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4月,上海普陀区新会中学里排起了长队,许多学生正专注听着广播,他们响应国家号召,即将奔赴到各地乡土,将汗水洒在广袤的土地上,播种出硕大的果实。

站在队伍后排的朱梅华特别激动,广播里说着田野的美好,有金黄色的麦田、绿油油的草地、成群的牛羊,带着清香的微风……这一切都让她十分期待,恨不得身后长双翅膀飞到田野里,亲眼看一看这些美丽的景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梅华这次和同班的祝为鸣分到了云南的西双版纳,她长那么大还没过去那么远的地方,云南在她的印象中多是少数民族,她满心欢喜的想,不知道那里的饮食和上海有什么不同,西双版纳的风景怎么样。

朱梅华母亲得知她要去偏远的地方,心中有些担忧,生怕她受苦,竭尽所能地给她装了好多吃食,事无巨细嘱咐了许多,让朱梅华平时都跟着大部队走,千万不要去什么人迹罕至的地方。

朱梅华不在意地摆摆手,拎着行囊,跟着大部队来到了西双版纳,可这一去,谁也没料到后面发生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梅华

失踪

下乡的生活没有想象中的诗意,朱梅华看着简陋的茅草屋和厕所默不作声,这一路走来,长途跋涉已经消耗了她的大部分热情,这里没有金黄的麦田,没有成群的牛羊,只有坑坑洼洼的泥地,和连绵不断的大山。

朱梅华在云南建设兵团七营三连,每天都跟着大部队到荒地里开垦,准备种橡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下乡的知青并不能随意离开,必须要经过层层审核才可以拿到信,回到自己的家乡,并且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回来。

朱梅华作为新知青,回乡的名额一直落不到她头上,许多愁苦只能写在信里寄回家, 1973年,朱梅华终于得到了一次回家的机会。

在家里,朱梅华抱着母亲嚎哭,说自己不想再回去了,希望父母能想办法让她留在上海。朱梅华的父母都是党员干部,他们虽然心疼女儿,但依然劝她回去西双版纳好好工作。

朱梅华痛哭流涕地喃喃道,“我不能回去,回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母亲听见这话觉得不好,拍了下朱梅华的肩膀,训斥道,“不许胡说,等过段时间,我们再想办法去看你”。

朱梅华完全听不进母亲的话,只顾一直哭,嘴里不断地念着,不想回去,回去了一定不能再回来了。

等到了回西双版纳的日子,朱梅华父母狠心地把女儿送上火车,并且承诺道,他们一定会去看她的,让她好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到西双版纳的朱梅华没有一点异常,平时都跟着几个交好的女知青谈天说地,由于地处偏僻,她们再三被告诫,一定要集体行动,绝对不能单独出门,尤其是夜晚。

1974年4月,乌龙笼罩着这片天空,晚上大约10点左右,朱梅华觉得有些内急,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起身喊同寝室的刘桂花一起去上厕所。

可是刘桂花已经睡着了,朱梅华想着把她喊起来不好,又实在憋不住,只能拿过桌上的火柴盒往外走去上厕所。

知青的厕所是单独搭建的,距离宿舍约有50米,唯一不好的是没有灯光,只能靠月光和火柴照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睡熟的刘桂花是被一声惊雷吓醒的,淅淅沥沥的小雨打在茅草屋上,有许多水滴顺着房檐流下,她起身拿盆接水的时候,发现朱梅华床上没人,吓得她一激灵,打开门往外大喊,“朱梅华!朱梅华!朱梅华!”

外头的雨愈下愈大,刘桂花静下心来,仔细回想朱梅华会去哪里,她在睡梦中感觉到有人摇晃自己,说要去厕所,难道朱梅华去厕所了?

刘桂花冒雨探头看向厕所那边,雨夜中什么都看不清,这场雨像是捅破了天,哗啦啦的雨滴砸下来。她们这间宿舍靠里面,见朱梅华迟迟不归,刘桂花想着是不是去了另外一间宿舍睡了,想通后,刘桂花便再次躺倒睡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天清晨上工时,找不到人的刘桂花询问其他女知青,知道朱梅华昨晚不在她们那里后,彻底慌了神,急忙报给队里的指导员蒋井杉。

知青不见可是大事,指导员一边安排他们分组寻找,一边将这件事上报给连队队长。

在当时,有极个别知青吃不了苦,总会想办法逃走,这是违反纪律的,连队队长也不敢耽搁,继续上报营部,经过层层上报,很快国务院知青办公室也知道了这件事。

而此时的七营三连已经闹翻了天,他们紧急成立了专案组,带领着村民和知青到处寻找朱梅华的踪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找遍她经常去的地方,都没发现人,大家纳闷了,朱梅华一个21岁的女孩子会去哪里?

寻人

作为朱梅华室友,又是最后一个见过朱梅华的人,刘桂花成为大家审问的第一个对象,但她睡得太熟,只是感觉到朱梅华碰了自己,说要去厕所。

专案组从宿舍到厕所的路上,仔细寻找蛛丝马迹,按理说,如果朱梅华去了厕所,那一定会有点燃的火柴棍,可昨晚一场大雨,将泥泞的土地冲洗干净,第一个上厕所的女知青也再三重申,没有在里面发现任何异常。

朱梅华像是凭空消失在这片土地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专案组最先想到的是,朱梅华趁夜跑回家了,他们派出一个外调组赶赴上海,在上山下乡办里说明了情况,密切注意着朱梅华父母的行动,却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外调组分出一部分人,到朱梅华的老家浙江一带走访调查,拿着朱梅华的照片询问,依然没人见过这个她。

外调组决定直接上门询问,可当朱梅华父母知道女儿失踪后,差点吓到晕厥,她母亲更是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说要跟他们一起回西双版纳找女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朱梅华父母这番反应,外调组确认了朱梅华肯定没回家,和远在西双版纳的专案组说明了情况,经过同意后,把她的父母带回了西双版纳。

专案组在当地的行动十分不顺利,最主要的原因是发现晚了,加上那夜的大雨,找不到任何脚印和作案物件。

除了朱梅华偷跑回家,专案组还设想了4种情况,有人认为朱梅华去了缅甸,可能是自己去的,也可能是被拐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梅华所在的连队距离中缅边境,直线距离只有20公里,若是早做准备,一定能偷渡过去。

想到这个情况,专案组立即向上级汇报,他们焦急等待着结果,几天后,1通电话再次打破了设想。

远在缅甸的侦查员说,朱梅华失踪的前后2天内,没有非法越境的案件发生,根据打探到的消息,这几天内,人贩子组织并没有动作。

从朱梅华失踪的第二天开始,专案组每天都安排人在地里、橡胶林一寸寸的搜查,灌木丛、热带雨林也进去搜索过了,见到新土还会翻开察看。

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朱梅华究竟去了哪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