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春燕聊城报道

今年6月7日—6月14日是第17个“国际档案日”宣传周,6月14日,聊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市档案馆副馆长王士伟向社会各界介绍全市档案工作,与市民群众一起走近档案、了解档案、保护和利用档案,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聊城篇章贡献档案力量。

去年以来,全市档案部门坚持市委“三提三敢”工作要求,认真履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职责使命,存史资政育人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向中心聚力,档案资政展现新作为

去年4月,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档案部门大力支持下,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集档案保存、智慧管理、宣传育人、综合利用为一体的高标准国家综合档案馆——聊城市档案馆,正式建成并顺利启用。去年以来,国家档案局、省档案馆厅局级领导先后5人次到市档案馆检查指导工作,市委主要领导同志先后5次对档案工作作出批示。

今年,市档案馆制定了档案工作聚力攻坚突破实施方案,聚力政治引领、依法管档、为民服务、人才兴档4个方面,攻坚资政育人、安全体系2项任务,突破资源建设、数字档案、馆库建设3大难题,全方位推进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市档案系统干事创业精气神空前提振,服务党委政府动能更加强劲。一方面,积极参与重大战略。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征集档案资料2000余件,编纂《聊城美丽乡村》。聚焦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搜集黄河图鉴等文献300余幅,高标准举办“黄河记忆专题档案文献展”。另一方面,主动搞好资政服务。编撰《资政参考》5期;向各部门提供档案资料2200余卷(件)供参考利用;撰写理论文章29篇,编辑《兰台筑梦——2023年聊城档案资政创新文集》《聊城红色档案图鉴》等书籍,4项编研成果获评省级优秀成果,在全省档案编研工作会和全省农村档案业务交流暨现场观摩会上,市档案馆分别作了典型发言,档案资政走在全省前列。

为百姓服务,档案利用实现新跨越

努力把服务触角延伸到第一线。去年7月份,市档案馆认真开展以构建“网上申请、远程办理、就近取档”为主要内容的国家、省、市、县、乡、村(社区)“六级联动”档案查询利用体系省级试点工作,在全市设立572个档案查询点,覆盖72个市、县职能部门和136个镇(街道)、364个村(社区),乡镇覆盖率达100%。11月份通过省级试点验收,《中国档案报》《中国档案》杂志和省档案馆先后宣传推广聊城市经验做法。

切实把服务平台打造为示范点。加强省级示范数字档案馆、示范数字档案室“双创”工作,助力东昌府区档案馆通过“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测评。有15家单位计划申报2024年度省级示范数字档案室。

力争把服务品牌塑造成风景线。开展“干部走流程”活动,现场办公疏通难点堵点,推动流程再造、体验优化,让群众查档更加方便顺畅。优化“一网查档”“掌上查档”,开展电话查档、预约查档,实行延时服务、跨馆利用,用心用情切实把服务做强、做优,做到极致、做成风景。去年以来,累计接待查档群众1.2万人次,提供查档资料1.3万余卷(件)次,开具证明1.2万余份。

真正把服务资源扩建为“蓄水池”。先后召开民生档案进馆等4个专题工作推进会议,小切口形成大突破,不断加快档案进馆步伐。2023年,市档案馆共接收1.6万卷、7.1万件实体档案进馆,分别是上年的11倍、5倍。引进源头活水,加快档案征集,一批珍贵民间历史档案及时征集进馆,一大批高水平书法摄影作品无偿捐献进馆,夯实了档案服务的基础。

替未来着想,档案育人取得新成效

搭建育人平台。市档案馆积极构建横纵贯通、多方联动的“大档案”工作格局,横向牵头冀鲁豫革命老区9个城市档案馆召开战略合作联席会议,与聊城大学、市委党校、职业技术学院、技师学院、市总工会等搭建交流合作平台。设立高校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党员干部现场教学基地、大思政教育基地、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纵向统筹市县馆藏档案资源,实现共享共用,整合资源和智力,课题共同开发,成果共同利用,共育时代新人。

丰富育人载体。精心办展,聊城档案文献展、黄河记忆专题档案文献展被列为市直主题党日活动教育基地,入选“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录”,60余家单位、5000多名干部群众前来参观、接受教育。

拓展育人方式。在《中国档案报》《中国档案》和当地电台日报等传统媒体上发表各类文章30余篇。抓好社区双报到、“6·9国际档案日”等关键节点,举办现场直播、知识竞答、档案馆开放日等活动;开发文创产品,让档案以更加亲民的方式走近群众。举办档案修裱培训等专题业务培训28次,精心培养工匠型人才。聊城档案信息网、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抖音多头并进,全面打造多元“融媒矩阵”,留存档案里的聊城印记,先后被《中国档案》和省档案馆评为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对历史最好的致敬,是书写新的历史;对未来最好的把握,是开创更美好的未来’。我们档案人保管历史、守护历史,也在书写历史、创造历史。下一步,我们档案部门将踔厉奋发、聚力攻坚,奋进新时代、一起向未来,努力交出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新答卷,为建设‘六个新聊城’贡献档案力量、展现兰台作为!”王士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