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琼崖革命战争早期叱咤风云的人物,后期为何落寞脱离队伍,解放后一度被送上审判台,在走向人生的尽头时,得以叶帅相助,把他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

这位让叶帅牵挂的琼崖革命人士就是梁秉枢,海口江东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梁秉枢,原名,梁安洲,1889年出生于泰国,原籍海口市琼山区演丰地区人,6岁时随父返回祖国生活,进演丰新民学校读书。他思想开明,对新事物悟性强,1914年,参加琼崖讨袁总司令陈侠农发起的讨袁运动,1917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十五期步兵科学习,1921年毕业后,在广州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队伍。

1922年后,进入国民党粤军第一路军服役,四年间由中尉排长升任少校团长,在参加北伐战争时,作战勇敢,让粤军名将张发奎刮目相看,并留下好印象,

1927年,张发奎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叶帅任军参谋长,张发奎在军中成立警卫团,并调梁秉枢出任上校团长,也得到叶帅的一致认可,此时梁已是地下党员。

同年底,广州起义爆发,警卫团的1000多号人马成为起义军中的一支主力部队,而对于梁秉枢的起义,成为张发奎耿耿于怀的事。

梁秉枢在起义中,英勇作战,并身负重伤,遂就转移到香港治疗。

1928年初,伤愈后被派回琼崖工作,历任琼崖特委委员、琼崖工农红军东路总指挥、琼崖苏维埃政府常委、琼崖军事委员会主席、兼任红军第一独立师师长等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9年,琼崖革命队伍遭围剿,为保存实力,琼崖特委率队撤入母瑞山,开辟新的根据地,并将琼崖工农红军改为独立团,梁秉枢任独立团团长;1930年成立琼崖工农红军第一独立师(后改为第二独立师),梁秉枢为首任师长。

1931年秋,受左倾错误路线的影响,被撤去所兼的各职务,奉命调离琼崖,往广东东江军事委员会任参谋长,后被派遣往香港找组织另行安排工作,由于省委在港的机构遭破坏,失去联系。

1936年北上上海找组织,也无法联系上,同年生活陷入了绝境时,经同乡任职于南京步兵学校校长王俊帮助,出任南京步兵学校任中校教官,后任校练习队队长。1938年任广东国民党军训处学生训练班副主任。

1939年日军占领广州后,被国民党广东当局派回琼崖,历任保安第五旅副旅长,万宁、陵水、保亭三县督导主任,万宁县县长。

1941年国民党以“通共”之罪名撤了他的县长职务,安排一个没有实权没有薪水的琼崖守备司令参议,实际是监视其的一切行动。

1942年,梁秉枢携带家属离琼准备往广东韶关,在偷渡琼州海峡时遭日军逮捕,被关押在日海口海军司令部一年有余,期间受尽残刑折磨,苦不堪言,强令其出任伪政府职务,否则杀害其妻女,迫于无奈,1943年,梁秉枢出任伪政府参议、文昌县县长。

因为这段屈辱的历史污点,让其日后饱受牢狱之灾,差点命丧黄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投降后,梁秉枢离琼往广州,得到张发奎的保送,入韶关第九军官部队工作,1948年派任英德县警察局长,一年后任广东保安司令部附员,同年10月,广州解放,梁秉枢上书叶帅,得以安排参加琼崖旅穗同乡会组织工作。

1950年海南解放,梁秉枢告老还乡,回海南老家居住。

1951年3月,梁秉枢被海南琼山公安部门以反革命罪名逮捕,经裁定,抗日时期充当伪县长职务已构成反革命罪,但期间未发现其明显罪过,民愤不大,从轻教育处理,9月准予释放。

梁秉枢回家仅过二十来天,10月又再次逮捕,改判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立即送监劳动改造,后又下令呈报枪决。

此生命运无常,又吉人有天相。

正当生死攸时刻,恰逢叶帅来琼,得知这位广州起义时的手下得力干将,目前竟然是陷入监禁的的境况,叶帅也不袖手旁观,根据其历史及表现,亲自翻阅了梁的档案时提议:梁脱党后在伪政府工作属实,构成反革命罪,但其没有危害人民,没有其他的罪过,民愤不大,应当从宽处理。并由省委派员调查属实,1954年改判无罪释放。

1956年3月养好病后回家务农,同年12月,广东省统战部通知,派往广东省参事室工作,1959年出任文史馆馆员,1977年在广州病逝。

梁秉枢故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梁秉枢故居

梁秉枢故居位处海口江东演丰地区,是一座由正屋、门楼、横室组成的二合院,故居门前庭院已长满一米多高的杂草,高大的门楼已颓败,村民介绍,房屋的主人解放前曾当过大官,后人如今都居住在广州没有回来过,房屋几十年来任由风吹雨打,无人打理,成为现在的样子。

望着败落的院子,不禁让人感慨,百十年来,历经风雨漂浮,依然屹立于海岸之滨,诉说着主人的一生沉浮;他早期的革命精神犹存,成为琼州大地的历史见证。

参考资料《海南军事志》、《琼崖纵队英雄儿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