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我所在的国企集团简直就是一个“巨无霸”,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有数不清的分支机构,总部管理着儿、孙公司一百二十多个,儿公司和孙公司还养了若干合资控股公司,给人有点子子孙孙无穷尽也的感觉。我们称之为“全系统”,这个内部称呼很贴切,集团枝繁叶茂,如同庞大的系统工程,随便拿出一个孙公司都能让人虎躯一震,动不动几千人马,随随便便上亿利税,在当地的地位也是牛掰得一批。

在这个庞大的“系统”里,儿公司、孙公司之间既有主责主业,也有八杆子打不着的多元业务,所以,待遇差别也是天壤之别,有的平均工资高达几十万,有的基本工资徘徊在温饱线。中层领导之间的交流调任也是稀松平常,有关系有本事的去好单位,没关系没价值的去差单位,所以,“系统”内部的人际关系错综复杂,根系盘综错杂,隐形的“派系”表面上没有其实很多,权力博弈也是寻常之事,如同静水流深、冰山浮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在集团孙公司(内部称之三级单位)的控股合资公司工作。集团二级单位是我们的半个“亲爹”,我们比亲儿子差一点,比“私生子”好一点。我们戏称集团是“姥爷”,自己感觉像“外孙”,不如亲孙子那么受待见。这个三级公司依靠吃集团业务的“边角料”为生,活得其实挺憋屈的,“姥爷”的手指漏一漏,“半个亲爹”管我们的手松一松,就够我们这群“外孙”吃肉的,“姥爷”的手指紧一紧,就让我们吃不饱,所以,经营好跟上级关系是头等大事。

我在孙公司混得很憋屈,单位靠吃“剩饭”经营,待遇就好不到哪里去,单位越基层,人员流动性越差,大家都挤在一个小地方争资源,资源有限、增量很少,利益博弈就越厉害,同事之间就“卷”得更厉害。所以,庙小妖风大、水浅王八多。像我这种农村考学出身的基层人员,没关系没背景,也舍不得请客送礼,领导吃肉我连口汤都喝不到。我特别想逃离这种基层单位,但苦于没有贵人相助,一直窝在基层岗位,人家有人脉的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纷纷鲤鱼跳龙门,跳出了这个“鸟过不留声、兔子不拉屎”的鬼地方。

我在基层工作五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有功劳也有苦劳,在个人职级进步方面却一直原地踏步,单位基层小领导眼里只有利益没有公平,谁有关系用谁,谁送礼多用谁,谁提供情绪价值用谁,老实人不是能干活吗?那就让老实人埋头拉磨吧,只利用不重用,反正老实人还以为自己是金子总会发光,反正老实人还自我安慰“吃亏是福”呢,就让他们“福如东海”吧!

我在基层属于复合型人才,业务能力强,综合文字也出众,经常写一点宣传稿,积极参加公司的征文比赛。也许是老天有眼,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一篇征文在集团获了奖,无意中进入了二级分厂(集团二级单位)秦副厂长的视野,得到了他的赏识和青睐,把我借调去了二级分工机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系统”内有个公开的潜规则,上级机关有“三多两少”:官老爷多、关系户多、太太小姐多、佛系躺平老同志多、真干活的人少、能干活的人少。尤其是写材料这种“苦差事”,但凡家里有背景,谁愿意接这个“苦力活”啊!所以,机关的苦活累活就抓借调人员来干,谁让他们是下属呢,谁让他们期盼能通过借调实现“鲤鱼跳龙门”的美梦呢?

我当然知道借调就不是人干的活儿,但我在基层实在太苦了,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机关动动嘴、基层跑断腿,干得累是小事,工资低、环境差、内耗重才是大事。领导大讲特讲让大学生扎根基层,那都是忽悠没有根基的“老实娃”的,谁愿意把青春奉献在偏远的乡镇?所谓的扎根一线,其实都是没办法调走的无奈之举。谁不愿意去机关?吹着空调,下着指令,工作体面有地位,工资高福利好待遇优,关键是机关位于大城市,老婆孩子都跟着享受城市教育医疗资源的福利。

所以,我是抱着哪怕“写吐血”也要死而后生的决心去借调的。我没日没夜的干活,白天跑业务,给“各种老爷”跑腿,晚上点灯熬蜡写材料,各路神仙都要伺候好,生怕有一个差评,影响了我的调入。功夫不负有心人,业务工作呱呱叫,材料水平顶呱呱,跑腿打杂没得说,秦副厂长力排众议,非要把我调进来,没想到这样招惹了一堆麻烦。

系统内的人都知道,借调有个潜规则,对于老实人来说,借调你就是来当“长工”的,对于关系户来说,借调只是一个“跳板”。机关有严格的限制,比如,应届生不能直接进机关,主要是预防“三门干部”(出家门、进校门、入部门),必须要有两年的基层工作经历。有关系有背景的孩子,工作关系放在基层,人在机关借调,满两年后就解决正式调入的问题。

所以,秦副厂长想把我正式调入,占据了一个宝贵的机关编制,不可避免地得罪了“一把手”张厂长。张厂长的意思是把一位美女下属正式调入,既解决了她的编制问题,又给秦副厂长分管部门掺进了沙子。秦副厂长坚决不要这个“花瓶”,知道这种美女跟“一把手”有不清不楚的关系,放在自己的手下用起来不放心,关键是这种“花瓶”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秦副厂长想把我正式调入,毕竟他急需能挑大梁的干将,而不是这种占着茅坑不拉粑粑的关系户。

当然了,秦副厂长跟张厂长的矛盾并不体现在这个问题上,秦副厂长年富力强,业务精、能力强、业绩优,是后备库里即将冉冉升起的新星,风头有点盖过了张厂长。秦副厂长真心想干一番事业,爱惜自己的羽毛,坚持原则、不苟私情、严格把关,无形中给张厂长小圈子牟取私利造成了障碍。秦副厂长一心一意干事业是“小事”,耽误了张厂长发财是“大事”,再说了,张厂长这种人能当“一把手”,靠的不是他的本事,而是他敢于向后台输送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副厂长要调入我,抵制那位关系户,只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激化了与张厂长的根本矛盾。张厂长联合他在集团总部的后台,千方百计说秦副厂长的坏话,张厂长盘踞单位多年,拉拢了一批墙头草的小兄弟,使尽一切手段排挤孤立秦副厂长。张厂长绞尽脑汁,鸡蛋里挑骨头,想把秦副厂长给排挤出局。

张厂长终于抓住了一次机会。下属单位发生了一起重伤事故。其实,安全第一责任人是张厂长,受处分的本应是张厂长,但张厂长一伙子拿着放大镜找秦副厂长的毛病,还真被他们给找到了。秦副厂长分管设备领域,张厂长操纵的调查组认为事故责任在设备。按照当时的规定,出了死亡事故,先免职再调查;出了重伤事故,先降职再调离。

张厂长利用上级的“靠山”施压,让秦副厂长背锅。总部也是教条主义,听信谗言,把秦副厂长降职半级,发配到偏远的亏损企业,相当于把他打入冷宫,任由他自生自灭了。秦副厂长是一位勇于担当的领导,既然设备有问题,他也应该承担责任,毕竟有人重伤,总要有领导担责,他没有跟张厂长斗争,打碎了牙齿往肚子里咽,接受了这个不公平的处理意见。

根据人性定律,在庞大的“系统”里,人性之间是很残酷的,很多人都是势利眼,非常现实,谁有利用价值、谁对自己有利就投靠谁,今天笑脸相迎,明天你失势了就翻脸不认人。别说什么人走茶凉了,秦副厂长人未走、茶已凉。厂长立即提拔任命自己的嫡系中层接替秦副厂长。那些同事,以及秦副厂长的下属,甚至是秦副厂长精心培养的爱将,纷纷倒戈,投靠新领导,恨不能立即跟秦副厂长划清界限、撇清关系。

秦副厂长黯然调离,远赴偏远的亏损单位任职。走的时候,居然没人相送,只有我一个人送行,非要请他吃饭给他饯行。到这个时候了,秦副厂长还关心我的利益得失,他说你别送我去机场了,让张厂长看见对你不利。我说,您到我公寓来,我下盘饺子给您饯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这里有“上车饺子下车面”的风俗。我请你吃盘水饺送行,祝你旅途平安、圆圆满满。秦副厂长看我心情不好,反而逗我闷子:咱们的土话是这样说的,滚蛋饺子回家面,饺子圆滚滚,让你滚远远!哈哈哈哈,我们两人情不自禁地大笑起来。


PS:付费尝试,请您支持一下哈。作者辛苦码字5000个,恳请您付出5角钱,故事很精彩,也很实用,对做人做事、行走江湖很有帮助,敬请看到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