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4月4日,在国民党南京丁家桥中央党部礼堂内,蒋介石正在向党国政要们发表着慷慨激昂的演讲。当时正值内战时期,场内的摄影师在此时按下了快门。

这张照片,目前被收藏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这张照片之所以成为“经典”,并不是因为蒋介石或者其他国军大员,而是位于蒋介石右侧两人之外的那名埋头做笔记的女性速记员。

蒋介石在会上正大谈反共,但他做梦都没有想到,一位极具杀伤力的“共谍”距离他仅仅几步之遥。这个女速记员,就是被后人视为谍战传奇的“红色女谍”:沈安娜!

这张照片罕见地记录下了沈安娜与蒋介石同框的“历史一刻”,也记录了老蒋的尴尬:毕竟,沈安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就是老蒋自己提拔上来的,而且到1948年已经潜伏在他身边10年。

不知道后来退守到中国台湾的他,若是看到这张照片,心里会是怎样的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经在国共情报界有这样一个传说:蒋介石上午在南京国防会议上做的绝密指示,毛泽东晚上在延安的窑洞里就能详细“拜读”了。

这个被国民党情报系统视为“不可能”的传说,却是真真正正的事实,把这个不可能的传说变成现实的,就是沈安娜,一个“按住蒋介石脉搏的人”!

沈安娜的原名叫沈琬,生于江苏泰兴一个书香世家。沈琬自幼聪慧并且非常喜欢读书写字,对于传统经典和新式课程都非常熟悉,成绩优异。并且自幼练得一笔好字,尤以小楷和行书见长。

那么如此一个小家碧玉,究竟是如何十几岁便打入国民党中枢,又如何成为距离蒋介石很近的红色特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谍战玫瑰”的传奇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沈琬自幼接受了良好的传统教育,但她骨子里却有那么一股强烈的反抗精神和倔强。

在她17岁的时候,二姐沈珉被父母按照传统婚俗许配给了另外一个“门当户对”的人家。但是沈珉对这门婚事极为反感,誓死不从。沈琬非常支持二姐,婚姻对于女人来说就是命运,自己的命运得握在自己手里。

姊妹二人知道仅凭自己根本无法和父母对抗,一气之下二人收拾行装偷偷跑到了上海,进入南洋高商学校读书。

上海的消费很高,花费超出了二人的预计,交完学费之后,两人身上的钱财便所剩无几了。不过,期间她们在学校里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也极大地开阔了眼界,尤其是接触到了关于共产主义的思想,认识了一些进步的老师和同学。

1934年春节前,姊妹二人因为没有路费回家过年,便留在了上海,期间去给老师毛啸岑拜年,恰巧遇到了另外两位同学:舒日信和华明之。四人相谈甚欢,一见如故。

舒日信当时已经是中共地下党员,华明之是组织培养对象,预备党员。二人为沈氏姐妹更深入地介绍了共产主义理念和中国的革命形势,让她们两个坚定了对革命的信仰。

不久之后,沈珉对舒日信渐生情愫,二人慢慢走到了一起。而华明之和沈琬在同一所学校上学,联系日益密切,感情也逐渐升温。

当时共产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大学生中间流传开来,热血青年非常向往苏联文化,因此开始流行给自己取一个苏式名字。沈珉也给自己起了一个这样的名字“沈伊娜”,沈琬学着姐姐的样子,取名“沈安娜”。

也是在这一年,沈安娜和沈伊娜身上的钱不够缴纳下学期的学费,家中依旧不同意他们继续在上海读书。

期间,由于沈安娜长得非常漂亮,形象气质俱佳,曾有星探联系过她,她还拍过“明星照”。舒日信给她两个建议,一个是去做电影明星,另外可以去上海邴勋速记学校学速记,学期短、学费低,还好找工作。对于已经受到进步思想熏陶的沈安娜来说,成为明星并非她所愿,于是她毅然决然选择了学习速记。

19岁的沈安娜是个性格活泼又青春靓丽的女子,但是她在学习方面却非常努力刻苦,因此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恰巧不久之后,国民党浙江省政府到学校来招募速记员,沈安娜便被浙江省政府招收为实习生。而此时,姐姐沈伊娜和舒日信走到一起之后也成为了我党人员,开始接受党组织下达的任务。而沈安娜也成为了我党外围人员,和华明之一起接受党的领导。

他们的上级,名叫王学文,是我党在当地的骨干领导。王学文认为沈安娜进入浙江省政府的机会难得,务必积极把握,争取在浙江省高层获取情报为党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轻的沈安娜当时立志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去苏区参加革命,不愿意为国民党工作,在听了王学文的讲解之后,认识到情报工作也很重要,才放下心里的包袱,去了杭州。

当时浙江省主席是桂系黄绍竑,省政府内有不少是他的桂系心腹,多为两广人士,说着一口粤系官话。

不久,沈安娜的表现得到了省政府的认可,被正式招入浙江省政府担任高层速记员,参与重要会议的速记工作。

沈安娜的工作稳定之后,王学文立即派遣华明之赶赴杭州,担任沈安娜的外围联络人。此后沈安娜获取的情报便由华明之负责整理、传递,同时华明之也配合接应着沈安娜各方面工作。

王学文作为长辈,其实也有意成全这两个志同道合的有志青年。这一年,沈安娜25岁。

在此期间,国民党浙江省政府多次部署安排对游击队的“围剿”,重要的军事会议沈安娜都参与速记,因此接触到了大量的机密情报。只是那时王学文只安排她熟悉工作环境,并未下达正式的任务。

1935年,沈安娜收到二姐来信,让她回上海帮忙筹办婚礼。沈安娜认为自己已经在杭州很长时间了,接触了大量的机密情报,这些情报对游击队非常重要。

于是她便偷偷地抄录了很多情报,放在自己的行李箱里,大摇大摆地带回了上海。见到这些情报,沈伊娜吓了一大跳,责备妹妹不该如此冒失,万一被查到,一家子都完了。沈安娜这才意识到危险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舒日信和王学文认为沈安娜带回的这些情报非常重要,表扬了她的贡献。还允许她今后可以正式开展情报搜集工作了。

王学文还亲自为沈安娜讲解了情报工作的重要性,需要注意的地方,如何隐蔽工作,如何保护自己。并且传授了她甄别、筛选有效情报的技巧。沈安娜从此以后便开始了她的谍报生涯。

浙江是蒋介石的老家,并且也是国民政府重要的财税来源地,蒋介石对此地非常重视。所以,他对桂系的黄绍竑很不放心,不久之后便提拔了心腹朱家骅替代了黄绍竑。

由于沈安娜踏实肯干、业务精湛,又只是一个刚刚参加工作,20岁的小姑娘,平时极为低调,从不参与派系联络,所以她的工作一直非常稳定。

再加之,她和科长薛元燕的关系很好,在他的推荐下,朱家骅重用沈安娜,并对她的业务能力大加赞赏,沈安娜从此就成了朱家骅的专用速记员,被视为心腹。

在杭州工作期间,沈安娜、华明之为党组织提供了大量重要情报,对游击队的战斗做出了重大贡献,得到了上级的认可和表扬。

同时,二人的感情也逐渐升温,1935年中秋,党组织批准了他们结婚申请,二人在西子湖畔,断桥为证,结为革命伉俪!次年,沈安娜诞下一子,婆婆来到杭州帮忙照看,一家四口,享受了短暂的温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7年8月,日军云集吴淞口,淞沪会战一触即发,杭州乃华东咽喉,亦是战云密布。沈伊娜亲赴杭州告知二妹,组织命令,若日军犯杭,则随各自单位转移,家中老小,早做安排。

8月13日,日寇二十余万,千炮齐发,犯我上海。

同一天,沈安娜与华明之将姐姐送上火车,姊妹二人挥泪惜别,未曾想此一别,竟是天人永隔!此后沈伊娜一直在上海从事地下抗战工作,1942年,不幸病逝。

送别姐姐之后,,沈安娜夫妇又将婆婆和儿子送上了火车,骨肉离别不知何时再能相见,沈安娜不敢回头遥望,只能伏在丈夫怀中失声痛哭。

3个月后,国军撤退,日军进犯杭州,国民党浙江省政府仓皇迁往金华、永康等地。而沈安娜夫妇与上海党组织的联系也已中断,关键时刻沈安娜认为浙江省政府大部分已经解散,再跟下去已经没有必要。

现在蒋介石已经迁都武汉,八路军办事处也在武汉设立,并且朱家骅也过去了,还是赶紧前往武汉与组织汇合,再接受新的任务。

华明之同意沈安娜的建议,二人随即奔赴武汉,途径江西时,为保障生活收入,二人决定华明之留在江西浙赣铁路局工作,沈安娜先去武汉寻找组织。

几经周折,沈安娜抵达武汉,直接去了武汉八路军办事处,见到了董必武、周恩来。周恩来指示沈安娜抓住朱家骅这条线,打入国民政府上层,继续为党搜集重要情报。这条线非常重要,所以组织上安排华明之尽快到武汉会合,继续和沈安娜搭档。

周恩来、董必武还特别关照了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情况,沈安娜大受感动,立即接受任务准备再次打入国民党内部。

不久之后,沈安娜径直找到朱家骅,此时朱家骅已经是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见到沈安娜追随自己而来,朱家骅大为感动,立即将她安排进入中央党部,依旧担任速记员。甚至,朱家骅还专门为沈安娜办理了紧急入党手续。从此,沈安娜成为了国民党特别党员。

在武汉,沈安娜多次受到了董必武、周恩来和邓颖超的指导,对党的事业和自己的任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坚定了自己将工作做好的决心。

后来,沈安娜夫妇又跟随国民政府迁往重庆,继续担任国府核心会议速记员,很多重要会议都会参与,能够接触到大量的机密情报。

不久之后,沈安娜在一次高级别会议上见到了蒋介石。当蒋介石从她身边走过的时候,她看了这位“领导”一眼,然后迅速低下头专心与自己的工作。像老蒋这样习惯了旁人溜须拍马的人,见到有下属如此认真工作,当时就对沈安娜另眼相看,这也是他后来会重用沈安娜的原因。

虽然沈安娜初见蒋介石时,表面上很平静,但自这一天起,她就“盯上”了蒋介石。今后但凡在会议上,老蒋所说的每一个字她都会牢记在自己的心里,这些将是她为党组织提供的绝密情报。

在重庆,沈安娜为党组织提供了大量重要情报,为我党在敌后开展抗日斗争的同时,又能游刃有余地应对蒋介石,做出了重要贡献。

1938年12月,蒋介石在常务会议上讨论了《防制异党活动办法》和《关于共产党问题处置办法》两个反动文件。这两个文件也是国民党迫害中共的指导性文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几天之后,延安就得到了这两个文件的完整内容,然后迅速制定了相应策略,揭露了国民党破坏抗日团结的阴谋,使蒋介石处于被动之中,诸多反动计划被迫取消。

除了参与国府最高层会议,朱家骅、徐恩曾有时候也借用沈安娜去当速记,他们是中统的最高负责人,中统内部所有系统框架,培训内容,甚至行动纲领等等,都悉数被沈安娜传递给了延安。也正是这个原因,中统在和军统的竞争中始终处于下风,却又始终找不到根源。

不过,沈安娜也有自己的想法,在国民党腐朽的体系中,到处充斥着死气沉沉的气息,她非常厌烦这种氛围。她向往的是曾家岩50号八办驻地那种生机勃勃的环境,更憧憬着自己能去延安接受党的教育。

这个想法在她的心里埋藏了很久,终于她鼓起勇气向董必武吐露了心声,董必武听后婉拒了她的申请,因为她的位置太重要了,且不可替代,去延安不合适。

沈安娜也明白组织上的用意,但心中不免失望,可是没想到,几天之后,周恩来和邓颖超竟然秘密接见了她,亲自来安抚她。

周恩来明白,这位小同志为了革命工作身上担负了太大的压力,冒着巨大风险,直接拒绝了她对革命的向往,难免挫伤她的热情,所以决定亲自安抚。

周恩来告诉她,她的使命非常重要,秘密工作是革命的重要部分,希望她能为了革命做一个“无名英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周恩来夫妇的谆谆教导之下,沈安娜意识到了“无名英雄”是多么高的荣誉,她很快调整了自己的心态,以更坚定的意志投入到工作中去。

1939年,党组织批准了沈安娜的入党申请,在没有任何仪式的静默之中,她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沈安娜所承受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在重庆,几乎天天都能见到被捕的同志,而他们的悲惨经历也时时刺痛着沈安娜的心。每次窃取重要情报,沈安娜虽能面如平湖,但她的心早就提到了嗓子眼儿,常年的紧张也给她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阴影。

在敌人的心脏里做情报工作,时刻面临着生命危险,1942年,组织上派来的新的上线徐仲航意外被捕,沈安娜也遭到怀疑,但最终她凭借着过人的勇气以及在国民党高层部署的人脉关系,逃过一劫。

但是从那之后,她便和组织中断了联系,尽管曾家岩离他们家不远,但是他们严守组织纪律,立即进入“冬眠”,没有组织的召唤不可擅自苏醒。

“冬眠”状态,整整持续了三年,三年间他们获取了大量情报,但最后又不得不销毁。他们租住的一间小屋隔壁就是宪兵队,每天晚上都能听到特务们对同志的严刑拷打,惨叫声让沈安娜经常失眠。但为了组织将来能够联系到自己,他们始终没有搬离。

1945年,吴克坚联系到沈安娜夫妇,召唤他们立即苏醒,进入工作状态。吴克坚向他们表示, 组织上非常感谢他们的忠诚以及对纪律的严格遵守,将来还有更重要的任务要交给他们。

此后,在重庆谈判和国共内战期间,沈安娜参与了绝大部分的最高级别绝密会议,有人甚至称她为蒋介石的“御用速记”。因此大量绝密情报被源源不断地传递到西柏坡。

看着一步步地溃败,蒋介石在会议上破口大骂戴笠、毛人凤等人,称国军的情报系统漏得像筛子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老蒋却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身边的人,从来不曾想到一个女地下党曾距离自己仅仅几步而已,很多情报恰恰是他自己透露出来的。

1949年4月,解放军百万雄师,饮马长江,剑锋直指南京。此时,吴克坚给沈安娜夫妇下达了最后一道密令:任务完成,不必南下,直奔上海,迎接解放!

十几年的潜伏生涯终于结束了,光明就在眼前,夫妻二人相拥而泣,随后他们收拾行囊,直奔上海,彻底脱离反动政府。不久,上海解放,沈安娜一家一起迎接胜利的到来,为了这一天他们等待了太久,付出了太多!

解放后,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高度评价沈安娜为革命做出的重要贡献。1989年,国家安全部为沈安娜颁发“无名英雄”荣誉勋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沈安娜潜伏国民党核心决策层十几年,为我党搜集了大量至关重要的情报,为革命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10年6月16日,一代传奇,谍战玫瑰,无名英雄沈安娜,在北京安详去世,享年9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