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凌家宅路,一条很短的马路。生活在上海的你知道吗?

甲辰龙年,徒步申城中心的这条龙迹——申龙轨迹第二个龙爪处,就是西凌家宅路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条彩龙路线中涉及了140多条街道和路段,有很多值得一提的地方,但是西凌家宅路无疑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金陵路,上榜旧城区改造样板

333米长的西凌家宅路,位于西藏南路和制造局路之间。路边的这张街道生活地图可能不太引人注目,但是它通过解构街景的方式,展现给你不一样的生活地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人认为上海最美的街景就是梧桐树街区,因为那里美得阳春白雪,充满了小资情调。那里积攒了太多人气,万众风情集于一身,甚至有些审美疲劳了。而事实上,上海也确实就是这么美!

相反,坐落在半淞园路街道的西凌家宅路,地理位置和梧桐树街区不在一个水平,路过的时候心理预期并不高。但是,一旦超过了预期,就会有 “咦!这个地方还挺有看头的,很不一般啊!” 的感觉——原来老街区也是这么美!

综合来说,从街道造型(骑楼)、街道居民(4700户)和公用空间(螺丝壳里做道场)三个方面看西凌家宅路老街改造,体验到了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活地图(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活地图(二)4个口袋花园,以“遇见时光、朝夕同坐”主题来串联,昔日的陋街旧巷,一下子有了新鲜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活地图(三)居住环境概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藏南路一侧,西凌家宅路的起始路标很有些不同寻常。这里也是第一个口袋花园:遇见花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西藏南路向西望去,最显眼的骑楼建筑横跨333米,是老街区里少有的新风景。说到上海的骑楼,首推金陵路——当曲折游走到这里,眼前顿时一亮:这里果然是“小金陵路”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凌家宅路起始处,大境初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继续前行,东西走向的骑楼,跨越相邻街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者食堂一瞥,类似社区服务机构在这条街上挺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望西凌家宅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骑楼街景面面观。虽然只有方寸之间,但街道的规划设计非常精巧,真就是在螺丝壳里做道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凌家宅路中段,西凌新村南门。

西凌新邨的40栋既有多层住宅实现了电梯加装全覆盖,道路两侧的40棵银杏树勾勒出最美街区风景线,40余组裸露的空调外机被移位,40多家骑楼商铺的店招店牌进行了翻新设计改造,新增了40个公共休憩座椅和40个景观花坛,营造出一种“家人闲坐、烟火可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栖”的美丽场景,使整个街区更具开放性和生活感。——摘自《上海黄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应该是半淞园街道的整改计划,作为过路人无从一一验证,但是总的来说这些变化改观还是能感觉到的。

醉美烟火,乐荟西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slogan一路贯穿于骑楼始终。从这条马路东侧开始的醒目街标开始,与其说灌输一种理念给居民,不如说这条马路已经成为半淞园街道“一街一路”优秀示范。

《上海黄浦》对这条街道这样评论:焕然一新的西凌家宅路,能感受城市烟火与自然艺术的相互碰撞,从头走到尾,老有所养、幼有所学、居有所居、民有所游、患有所医的全龄24小时幸福社区,正在西凌家宅路演绎“烟火实景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美与醉美,仔细去品,西凌家宅人的那种自豪,百姓自己说的才算数。字迹袒露心声,内容反应实质。作为行路者,或许扫街拍摄才算眼见为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服务零距离,应该是城市公共空间发展提升的目标之一,让人民生活更方便、更舒适、更美好。至少在这条街道上,给人的感觉很好,值得称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城市面貌,街道新容,就像这家理发店——要“修面整容”。

西凌家宅路的这段公共空间街景,告诉我们什么叫烟火气,什么是更美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百多米的小马路,西行到底是制造局路,这里以街道地面铜标为截止符。

二刷,灯影下的西凌家宅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口袋之一,遇见花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凌夜色街边览,巷里烟火待人归。街边随坐休闲处,境外有景怡然随。

口袋之二,境外花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口袋之三:同坐花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口袋之四,时光公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间有味是清欢,旧街整改换新颜。生活需要色彩——漫行西凌家宅路,这个感觉有些惊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行走于西凌家宅路,这应该是另一个口袋花园。

生活需要更新、也离不开老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切早饭,很灵动的上海话,回忆的味道最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猪头肉几佃一斤”?

西凌家宅在上海老城厢的西南角,是这片土地上的一部分。历经岁月沧桑,发生了很多变化,而曾经的俚语乡音还存在吗?

随着城市拆迁的浪潮,“原著居民”的各奔东西、流散远郊,上海话的式微淡落也让这座城市赖以定位的生活符号褪色不少。

走在西凌家宅的路上,看到“切早饭”、“猪肉几钿”的标识,想起过去的生活,多了几分亲情和回忆。我希望上海的大街小巷都能充满这样的乡音,虽然我知道不可能再回到过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凌新村南门口街景,骑楼又进入眼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驻足端详,这个很平常的五层楼,因为骑楼设计而变得别具一格。生活的韵味因它变得更加浓郁、融合,也更适配这条街道的烟火气。毕竟能上榜旧城区改造的样板,向逼仄要空间,向空间要美感,西凌家宅路在方寸之间打造这样的点睛之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夜市阑珊,劳作不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静的骑楼,彩色的街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烟火就是生活呀!” 随着城市化更新加快,老街区的成片拆迁在上海各区都有呈现。

老街区的迅速消失,寻常烟火气的凋零乃至逍遁,都是城市失去活力的阵痛。行走在这片街区,能感受到城市应有的烟火气,很熨贴,很舒服。

城市改造,让生活更美好,烟火气是个重要衡量标准。2500万常驻人口的超级大都市,一条短短的小马路尚不足反映一二。但是我们更希望能以此见微知著,让百姓享受到宜居生活、便利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活需要更新,生活同样离不开老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街口的生活地图提示333米,我的步行记录是365米——三百六十五,天天好心情!

作者:“上海城市更新”特约撰稿人

编辑:魏玺玲

审核:夏 雨

*本文为原创文章,开白请后台联系

优质产业项目选址专业咨询顾问

在招商引资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优质产业项目越发成为各地争抢的“香饽饽”,各地抛出的优惠政策是否具有操作性、持续性,投资方也难以判断。而且,不同产业、行业和企业需要的落地环境千差万别,并非优惠政策所能完全覆盖,它涉及区位特点、产业基础、产业配套、人文历史、城市功能、资源秉赋、区域传统、行政风格等综合营商环境,对企业未来能否持续健康发展会产生极大影响。

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对本市产业发展历史以及重点、结构、分布等有深入研究和积累;对各区及重点产业区块、各类产业园的发展状况、重点、特色保持长期跟踪分析,并拥有1.7亿平方米空间载体的数据库和动态;对200多个镇、街道的城市功能、营商环境、产业特色等拥有大数据比较分析能力。同时,积累了为一大批优质产业项目落地咨询的实例。

优质产业项目需要完善的落地环境相匹配;需要有温度的专业服务相助;需要持续性的政策作保证。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诚为优质产业项目落地做好“一门式、综合性、个性化和全方位”的咨询服务。

欢迎垂询,欢迎合作。

上海产业转型发展研究院

联系人:秦老师

手 机:15921998880

邮 箱:qinjinyun@siitd.cn

座 机:021-64676547

地 址:上海市长宁区延安西路1538号A座101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业务合作:qinjinyun@siitd.cn

读者投稿:linxinlan@siitd.cn

申请转载:hushanyu@siitd.cn

人才招聘:sunxiudi@siitd.cn

联系电话:021-64676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