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9月,毛主席的侄女毛远志因病逝世,终年68岁。丈夫曹全夫和毛远志一生伉俪情深,走过风风雨雨几十年时光,此时心中也是异常悲痛。

他沉默着一点一点的收拾着妻子的遗物,忽然从毛远志的遗物中,曹全夫看到了一封之前从未见过的书信,边角微微翘起的黄色证明了这封信已经在这里放了许久了。

曹全夫打开来看了看,却发现这是一封不完整的信,信尾的署名让曹全夫心头一震,心中仅剩的内容更是让他忍不住落下泪来。

那么这封信中究竟写了什么?信的署名又是谁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曹全夫

“岸英……”

曹全夫没想到,这个1951年就已经停留在朝鲜战场上的名字,竟然会以这样的方式再次出现在自己面前。

这封信写于1949年12月27日,彼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毛远志和曹全夫两个人从中央进入北平之后,就跟随四野南下,在南昌安定了下来。

对姐姐万分想念的毛岸英又不知道姐姐在哪个部队中,只好写了一封新年贺信,拜托林彪交给了毛远志姐姐。

这便是这封残信的由来。

但毛远志和毛岸英之间的相识却不是从1949年才开始的,他们的友谊是从出生就已经开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岸英和毛远志于1922年先后在长沙的湘雅医院出生,毛远志生日是5月5日,而毛岸英则是10月24日。

两个年纪一样大的孩子,从小就有着相似的遭遇。

毛岸英的母亲杨开慧在1930年就为了伟大的革命事业英勇就义,他和弟弟毛岸青从小就生活困苦,为了寻找父亲曾流落上海街头,在上海街头打零工,在垃圾堆里找饭吃,生活得异常艰苦。

毛远志的生活和毛岸英相比也是不遑多让。

她是毛泽民和王淑兰唯一的女儿,但是她的脑海中并没有多少关于父亲的印象,因为毛泽民早在1921年就跟随毛泽东参加革命去了。

在毛远志年幼的时候,只回过两次家,最后一次还是在毛远志5岁的时候,为了秋收起义筹措粮饷才回家住了三天时间。

虽然不记得父亲的样子,也不记得父亲的声音,但是毛远志清晰地记得印象中那个穿着白色的土布短衫、肩上挑着一个沉重的担子的高大的身躯。

三天时间转瞬即逝,离开家的时候,父亲扛着一担粮食消失在了家门前的小道上,这是毛泽民留给毛远志最后的印象。

从这之后,毛远志便没了父亲的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泽民

大革命失败之后,王淑兰为了躲避追杀,只好带着毛远志东躲西藏,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她和妈妈曾经被国民党抓进过监狱,为了养家糊口,她到地主家中打过工,给别人做过童养媳,甚至在街上卖过报纸,只要是能养活自己的工作,毛远志从来都不会拒绝。

这样的生活磨炼了毛远志极其坚韧的意志。

16岁那年,王淑兰为了完成组织的任务,不忍心孩子继续跟着自己过这种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生活,便想方设法联系上了毛泽东,将毛远志送到了革命圣地延安。

这原本应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是却也成了毛远志一生的遗憾之一。

初到延安的第一天,毛泽东便专门派人接她到凤凰山吃饭,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阵仗的毛远志感到既兴奋又有些害羞,尤其是看到伯伯之后,更是低着头不敢说话。

毛主席看出来了小姑娘的拘谨,笑着招呼她坐在自己旁边,问起她家中的情况以及之前的学习状况。

毛远志感受到伯父身上的温暖之后,逐渐打开了话匣子,说了不少家中的趣事,让毛主席欣喜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过多久,毛远志便问出了一个让毛主席都愣了一下的问题:“伯伯,怎么没有见到我爸爸呢?”

听到毛远志略微有些失落的声音,主席这才想起来,远志已经很久没有见过父亲了。

但不凑巧的是,毛泽民前不久刚刚离开这里,毛主席轻轻拍了拍毛远志的肩膀:“你爸爸去了很远很远的新疆工作了,离开延安已经快3个月了,不过没关系,既然你已经来了延安,迟早会见到你爸爸的。”

此时的毛远志心中却是十分失落,眼眶中的泪水悬而未落,毛主席看着她委屈的样子,也是一阵心疼,急忙拉开话题,又同她讲起了家乡的事情。

在毛主席的安慰下,毛远志这才慢慢打开了心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后在毛主席的安排下,毛远志在延安度过了八年时间,这段时间她总喜欢围绕在毛主席身边,和他探讨一些学习或者是生活上的问题。

在这里毛远志不仅学到了之前从未接触过的知识,还结识了男朋友曹全夫。

尽管这八年来毛远志并没有如愿见到父亲,但好在在伯父毛泽东身上,毛远志感受到了父亲般的疼爱。

1941年毛远志凭借自己的努力加入共产党之后,还顺路去看望了伯父,将这个好消息亲自告诉了他。

她希望有一天也能够将这个好消息亲自告诉父亲,让父亲看到自己的成长,可让她没想到的是,八年时间她等来的确实父亲牺牲的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5年8月15日,随着日本裕仁天皇的声音在广播中一遍遍响起,八年艰苦的抗日战争也宣告结束。

毛远志一直在等待着远在新疆工作的父亲能够趁此机会回来看看自己,重温父女亲情。

但是她左等右等也没等来关于毛泽民的半点消息,凭借敏锐的直觉,毛远志意识到父亲或许已经出事了,但没有确切的消息之前,毛远志宁愿相信这只是自己的胡思乱想。

10月11日,在历经了40多天的重庆谈判后,毛主席终于虎口脱险,从重庆回到了延安。

一直记挂着伯父的毛远志第一时间就带着自己的男朋友曹全夫跑到枣园去看望伯父。

尽管曹全夫已经不是第一次见毛主席了,但是身为毛主席侄女的男朋友,曹全夫紧张的手心还是出了一层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和毛远志一同前往的还有毛主席的老部下余建新,他也是很久没有见过主席了,便想趁着这个机会看望一下主席。

当他们几个人说着话走进枣园中时,却看到了早已经准备好的满桌子的菜,原来毛主席早知道他们要来,特意让炊事员多准备了一些饭菜来款待他们。

在主席亲切的问候声中,他们几个人团团落座,和主席说着自己最近在延安的情况。

这期间毛主席关心侄女的婚事,便向曹全夫多问了几句家里的情况,在了解到曹全夫此前曾在太行八路军总部担任过军事参谋之后,毛主席不仅露出赞赏的目光,还顺手给他加了一大块扣肉,笑着说道:“好,是个有志气的孩子,以后可要对我们伢子好一些哟。”

说完,几个人就笑作一团,毛远志则是羞红了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远志

正当几个人沉浸在一片其乐融融的气氛中时,余建新忽然想起了什么一样,在口袋中摸索了几秒,拿出了一张皱巴巴的照片。

照片上不是别人,正是毛远志的父亲毛泽民。

余建新将照片递给毛主席,问道:“泽民同志已经好长时间没有消息了,也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我们可都记挂着他呢。”

余建新话音未落,毛主席面上的表情忽然沉了下来,眼角也没有了笑意,他微微张了张嘴,似乎有句话噎在了嘴边,但看着毛远志期待的眼神,主席还是极其悲痛的说道:“泽民已经牺牲了。”

一时间,毛远志就像是被雷击中了一样,怔怔地看着伯父,没有说话。谁能想到等了八年等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

毛主席眼角泛红,起身回到了自己的窑洞中,毛远志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捂着脸跑到窑洞中,失声痛哭起来。曹全夫看着毛远志这副悲痛的样子也是心如刀绞,他只能守在窑洞门口,默默地守着毛远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在毛远志是一个性格坚强的姑娘,哭了一段时间之后,毛远志就从这种难以复加的悲痛中缓了过来。

她擦干眼泪,整理了一下头发,然后走进了毛主席的办公室中:“伯伯,你放心吧,我没事,我会坚强起来的,我想爸爸也不愿意看到我现在这个样子。”

此时毛主席眼眶也是通红通红的,看着毛远志坚强的样子,他轻轻拍了拍毛远志的肩膀,无声地点了点头。

很快,聚会结束了,毛远志和曹全夫已经报了名,要前去东北创建新区,这是他们共同的理想,所以这顿饭也算是一顿告别饭。

临走那天,毛主席特意让秘书将自己最喜欢的那匹棕色的老马牵了过来,递到了毛远志手中:“此去路途遥远,你们一路上一定要多加小心,年轻人去闯一闯、锻炼锻炼也好,但是一定要记住一点,无论在哪里,都要和当地的群众讲团结,为人民服务才能树新风。”

毛主席一路将他们送到窑洞外的平坝下坡处,目送他们消失在自己的视野中,才转身回去。

后来毛远志和曹全夫结婚之时,毛主席还专门给他们寄了一封信祝贺他们新婚之喜,毛远志原本想将主席的信留下来,可是这一路上他们要经过大片的国统区,带着这封信不太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万般无奈之下,毛远志只好将信截成了两半,只留下了带有自己名字上半截的一封残信。

1946年,在张家口工作了一年时间的毛远志准备跟随部队撤往阜平,原来一年前因为种种原因他们没能到达东北,只能转到了别的地方工作。

就这样,他们夫妻再次转到了阜平县城南庄工作,并有了爱情的结晶——曹志卫。

平时他们工作繁忙的时候,就会将孩子暂时放在老乡家中。

毛远志万万没想到,在这里工作了两年时间后,竟然会遇到弟弟毛岸英等人,而他们两人的重逢也颇具戏剧性。

当时照看孩子的老乡忽然带信给毛远志说孩子病了,让她赶紧回来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曹全夫、毛远志

毛远志也是急得火急火燎的,当即骑着马往老乡家里赶,路上碰到熟人连打招呼的时间都没有。

刚刚走到西柏坡中央驻地时,毛远志忽然听到有人在大喊自己的名字。

这让她感到有些意外,难道是哪位老乡找自己有什么急事?她停下来一看,竟然是弟弟毛岸英在后面追赶自己,原来不久前毛岸英也刚刚被调到这边工作。

两人久别重逢,都是抑制不住的高兴。可是毛远志心中惦记着病重的孩子,寒暄了两句便准备离去。

毛岸英知道小外甥生病之后,心中也是十分焦急,他嘱咐道:“你快去吧,姐,有什么事就给我捎信,到时候我去帮你。”

毛远志应了一声就骑马飞奔离去,荡起地面上厚厚的一层灰尘。

到了老乡家中的时候,曹志卫已经不省人事,生命垂危,而村子里既没有医生也没有药,到最近的医院还要十几里地,毛远志几乎要急哭了。

这时候她忽然想起了毛岸英,便急忙托人给毛岸英带了一封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席和儿子毛岸英

后来在毛岸英的帮助下,曹志卫才脱离了危险,毛远志心中对毛岸英也是十分感激。

新中国成立后,毛远志和丈夫因工作需要转移到了南昌,但是她和毛岸英依旧有着书信往来。

可惜的是,朝鲜战争爆发后,毛岸英主动请缨前往前线作战,被炮火击中,不幸牺牲。

毛远志得知这个消息后,哭得几乎晕厥过去,为了纪念毛岸英,毛远志便将他的书信收藏起来留作念想,一直到1990年离世,才被曹全夫从遗物中翻了出来。

信中内容如下:

……都聚集一堂你知道吗?他们都还没见过你呢!也不知道你现在的地址。

新年在即,谨祝你新年顺利、身体健康,精神愉快!紧握你的手,问候你的丈夫。

岸英

1949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