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财新》“老甲鱼”微信转发的一篇文章说起

金新

要说《财新》主办方的地位,那肯定不及正部级的人民日报社与新华社之万一,但若以文章论高低,两者似有得一比。新闻评论主笔杨哲宇是《财新》的翘楚,用杭州话说是“老甲鱼”(老的甲鱼,在杭州话里表示老资历的人。甲鱼老了,裙边就会很硬,拖着地走路,一下子会因为高温而爆出火花! ),是故,其微信转发任何一篇文章,必有深意藏焉。

杨先生哲宇刚在微信朋友圈转发2024年6月14日中国新闻网的时文《17岁中专女生回应和清北专业选手一起比赛》:“17岁的姜萍是一名中专生,花两年自学高等数学,最终以93分的高分,名列全球数学竞赛第12名。学服装设计专业的她是怎么做到的?6月13日,2024一项全球数学竞赛公布决赛名单,来自全球各地的801名数学高手成功晋级,排在第12位的姜萍显得有些特别。姜萍是该比赛举办以来首位闯进决赛的中专在读生,排在她前面的选手,均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等名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财新》“老甲鱼”转发此文有何思维之火花?有何不同凡响之别意?

记得《萤窗诗话》有言:写高不言高,写远不言远,写愁不言愁……吟诗作词如斯,为文亦然,《修辞鉴衡》有语:“文有三等:上焉藏锋不露,读之自有滋味;中焉步趋驰骋,飞沙走石;下焉用意庸常,专事造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服装设计专业的姜萍才17岁,自学两年高等数学能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等名校的数学剪子比肩——这个材料有三种立意法。借用眼下娱乐界倒着颁奖的惯例,阐释如下。

下等立意——笨鸟要先飞。

中等立意——兴趣必先行。

上等立意——相形才见绌。

显而易见,由中国新闻社主办的中国新闻网的《17岁中专女生回应和清北专业选手一起比赛》采用的是“中焉步趋驰骋,飞沙走石”。

其实,这个材料的“上焉藏锋不露,读之自有滋味”,应该是让人从这次进入全球数学竞赛决赛名单的前23名选手的中西国别分布比例中看到点什么——

1个是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1个是中科大的学生,1个是港大的学生,14个是清北的学生;6个是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夫在很多场合引用过以下三则权威性材料——

北京师范大学刘坚副教授痛心地说:“在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获奖的不少人不愿继续从事数学研究,个别人甚至表示一辈子不愿意接触任何数学符号。”赛前残酷无情的强化训练,依赖的仅仅是机械烦琐的题海战术。这不仅泯灭了孩子们探究科学的欲望,还深深伤害了他们幼小的心灵,致使产生了强烈的厌学心理。在学校中,孩子处于极端被动的地位,一旦由自发而自觉,势必顽强地反抗教育专制,走向成人愿望的反面。于是,一个应试教育的怪胎便降临在一片急功近利的土地上:参加国际数学“奥赛”,我国的金牌总数常常高居榜首,在我们为之欢呼雀跃的时候,国家却正在为屡现数学人才断层而苦恼。

新华社一条有关应试教育素质不佳后果的小小的消息,也来了一个颇有力度的反动:前不久,我国组队参加一个世界性的数学竞赛,在参赛的21个国家中,解题正确率名列第一,而创新能力竟位居倒数第五,被国外有关专家戏称作“计算机”。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计算机恰恰是被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所发明创造的。

最高数学奖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有言:“奥数选拔不出真正的人才。”有一项统计:“自1986年我国正式参加国际奥数竞赛以来,截至2012年,共有101名选手获得金牌,近年更连续6届获得团体冠军,但迄今为止这些金牌选手当中,没有一个人获得过菲尔兹奖。”

从对“17岁中专女生回应和清北专业选手一起比赛”的材料思辨中,你的头脑成了他人的“跑马场”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同样也是数学家,比如创立了解析几何。他认为人的智慧可分为五个等级:第一级别所包括的意念,本身都是很明白的,不借思维,就可以得到它们;第二级别包括着感官经验所指示的一切;第三级别包括着别人谈话所教给我们的知识;第四级别就是通过读那些能启发人的著作家的作品,同著作家谈话交心;第五条达到智慧的道路比其余四条确定万倍,高妙万倍,所试探的途径就是要寻找万事万物的第一原因和真正原理,且由此演绎出人所能知的一切事物的理由。

其实,即便是“上焉”者,离第五级思维智慧还很远很远!

匆匆于2024年6月14日20时3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