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15日讯“人有一技在身,胜过家财万贯。”这是现实生活凝练的真谛,也是职业教育带给年轻人的重要资本,也是国家提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目标。那么,职业教育具体该如何发展?6月13日,2024全国主流媒体河南教育行大型融媒采访团一行走进郑州医药健康职业学院进行实地探访。

创新教学模式 打破就业壁垒

职业教育如何破解人们的惯性思维?或许创新教学和培育模式是首要问题。据了解,郑州医药健康职业学院通过到企业实地走访,进行行业调查研究,执行方案探讨等方式,创建了“专业+创新”口腔医学技术“1.5+1.5”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在学校经过1年半的学习之后,到签约合作单位开展为期1.5年的“理论教学+轮岗实训”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校企协同、校企合作、医教融合的重要体现。”郑州医药健康职业学院理事长王泽民表示,学校瞄准区域发展方向和社会发展需求,实行校企合作的办学机制,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技术创新,通过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实现“学校与行业发展、专业与企业需求、课程与职业岗位、教学与行业标准”对接,为学生实习、实训和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以“一老一小一青壮”这一群体为例,学校与河南瑞阳养老服务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圆方集团、河南宝视达眼镜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瑞阳康养产业学院、圆方康育产业学院、宝视达视光产业学院等学院,培养社会紧缺的高技能服务型人才。并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与德国职业学校和美国佐治亚高地学院举办护理专业合作办学,目前,中德项目已向德国输送30名高技能养老护理人才。

引进校外师资 完善制度管理

想要提升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竞争力,师资力量是关键的一环。为此,郑州医药健康职业学院全面贯彻“人才强校”和“专家治校”理念,全面推进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据了解,学校现有专任教师448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教师112人,“双师型”教师72人,每个专业具有副高以上专业带头人至少1人,专业骨干教师2人以上。此外,学校根据民办高校和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特点,聘任了郑州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新乡医学院等省内高校和医院的教授、专家90余人为学校的兼职教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层次人才的引育,确实带动了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提升。”王泽民介绍,除了解决师资队伍问题外,学校也十分重视制度管理和建设问题,在不断地探索和改革中,建立起党管人才工作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管理机制,形成理事会决策,党委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要吸引得了人,要留得住人,也要培养得了一批高素质技能人才。”王泽民说,学校持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一批批创新型、技能型人才,不断提升学校在服务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人才和智力支撑水平,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闪电新闻记者 苏佳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