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战胜利,漯河车站,一群愤怒的农民手拿锄头、铁锹、大镐、镰刀涌向载有日本战俘的列车,要报仇雪恨!王建华急忙过去阻拦。

王建华于1917年出生在河南省光山县,早年父母双亡。1935年随同乡到武汉找生路,加入武汉警备旅二团四连连长。先驻武昌,后换防驻汉阳。当了13个月二等兵后,升为一等兵轻机枪手,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和武汉会战。1938年秋,武汉失守。王建华跟随部队转战湖南、江西、鄂西、重庆。后来王建华调入干训团,从准尉一直到上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3年,日寇占领缅甸后,准备从那里进攻我云南大后方。国民党中央号召全国10万知识青年从军。新组建的远征军总司令由陈诚担任。陈的卫士连长罗云生邀王建华到该连当中尉副连长。他在干训团已升为中尉,就没有去。

1945年,王建华的老营长周新到宜昌接任运输二十八团团长,王随他一起在团部当上尉副官。当年4月,德国法西斯战败,抗战胜利的日子已经不远了。运输二十八团撤销,被编入失业军官大队,开赴建始县下坝观。

1945年8月,王建华在建始听闻日本投降,高兴得无法形容,老百姓也放鞭庆祝,地面上的鞭炮末有寸把厚。

八年抗战,不同时期与他相识的战友几乎全部阵亡,而王建华九死一生。

日本投降后,1945年12月,王建华跟未婚妻在武汉结婚。婚礼当天,接到武汉联勤总部第四区铁道军运指挥部命令,调任该部上尉科员,王建华感觉真可谓双喜临门。

1946年2月,军运指挥部接到遣返日本战俘命令,王建华亲自押送三批共6000名日军战俘从武汉到郑州。

当时,共分7个小组,每天从汉口江岸车站发一列车,然后转陇海路到南京。日俘再从南京乘船返回日本。由于车特别慢,从武汉到郑州需要三天时间。

王建华和周易科长一个班,7天一个来回,他们共送了三趟日俘到郑州。

日本战俘自己用竹竿搭盖车棚,每列车载2000人左右,由日本人自己管理。他们坐在列车首车上,自带干粮。

一次,他们押送的一名日军大佐与同坐一节车厢。那名大佐军官用固体酒精为他们烧开水、泡茶,还向王建华和周易科长敬烟。但是,他们都不吸烟,故未接受。车到驻马店时,因车抛锚而停了两个小时,他们便下车吃饭。

日军大佐见他们要下车吃饭,也要求同去,遂请他一起去吃。哪里知道,这个日军大佐甚是能吃,这顿饭吃掉他们俩人七天的差旅费。日军大佐要付饭菜钱,他们没有要。上车后,日本人拿出一块布料(日本哔叽)要送给周易科长,一块日本手表要送给王建华。开始他们婉拒,但日本人表示,反正也不能带回日本,权当做个纪念吧?他们一想,就算是战利品吧,也就收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次,在漯河站出了事。一群愤怒的农民手拿锄头、铁锹、大镐、镰刀涌向载有日本战俘的列车,要报仇雪恨!他们急忙过去阻拦。

王建华站在高处对乡亲们大喊:“老乡们!这些日本兵已经放下了武器!蒋委员长说,要以德报怨!我们应该让他们反思他们的战争罪行!他们放下武器,投降啦!让他们安全回到日本去——”

乡亲们群情激奋,他们手中舞动的农具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去你妈的蒋委员长!什么日本人放下了武器?我们当初还手无寸铁呢!日本兵当年把我们的村子烧光、杀光、抢光了!幸亏,我们当时逃出去了,我们要报仇!我们要让他们偿命!血债要用血来还!杀呀!乡亲们!”数百乡亲们的呼喊声像春天的惊雷,在大地上久久地回荡。

投降的日本军人们也如惊弓之鸟、瑟瑟发抖,他们不知如何是好。

王建华一看不好,急忙命令列车先开出车站再想办法。后来,他大声对投降的日军官兵训话:“···不要忘记你们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滔天罪行!”投降的日本官兵全部立正站好,低下头。半天,没有一人敢抬起头来。

全国解放之后,王建华在长江边上搭了个草窝棚,当了装卸工,每天扛防腐过的铁道枕木,或做其他重体力劳动,安安稳稳地生活了很多年。在窝棚里的王建华躲过了运动,他的子女虽然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却先后经商,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垂暮之年,王建华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很满意,他的退休金为每月1100元,感觉生活得很好。作为战争亲历者,王建华在采访结束时说:“在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中,有无数人丧失了生命。和平是宝贵的,中日两国人民应该在和平的基础上共同发展。”

2020年3月4日,抗战老兵王建华在武汉逝世,享年104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