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近日,在第二届浙江省“最美家乡河”主题宣传现场,绍兴市越城区河道水域管理中心(区河湖长办)副主任俞江介绍家乡河最大的变化是,千年前开凿的山阴故水道,近十年间转身升华为浙东运河文化园(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浙东运河古纤道。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摄

浙东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联通的通道。浙东运河(绍兴市越城段)位于中国大运河南端,河长22.2公里,可追溯到公元前490年越王勾践修凿的“山阴故水道”,是中国最早的人工运河之一。《越绝书》记载:“山阴故水道,出东郭,从郡阳春亭,去县五十里。”

浙东运河与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一道,于201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临水而建的浙东运河文化园(博物馆)。主办方提供

谈到近十年来运河最大的变化,俞江介绍,自西向东串联起浙东运河文化园、绍兴古城、东湖风景区、东鉴湖国家湿地公园等历史文化自然风光节点,集聚水乡风物,推动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同时,在浙东运河文化园内有一大批不可再生的古石构件,构成了运河纪事、沿河风情、古桥遗存、浪桨风帆、唐诗之路、缘木古渡六大景点,在保护、传承中,让古老大运河焕发出时代新风貌。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