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曾国藩是清朝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他对中国近代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梁启超称为“半个圣人”

近年来,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

伟人也说过:“余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这句话也被很多“曾吹”拿出来背书,实际上,这只是伟人年轻时候对曾国藩个人的崇敬之情。后来,他又对曾国藩的地主阶级立场进行了批判,而且,他也从来没有号召过大家要向曾国藩学习。

曾国藩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他有进步的一面,也有腐朽的一面,总的来说,他所维护的,是腐朽的封建统治,他的所作所为,对当今社会主义新时代来说,并没有太多的可借鉴之处,特别是他的这五个污点,更不值得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滥杀无辜

曾国藩亲手剿灭了太平天国,他的手段是非常残忍的。他多次下令屠杀太平天国的俘虏,其中还包括妇女和儿童。他还下令烧毁太平天国的城市和村庄,导致了大量无辜平民的死亡。

在他管辖的地方,一旦抓到了与太平天国私通的嫌疑人,他通常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处死。

在我国传统的军事思想中,是不提倡过度杀戮的,例如《孙子兵法》中写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著名的军事家项羽坑杀过20万秦军降卒,这也成了他一生中的污点。

曾国藩不但杀死了很多太平天国的士兵,也杀死了很多无辜的百姓,他的这一做法,与儒家思想中的“仁”是背道而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结党营私

曾国藩表面上只忠于皇帝,实际上,他在官场生涯中更善于攀附实权人物。

他早期在官场靠的是穆彰阿,后来穆彰阿失势了,他又投靠了肃顺。他与其结交的方法很隐蔽,都是通过亲信或同僚来传话。

肃顺写给他的信,他看完就烧了,他也从来不给肃顺写回信。肃顺被抄家时,没收到一封曾国藩的信,慈禧太后还以为他是忠臣呢。

曾国藩提拔了很多自己的亲信、同乡和门生等人,形成了湘军集团,成为清末一股重要的政治势力,后来又衍生出了淮系和北洋系,也是近代军阀体系的雏形,他们割据混战,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三、大肆敛财

在攻破天京之时,曾国藩不但纵容湘军去劫掠太平天国的财物,祸害老百姓,他的弟弟曾国荃也亲自抢夺了大量的金银财宝,不但没有上缴国库,反而运回湖南老家去了。

这实际上和他自己抢的也没什么区别了,他这的种行为,不仅违反了官德,也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欺骗组织

在攻破天京之后,曾国藩活捉了太平天国重要将领李秀成,经过多日的审问,李秀成写了几万字的供诉材料,本应该送交朝廷审阅的,曾国藩却发现其中有很多对他不利的内容。

例如,写了他对太平天国百姓的杀戮掠夺,还写了他有称王的野心,这些如果被朝廷看到了,对他是非常不利的。于是他私自涂改了供诉,又把李秀成给先斩后奏了。

五、贪恋美色

曾国藩年轻的时候非常好色,经常去烟花柳巷,甚至还对下属的小妾垂涎三尺。

后来他突然顿悟了,用读书、练字等活动把时间安排得满满的,终于改掉了好色这个坏毛病。

我认为,他不是真正地改掉了好色的毛病,而是他的身体不行了。

在清朝的几位重臣中,他算是短命的。他的身体素质是比较差的,还患有严重的皮癣,他的短命与他的好色也有很大的关系。

#曾国藩传#

结语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有着光辉的一面,也有一些污点,我们要客观地看待历史人物,不要盲目崇拜。

最后,我再劝大家一句:“做官莫学曾国藩,经商莫学胡雪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