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历史:朝鲜人民军溃败时,苏联是如何抛弃朝鲜的?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张润晨

编辑|t

引言

朝鲜战争,是一场对中国影响极其深远的战争。虽然名为朝鲜战争,也的确发生于朝鲜半岛的土地上,但是这场战争却是我国的立国之战。

新中国的立国之战,之所以会跑到朝鲜半岛去打,主要还是苏联的原因。当年美国入侵朝鲜,朝鲜人民军溃败之际,苏联竟然直接抛弃了朝鲜,让美军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将炸弹丢到了我国东北……

当年苏联为何会抛弃朝鲜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联)

一、斯大林的多重考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于人类文明而言或许是一个转折点,这场战争彻底颠覆了原有以欧洲为中心的全球格局。而在战后的新格局中,苏联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其势力范围扩张到了历史的最高点。

然而苏联对于战后的新格局,尤其是对于远东的战后新格局,其实是非常不满意的。因为斯大林始终认为,自己在远东其实是“被坑了”。众所周知,苏联一直都希望获得一个不冻港出海口,这个出海口可以在地中海也可以在太平洋。

斯大林原本的预想是得到日本的北海道,但是美国在战争期间却一直都在回避这个问题。斯大林对此也不强求,他退而求其次转而要求我国的旅顺港还有朝鲜半岛南端的港口。美国不希望苏联得到朝鲜半岛的南端,但是他们却使用了一个非常卑鄙的办法。

(斯大林)

那就是假意许诺苏联日本的北海道北部,但是在美军登陆南朝鲜之后,却拒绝苏军登陆北海道,并且抢在苏联和北方四岛日军作战的时候,抢先受降了北海道岛。这么一折腾,苏联既没有得到南朝鲜,也没有得到北海道,到头来拿到手的其实只有旅顺和北朝鲜。

但是当南朝鲜处于美国控制下的时候,旅顺港和北朝鲜的战略价值就极大的被削弱了。在这种情况下,新中国成立后,中苏关系密切,苏联也不能继续霸占旅顺港。

这也就意味着苏联在太平洋现有的最大支撑点,或许都将会在未来失去。

在这种情况下,苏联怂恿金日成南下的动机要远比美国怂恿李承晚北上的动机要高得多,因为苏联想要南朝鲜的港口。事实的确如此,在苏联全面武装朝鲜人民军的时候,美国反倒不希望朝鲜战争爆发。其三令五申,严格禁止李承晚在三八线挑衅北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日成)

另一方面,朝鲜的金日成自己也在再三请求苏联允许其南下,从道义上讲苏联即便允许朝鲜南下也是没有责任的,因为这是金日成自己的要求。斯大林希望能够维持自己和金日成的关系,因为目前北朝鲜的重要性还是很高的。

那么斯大林难道就没有担心过金日成失败吗?斯大林当然不是没有想到过朝鲜失败会是什么结果,但是苏联本身却是立足于不败之地的。因为北朝鲜的作用本身就是苏联势力南下的一个跳板,如果无法南下,那么朝鲜的意义并不大。

如果朝鲜南下失败,最差的结果就是朝鲜半岛被南方统一,苏联虽然失去了北朝鲜,但是却能够通过朝鲜半岛对中国的威胁,进而继续逼迫中国妥协,继续控制中国的旅顺港。斯大林打得算盘相当的响,哪怕“最坏的结果”苏联也能从中捞到好处。

斯大林考虑到了中国在战争中出兵朝鲜半岛的可能性,但是他至多也只是认为中国军队能够帮助朝鲜人民军将防线稳定在鸭绿江沿岸的山地。他没有考虑到一种可能性,那就是中国军队成功击败美军,双方打成平手,一切维持原样,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承晚)

二、苏联拒绝支援朝鲜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战争的初期,一切一如朝鲜人民军高层的预想,这是一场“闪电战”。朝鲜人民军在南朝鲜势如破竹,由原本光复军,朝鲜籍日军以及伪满洲国军队所组成的韩国军队,面对朝鲜人民军时根本毫无抵抗意志。

战争爆发仅一天后,韩国总统李承晚及其幕僚便仓皇逃离汉城,他们先是来到了大邱试图稳住阵线。但是朝鲜人民军很快就推进到了大邱一线,李承晚只能继续南逃,最终一路逃到了巢县最南端的城市釜山,并且随时准备跑路日本。

南朝鲜军队因为失去了统一指挥,开始各自为战。28日,朝鲜人民军攻占首都汉城,7月初朝鲜人民军已经基本解放朝鲜半岛,仅剩釜山仍在南朝鲜政府掌控下,眼看朝鲜的内战即将结束。

然而就在7月15日,以美军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发动了仁川登陆,朝鲜人民军一溃千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朝鲜战争)

在我们的历史课本上,我们都知道这个所谓的“联合国军”,是美国在苏联代表缺席的情况下,于联合国安理会上强行通过的干涉决议,严格来说是非法的。但是绝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美国并非是在刻意寻机在苏联代表缺席的情况下通过了干涉决议。

事实是,苏联主动缺席了这次安理会讨论。因为斯大林在战前错估了美国对战争的态度,斯大林原本认为美国不会太过深入的介入朝鲜战争,一方面是这场战争的推进速度将会非常快,留给美国的反应时间不多,另一方面是美国同样也没有干涉中国内战。

但是站在杜鲁门的视角,留给他的选择同样不多。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前,美国已经失去了中国大陆,蒋介石严格来说也是美国的盟友,但是却遭到了美国的抛弃。

如果美国一而再再而三的抛弃盟友,美国的盟友体系也将会崩溃,所以杜鲁门输不起朝鲜战争。

(斯大林)

当斯大林意识到美国是会在朝鲜半岛和他玩命的时候,斯大林立刻就改变了战略,因为他输得起,他也不希望和美国在朝鲜半岛爆发正面冲突。

是当美军于7月1日登陆釜山的时候,斯大林立刻就命令金日成尽可能不要和美军爆发冲突,这也就是为什么朝鲜人民军一直没有进攻釜山。

而当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的时候,苏联为了避免和美国直接撕破脸,选择缺席安理会。后来斯大林对捷克斯洛伐克总统直言道:“很明显,我们缺席了安理会之后,美国将目光从欧洲转移到了远东。”

也就是说,斯大林利用这一机会,将美国的注意力吸引到了远东的朝鲜半岛,从而尝试在欧洲获取更多的利益。苏联在欧洲的巨大军事压力,也相应的减轻了。为了延长器这一过程,苏联极力的希望中国派遣志愿军参战,避免美国速胜。

没错,苏联只是期望中国避免美国速胜,而非指望中国击败美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朝鲜战争)

三、苏联稳坐钓鱼台

在这场朝鲜博弈中,苏联无疑是其中最安全的一个,因为苏联进可攻退可守。即便是失败了,苏联也无需担心和美国爆发直接冲突,因为在美苏之间仍然还有一个中国可以作“挡箭牌”,这意味着苏联不需要直接面对美国的压力。

但是对于中国而言,这样的滋味无疑就很不好受了。所以在朝鲜和越南之间,中国毫不犹豫的选择优先支援朝鲜。因为相比于直面美国带来的军事压力,法国到底只能算是一颗“软柿子”。

在朝鲜战争形势崩溃的时候,金日成曾经给斯大林写过一封言辞恳切地亲笔信,其称呼斯大林为“亲爱的约瑟夫同志”。金日成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苏联能够向朝鲜提供军事上和经济上的援助。但是斯大林面对朝鲜的求援,却断然拒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朝鲜战争)

朝鲜代表在黑海请求和斯大林面谈,斯大林也拒绝会面。难道斯大林就这么害怕美国?生怕自己提供一点军事援助就得罪了美国吗?怎么可能,要知道在中国介入之后,斯大林可是敢直接派苏联空军去助战的。

斯大林此举,并非是在欺负朝鲜,其实是在逼迫中国。斯大林非常清楚,朝鲜的金日成仅靠自己的力量绝对对付不了美国人,必须有人支援朝鲜才能使其不那么快的崩溃。这个国家要么是苏联,要么就只能是中国。

而在这件事情上面,苏联是不着急的,中国才是最着急的那个。而当中国介入朝鲜战争之后,中国也必然有求于苏联,从装备到经济都是如此,苏联也能借此继续霸着旅顺港。事实也正是如此,因为美国打过三八线,原定的归还旅顺港计划也只能暂时搁置。

另一方面,斯大林这个人很清楚毛主席不是那种能够被他控制的东欧国家领导人,因此也想借机打压我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朝鲜战争)

在二战结束之后,南斯拉夫的铁托很快就和苏联决裂了,要知道二战期间南斯拉夫可是苏联在东欧最大的盟友。而在新中国建立之后,美国也一直都在不遗余力的挑拨中苏关系,斯大林是非常担心中国和苏联决裂。

那么想要避免这种情况真的发生,办法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中国和美国彻底撕破脸,朝鲜战争就是这样的一个机会。

毛主席在战后不止一次说道:“斯大林是什么时候对我们比较放心的呢?就是在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之后,我们的军队一过江,他就放心了。觉得我们不是半个铁托,我们是国际主义者,是共产主义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朝鲜战争)

而在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之后,苏联对朝鲜的援助紧接着就到了。所以说苏联对朝鲜的一切政策,其实都是有着其鲜明的目的性的。而苏联所谓的“国际主义”,其实也是为自身的国家利益所服务的。

历史从来都是冰冷的,罕有人性温暖的。一个国家若是自身不够强大,别说敌人,就是盟友都要想办法落井下石,曾经八国联军瓜分清朝,就是最好的例子。

参考资料:

[1]马倩.朝鲜战争的背后——从国际关系角度解析朝鲜战争的原因[J].知识文库,2020,(04):21-22.

[2]编辑部.朝鲜战争是如何发生的?[C]//红色记忆(2017).[出版者不详],2017:20.

[3]中华.朝鲜战争幕后的神秘人[J].科学大观园,2017,(08):51-52.

[4]张哲.斯大林支持金日成发动朝鲜战争的动因浅析[J].世纪桥,2017,(03):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