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特放弃石油美元协议"上了热搜,晶晶查了消息来源之后,感觉这是条假新闻
  • 新闻虽然有可能不是真的,但沙特"去美元化"真真切切,世界石油贸易也在抛弃美元

沙特不续签石油美元协议?是假新闻

当中国逐渐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首选合作伙伴,当俄罗斯的核潜艇驶入拉丁美洲,当沙特宣布开始推动石油贸易去美元化,所有人都开始猜测一种可能:美国真的要从霸权宝座上滑落下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网络上出现一则消息,称“美国与沙特阿拉伯的石油美元协议到期,沙特阿拉伯政府宣布不续签该协议”。根据目前搜集到的信息来看,并无国外正规媒体对此事进行报道,沙特政府也未公开发表类似声明,因此所谓的“美国与沙特阿拉伯的石油美元协议到期,沙特阿拉伯政府宣布不续签该协议”,大概率是一则假新闻。当然,这并不代表美元霸权依然如日中山,因为就跟胡塞武装敢声称自己的导弹击中了美国航母、俄罗斯核潜艇跑到了美国后院一样,都代表美国的科技霸权、经济霸权开始受到质疑了,过去可没人会想到一个武装组织敢攻击美国航母,更不会去相信沙特敢不续签石油美元协议,但是现在却已经有想象与讨论空间了,因为有一个东方大国正掀起一场蝴蝶效应,让美国看起来不再不可战胜,无论是经济层面还是科技层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想要了解“石油美元协议”,就要从中东战争说起。二战结束后,以色列被联合国安排去了中东当“插班生”,结果不受阿拉伯人的欢迎,双方打了好几次中东战争。结果每次都是以以色列胜利而告终,以色列的地盘是越打越大,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阿拉伯国家才后知后觉:自己打不过以色列,是因为以色列有强国在身后罩着啊!既然战场上打不过以色列,阿拉伯国家就利用石油当武器,1973年12月,阿拉伯国家宣布收回石油标价权,将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油价骤然上涨了两倍多。

这原油一涨价,发达国家的经济立即遭到严重冲击,毕竟当时发达国家对石油依赖非常严重,想要生产各种工业产品来向全球倾销,没有石油怎么行呢?况且石油还在建筑、医疗、交通方面都有无法被替代的作用,尤其是美国这个被誉为“汽车轮子上的国家”,再加上当时美国正在打越南战争,阿拉伯国家联手将油价抬高,差点要了美国经济的老命。当年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经济增长率为-1.75%,而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收入由1973年的300亿美元猛增到1974年的1100亿美元。并且当时苏联也是一个产油大国,得益于国际原油价格暴涨,苏联也发了一笔横财。由此带来的蝴蝶效应是:冷战开始出现“苏攻美守”的态势,美国也越来越倾向于跟中国缓和关系,以便“联华制苏”,可以说这次石油危机间接促成了中美建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年石油危机给美国留下了太深的心理阴影,因为当年阿拉伯国家不仅通过减产等方式抬高原油价格,还对美国实施石油禁运,导致美国面临严重能源危机,为了节省石油,美国总统都减少了乘坐飞机的次数。石油危机对包括美国的经济影响可以简单归结为一条逻辑链:石油短缺导致市场供不应求,于是石油价格上涨,石油价格上涨导致工厂成本上升,许多供应链源头工厂的成本上升,导致整个产业链的成本上升,产业链成本上升导致商品价格上涨,商品价格上涨打击消费者购买欲望,民众消费低了,国家税收就少了,并且相关工厂的盈利就少了,工厂盈利少了就只能降工资或者裁员,进一步削弱了民众的消费欲望,进而不断形成恶性循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美国政府就发现了想要解决问题的源头:保证石油供应。美国一方面加强了对本国石油资源的开发,并在21世纪实现了页岩油的大规模量产,成为了全球石油出口大国,当然这是后话。美国另一个办法,就是找一个既能生产大量石油又需要自己帮助的国家,而沙特阿拉伯就是最好的人选。于是在1974年6月8日,美国就与沙特达成协议,美国负责向沙特提供军事保护与支持,沙特则让石油以美元定价,并将盈余的石油收入用来购买美债,形成双赢局面。

“石油美元”就相当于“美元霸权支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沙特大概率没有废除“石油美元协议”、美元霸权不会立即崩塌,但美元与美国金融地位已经开始受到挑战了,许多大国已经开始在能源贸易中寻求转型。2023年,全球20%石油以其他货币购买,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在国际贸易时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石油美元”对于美国来说有多重要呢?美国能够拥有目前的国际地位,主要靠3根支柱:美元霸权、文化霸权、科技霸权。少了其中任何一根,美国都不可能拥有如今的国际地位,而“石油美元”就相当于“美元霸权支柱”的地基,包括沙特在内的国家推动石油贸易去美元化,就是这个支柱从松动到倒塌的开始,过程也许比较缓慢,但却是不可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元能够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主要流通货币,除了美国的国力背书外,石油与美元绑定也是重要原因。现在美国债台高筑,全世界都知道美债暴雷只是时间问题,只不过其他国家想要发展、维持社会稳定,就必须进口石油,这样一来大家就需要大量美元,美国哪怕大肆印钞,还有全世界跟着一起平摊。可石油将来一旦不再与美元绑定,那各国持有美元的兴趣就会大大削弱,毕竟有了中美贸易战这个例子,大家都知道手里的美元其实并不怎么好花,甚至能不能如愿花出去都要看美国的脸色。当美元不再与石油绑定,当从美国那里买芯片、武器受到限制,那各国还能用美元从美国那里买什么?难不成只买美国的农产品?还是买那些由嗑药工人生产出来的波音客机?或者买美国的“毒血浆”?真到了那个时候,美元跟津巴布韦币能有多大的区别?

也许沙特眼下还没有胆量不续签石油美元协议,但是却已经敢在石油贸易中去美元化了。2023年,沙特财政大臣就宣布:沙特愿意在石油合约中使用美元以外的其他货币。加入金砖组织后,沙特又加入了由国际清算银行和中国牵头成立的央行数字货币跨境试验项目: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路透社都承认:这是全球石油贸易朝减少美元结算迈出的又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烂船还有三斤钉,美元霸权横行了这么多年,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就突然崩了,所以不能盲目乐观,但同样不能盲目悲观,至少以沙特为代表的许多国家,已经开始不再那么看美国的脸色行事了。沙特的确曾经因为石油美元协议而受益匪浅,身处于混乱的中东,沙特这个君主专制政体能够平稳度过这么多年,与美国的保护不无关系。或者说沙特正因为与美国的利益高度绑定,才避免了被“颜色革命”。

可沙特表面上是美国的盟友,但是却非常明白,美国自始至终都把自己当成一个“暴发户”,骨子里充满着蔑视。“卡舒吉事件”发生了,拜登扬言要让沙特变成“贱民国家”,其实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美国高层内心中一直将沙特当成了“贱民”,只不过目前是能够给美国带来利益的“贱民”。

相比美国,中国更擅长“授人以渔”

可地表最强80后之一、沙特王储萨勒曼却非常清楚:如果只靠石油,沙特早晚有一天会坐吃山空,到那天必将成为美国口中的“贱民”。所以萨勒曼一直在求变,希望让沙特摆脱对石油的依赖、摆脱对美国的依赖。为此,萨勒曼力推“2030愿景”,希望将沙特变成全球投资强国、经济多元化的先行者。

如果在以前,萨勒曼这个计划根本无法实现,因为美国没兴趣帮沙特做强做大,美国只想让沙特帮自己赚钱。但是中国的崛起,让萨勒曼看到了转机,相比起美国“只卖鱼”,中国则更喜欢合作共赢、授人以渔。早在2019年,中沙两国政府部门、企业、金融机构等1300余名代表就围绕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与沙特“2030愿景”进行了产业对接。

当中国在中东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沙特终于不用一直看美国的脸色了,因为许多过去只有美国能提供的东西,现在中国也能提供了。比如美国如果对沙特实施武器禁运,那沙特转过头就可以去买中国的战斗机、导弹、驱逐舰、坦克、无人机,种类应有尽有,价格还更优惠。如果美国对沙特实施科技制裁,中国也有能力伸出援手,比如“2030愿景”想要实现“数字化”和“新能源”,沙特就可以找处于数字化和新能源领域第一梯队的中国帮忙。并且在中国的斡旋下,沙特还与伊朗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沙特现在之所以还不敢废除“石油美元协议”,主要是因为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影响力依然稳固,但是随着中国第三艘航母进行海试、中华民族开始将目光放在星辰大海,将来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影响力也要被中国抵消了,而到那个时候,恐怕就是沙特正式废除“石油美元协议”的时候。

看看现在美国面对的局面:自从2016年南海事件后,美国航母舰队对中国的威慑力就大不如前;美国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战与科技战,反而暴露出美国外厉内荏的本性。过去包括沙特在内的国家都选择跟美国合作,是因为他们没得选,只有美国的拳头最大、大腿最粗,那他们为了跪着赚钱就只能选择美国。可现在有一个东方大国给了这些国家不一样的选择,让他们不仅能赚钱,还能站着把钱赚了,那全球自然就会掀起“去美国化”。

而由中国掀起的蝴蝶效应,美国根本挡不住,因为美国过去对待盟友的方式,早就暴露出美国的真面目,一旦美国的硬实力无法镇住盟友,等待美国的就将是树倒猢狲散。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