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在广德市桃州镇团山村的竹山寺附近发现了摩崖石刻,经过辨认,摩岩石刻全文如下

大明嘉靖癸未三月望后,判广德州前礼科都谏邢寰,同徽州府理刑前司监察御史贾启,本州学正邵桓、司训□□杜磐游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供图:王小冰)

石刻全文49个字,内容大概意思是,明代嘉靖二年(1522)三月十五日之后,时任徽州府推官(理刑)贾启来广德州,广德判官邢寰、学正邵桓、训导(司训)杜磐等地方官,陪同贾启游竹山寺。众人在摩岩上留下到此一游(游此)的石刻,以作纪念。没料到,他们的“合影留念”,距今已有500多年了!

摩岩石刻涉及的相关人物简介如下:

1、贾启(1480.9.7—?),字启之,黄冈(黄冈市)人,正德六年(1511),顺天府学生以《诗》会试第八十五名,殿试登科进士,授泾县知县。拜监察御史。擢光禄少卿。寻谪徽州推官,累迁都御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邢寰,湖广黄梅(今黄冈市黄梅县)人,字伯宇,一作伯舆。正德三年(1508)进士,授刑科给事中,累迁礼科都给事中,累疏谏,有直声。嘉靖元年(1521),任广德州判官。仕终南昌知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邵桓,字用朝,福建怀安(今属福州市仓山区)人,举人。正德十二年(1517),任宿松县知县。嘉靖元年,任广德学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杜磐,福建龙岩(龙岩市)人。嘉靖元年任广德训导

5、石刻“司训□□杜磐”中间两个字看不清,据《广德州志》,嘉靖元年时,广德训导有杜磐、季元二人。笔者初步判断看不清的两个字为“季元”,有待进一步确认。季元,浙江松阳(今属丽水市)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竹山及竹山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竹山在今安徽广德市桃州镇团山村蔡家岭,为笄山西北麓之余脉,与方山西坡相对。竹山有千年古寺竹山寺,《广德州志》记载,该寺又名定慧禅寺,为唐咸通八年(867)建。光化三年(900),田覠改为瑞峰永安禅院。明高祖驻师广德,更赐今名,并龙牌立碣以识。

作为千年名刹,自古以来,引来无数文人墨客赞之咏之。最早见有南唐李约的《瑞峰永安竹山禅院记》,其后,有孙谔的《寒食游竹山》、杨璞的《与诸文友游竹山》、张延瞻《游竹山》、涂相《同方西皋游竹山》、方一兰《游竹山寺用韵奉答》、吴同春《咏竹山》、云中官《竹山寺》、濮阳瑾《游竹山》等,诸多诗文留世。

于今,竹山摩崖石刻的再现,为我们打造当地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文史“化石”,极大地丰富了文化旅游的内容。相信在相关部门的保护与重视下,“竹山摩岩石刻”将会成为广德重要的文旅打卡地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