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 |罗乾波

出品 |波哥看楼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网友们都在吃瓜王思聪黄一鸣事件时,王健林父子的身价又重回国内前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波哥看楼市观察,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刚出炉的《2024年新财富500创富榜》中显示,王健林、王思聪父子以1408亿元的总持股市值从去年的第25名重新回到第9名,而重回前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悉,2021年时,王健林父子第一次掉出该榜单的前十。

同时,在该榜单前50名单中,排49位的是贝壳的朱艳,与上述的王健林父子为地产界唯二的人物。

其他的一众房企,在50强里,都找不着影子了,可见地产之艰难。

这个榜单也是时代和产业变化的一个记录本,还是可以参考一下的。

因此,说王健林是地产首富重新归来,并没有什么毛病。

因为,其他能进入此榜单的同行,与其差了很多的身位。

据南都周刊昨日报道,“按照此番榜单,上榜的地产企业家只有40位,他们的总持股市值为1万亿元,从人数到财富,均下滑至只占全部上榜人的8%。”

在大震荡之下,众多房企也在跟随大势在不断飘摇和浮沉,这是时代的大风雨,谁也遮掩不了。

然而,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中,王健林却在掉出该榜单前十的三年后,又回归了,这确实是一件比较反常的事情。

按大趋势,其画面应该是——继续佝偻着腰,在市场上或负重前行或苟延残踹等,可是剧本没有按这种方式在进行,而拿出了1408亿元市值身价的新剧本,令业界刮目相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从去年到今年最近,万达一直在卖卖卖,还能杀出重围,挺进前十,并成为地产界的首富,确实不符合逻辑,而让很多业内人士一时懵逼,看不明白。

似乎,在王健林身上出现了一个反逻辑的情况:

一切的低迷和卖卖卖,对万达而言,仿佛在燃烧多余的脂肪,反而令王健林更健康了。

如同贾玲瘦身后的境况。

而,逆转为——身价不但没缩水,反而又上升了。

把很多人都搞晕了,这到底是为什么?

近日,也有不少粉丝在后台留言,希望我们去解读一下。

对此,今天就来简单分析一下,以供各位朋友参考和交流。

据波哥看楼市独家观察,其中的要点主要有二:

首先,要说明一点,上述榜单统计的依据,是持股市值,是比较单一的,有一定的局限性。大家都知道,所谓的股票,只是纸面上的一种财富,与实际情况会有很大的差别,这是一个前提条件。

而不要被媒体的相关报道而搞乱了自己的判断。

榜单嘛,说白了,就是一个广告,其本质做的也是流量的生意,但是,它从这个角度来统计数据,也是客观的,关键是自己要去如何看待和思考。

至少,在某一个方面提供了一些有效的数据和价值,还是值得首肯的。

说这些,只想表明一点,该榜单有一定参考性,但不能把此榜单太当真。

其次,要想一想,为何,王健林父子的持股市值能回前十?

拆分起来,应该是两个方面——

第一是,王健林完全操盘的万达商管,自去年的对赌协议解除后,加上今年太盟投资600亿的抄底动作,削掉了很多的万达的支付压力,期间太盟投资及其相关中东土豪的介入,在资本市场,是一个很大的利好,对跟王健林有关的股价的拉升是一个不错的题材,而且,还是实打实的。

导致,王健林父子所持股票的市值上涨,并不难理解。

第二是,资本市场觉得,在万达之外,王思聪正在做的一些业务也很有价值,而且,不受万达的干扰,故而,也给了王健林父子更多的市值权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公开资料显示,而王思聪出任董事长的寰聚商管,自称已成为国内唯一专注沉浸式体验的潮流娱乐与场景运营公司。与传统商管公司不同的是,寰聚将旗下参股或控股品牌以主力店形式引入商业综合体中,作为该综合体不可复制的发动机。

寰聚商管目前管理资产规模超过60亿元,布局项目70 余个,线下单店超百个,已落地的项目包括杭州ICON CENTER潮流夜娱综合体、皇后公园国潮产业孵化中心、梅鹤堂米其林餐饮集聚中心等。

从公司业务来看,寰聚商管更像是万达商管会做的业务,但万达工作人员表示过,寰聚商管与万达没有关系,王思聪一直忙自己的事情,他也基本不参与万达的业务。

也即,在老王之外,小王也没有闲着,在股权和平台之间做了完全的切割,两者互不相干,目前来看,关联交易也不存在,所以,对此,有不少业内朋友分析称——“老王老奸巨猾、留了一手。”

卖卖卖,只是表象,实际上他们家的核心并未触及,这反映在相关股市上,就是市值的坚挺。

同时,也说明万达以商管为核心的打法,从2020年到现在,具有较强的穿越周期的生命力,这或许也是,今年春节后,许多房企要哭着喊着加码经营性业务的一大佐证。

也因此,这些情况投射到资本市场,变成了相关股票的护盘和有效拉升的题材。

因为,去年25位,今年第9位,在上述榜单的具体位置上就进阶了近60%,这又说明了什么?

难道,只是万达和王健林比别人更操劳吗?

难道,仅是万达的收入流水比贝壳更好看吗?

这些都经不起拷问。

据波哥看楼市观察:

实则是代表国内房地产经营领域上的一个新的趋势——房开日益萎缩、红利不再,在资本市场已经日落西山;而,以商管类为核心的经营性之类的存量业务,按国际性规律慢慢在走强,尤其这几年,在国内市场不断逆势飘红,给了资本市场更大的信心,似乎也代表着一个新的大趋势,故而,资本市场,对比较纯粹的万达,给予了许多正向的选票,从而,能在当下这么坚囧的趋势中领衔地产界。

因为,其中,按现金流的流入速度和规模,万达绝对比不上贝壳这个中介带头大哥,但是,资本市场在两者的界定上,应该是权衡了很久,才把具有众多固定资产、能代表未来产业趋势的万达推向了前台,而舍弃了现金流财报更好看、但只有门店没有实业支撑的贝壳。

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一句话:

万达的商管和轻资产模式,有坚实的底层资产的支撑,业已经过趋势的淘洗,在一定程度上能代表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把王健林父子推上去,至少以后不会被打脸,而且还有故事性,是绝佳的榜单性题材。

据波哥看楼市观察,整体来看,王健林父子能以地产类的身份斩获前面榜单的第9名,如上所述,有许多的客观,及个别的主观原因在里面,虽然都是从持股价值这一数据上来评判的,但股市也是现实市场的一个晴雨表和温度计,亦有一定的客观性。

再者一个注水的榜单,只能欺瞒一时,而且也会经受很多的质疑,就像业内以前的中指XX院和克X瑞某些榜单一样,只要给钱就可以拿到,这样的榜单只是一个生意,距离市场的真实越来越远,最后,都成了一个笑话。

在那些暴雷房企的荣誉墙上,此时还摆满了上述两个机构颁法的各类奖项,如今看来,你不觉得是一个极大的讽刺吗?

这,到底是什么意思?波哥就不便去展开了,此略。

如今市场持续下行,模式急速更迭,如果这些制作榜单的机构,还停留于简单的广告和捞快钱的思维里,根本经不起市场各界的质疑和舆论炮火轰炸,必须要基于客观和前瞻性等,才能说服市场,不然,就会沦落为上述地产界某些榜单一样的尴尬处境,和另一种反讽。

有鉴于此,上述榜单的表达,为啥把万达摆在地产界的最前面?

应该是考虑了很多东西的,有许多的更强的客观性,而不再以前的那些注水过多的XX榜。

故而,波哥个人觉得,地产首富归来,王健林才能实至名归,“打不死的小强”之秉性,并非个体企业的轮回,其背后,实则昭示的是中国房地产一个新趋势,只是以前不被大家所看好或嫌麻烦等,如今,通过几年的碾压,各房企的思维才慢慢转变过来,可是,运营性业务是要持久之功才能达成的,现在醒悟过来,还是有点晚了。

等等

基于这些因素,王健林父子所持有的股份,依然强劲不衰,资本市场和榜单制作单位都不是瞎子,自然看得出来。

进而,才成就了王健林父子2024年再进前十的荣光。

最后一个问题,在此提一下,就不展开了:

地产界首富再次归来,万达和王健林,是一个观察和研究国内地产变迁的一个鲜活的标本。

大家不要客气哈,尽快去把显微镜拿出来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为「波哥看楼市」(ID:bgkls2023)原创文章,其版权归我方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的敬请点赞和转发为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