅是当时顶尖技术工艺的体现,更是最高政治权力的象征。

此次展览所展示的文物,堪称深圳博物馆历年保藏积累之精华,按照时代及用途分别陈列,包括礼乐器、兵器、铜镜、货币、造像、仿古铜器等,展现了中国几千年来社会的变迁,审美情趣的转移,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工艺技术以及社会思想等。

️展览名称:《吉金春秋——深圳博物馆铜器展》

展览时间:长期展览

展览地址: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10号展厅

《问陶之旅——深圳博物馆陶瓷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是驰名世界的陶瓷古国。从 8 世纪起,中国瓷器就源源不断地输往海外。

本展览所展示的是从深圳博物馆历年馆际交流、征集、接受捐赠、司法机关移交等渠道获得的陶瓷器中,遴选出的一批代表性展品。时代涵盖从新石器到明清的各个时期,展示了各历史阶段陶瓷在社会生活与文化交流中扮演的角色,堪称一部微缩的中国陶瓷文化发展史。

️展览名称:《问陶之旅——深圳博物馆陶瓷展》

展览时间:长期展览

展览地址: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11~13号展厅

《契斋藏印——深圳博物馆藏商承祚捐赠印章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圳博物馆承蒙番禺商氏家族信赖,获商承祚先生及其家属捐赠“契斋”收藏书画、印章等各类文物530余件组。其中明清及现当代名人印章颇成体系,包括诸多艺坛大师、学界先贤等大家作品或用印,呈现出明清以来篆刻艺术发展的斑斓画面,方寸之间尽显传统文人情怀和艺术魅力。

️展览名称:《契斋藏印——深圳博物馆藏商承祚捐赠印章展》

展览时间:长期展览

展览地址: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9号展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要花一天的时间,去博物馆感受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圳博物馆

- 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 -

|地址/交通|

福田区同心路6号

地铁:1号线科学馆站F口步行1km

|营业时间|

周一闭馆

周二至周日 10:00-18:00,17:30停止入场

- 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 -

|地址/交通|

福田区福中路市民中心A区

地铁:4号线市民中心站B口步行491m

|营业时间|

周一闭馆

周二至周日 10:00-18:00,17:30停止入场

- 预约 -

展览免门票

需提前在【深圳博物馆】公众号/小程序进行预约

编辑|KOUKOU 摄影|柚子 设计|rr

本文来源ShenzhenWeekly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