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崖底霖泽国际小游园停车场。 高茜 摄

白天出门,停车场车满为患,让人焦急不已;晚上回家,兜兜转转一圈又一圈,总是找不到停车位。这样的场景,曾是不少市民颇感糟心的生活“痛点”。如今,增多的停车场让车辆有了去处,更是为市民幸福生活“加码”。

“每次过来就习惯性地把车停在这里,进出通畅,节约时间。你看现在已是中午,这里还有不少车位。”临近中午,记者来到西崖底霖泽国际小游园的一处停车场,市民刘先生将私家车停好后便向不远处的店铺走去。他告诉记者,以前这里是个简陋的露天停车场,后来政府在保证市民停车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建设,设置了78个停车位,现在停车更加方便、安全。

小小停车位,关系大民生。随着城市发展,汽车在为人们生活提供便捷的同时,“停车难”问题又困扰城市治理水平和人们生活品质提升。截至2020年底,离石区机动车保有量约12万8千辆,城区各类停车位约3.34万个,停车位缺口巨大,停车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科学系统布局,严格配建标准,合理施划泊位,加快泊位改造,活化停车资源,落实高效管理,采取了施划非机动车停车位和机动车停车位等一系列措施,着力破解了城市道路交通难题,市区停车状况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2023年1月《吕梁市停车条例》的正式出台与施行,更是以法治手段推动了这一民生问题的解决,真正让市民停车有“位”。

城市停车,是事关百姓出行的最大民生问题,是现代城市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在市区金色摇篮幼儿园门口接孩子的刘女士表示,自从学校附近的公共停车场建成启用后,公共停车泊位全天候开放,“我来这里再也不用到处兜圈停车了!”据了解,为缓解城市停车“老大难”问题,市区新建停车设施,分别对如意湖南区、知春湖、长治路税务局楼前、永宁路路南、袁三路、中央公园西门两侧、民生帝景楼前公共停车场进行了修缮改造,增设停车泊位432个,切实缓解了周边区域过往停车率低、停车杂乱的无序局面。(记者 高茜)

吕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