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树大招风

谁在大喊小米SU7降价?

小米汽车冲高端失败?

SU7要砍向20万以下?

近日,网络上盛传着小米SU7大幅降价的消息,声称小米将直接补贴2万元,使该车型售价降至不到20万元。

对此,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迅速进行了辟谣,明确表示该消息纯属虚假,既没有相关政策,也没有此类合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微博

王化指出,这类消息稍加确认就能识破,简直“啼笑皆非”。

果然是树大招风,小米SU7自上市以来表现亮眼,市场需求更是远超预期。

据小米汽车官方数据显示,SU7在4月和5月的交付量分别为7058辆和8630辆,总交付量已超过1.5万辆。

面对如此庞大的订单量,小米汽车工厂宣布紧急招工,以应对生产需求,提供月薪最高可达1万元以及年底13薪的优厚待遇。

此外,根据王化发布的信息,为了进一步提升产能,小米汽车从6月5日起将大定锁单犹豫期从7天缩短至3天,并开启双班生产模式,以确保月交付量超过1万辆。这些措施显示了小米在应对市场需求和提升产能上的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微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微博

其实不难猜测,喊着SU7降价的未必是小米汽车的潜在用户或说米粉们,而是车企同行,或者水军侧翼。

新零售参考认为,如果是小米汽车的潜在用户或许希望官方降价,就能够以较为便宜的价格入手到小米SU7,但是,官降2万的幅度是否符合小米汽车的营销策略是一回事,潜在用户们也不像自己的梦想之车,从一个定位C级高性能轿跑而因为价格的下降,变成B级车的行列。目前13w到19w区间追求高性价比的中档B级车,显然不符合SU7的定位与定价。

可以设想,如果小米SU7的价格一降再降,甚至跳水2万元,作为小米公司的第一款车在上市不到一年的时间,官降这么大,必然会引起消费者对其品牌调性的质疑,一辆C级车如此跳水,会不会是成本质量的问题?并且,小米又该如何面对已购入SU7的车主们,这些都成为谣言不攻自破的原因。

相反,同行车企的网军或许成为此次造谣的最大嫌疑人,如果小米果真官降2万,那么小米造车传奇将会沦为行业笑话,而不是三年造车的行业传奇。

降价降的是也是自身定位,更是降低在消费者眼中的品牌调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能源车企内卷

比价格更拼质量

所以,尽管网上盛传小米SU7将进行大幅降价,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大幅降价的可能性开业说是微乎其微,缺乏合理性支撑的。

首先,小米汽车当前的订单量已经远超预期,工厂产能正在爬坡阶段,进行大幅降价促销不仅没有必要,还可能对品牌形象和用户信任造成负面影响。

其次,小米汽车已经推出了多项购车优惠政策,例如符合2024汽车以旧换新报废条件的车主在购买SU7时可享受1万元的补贴这些优惠措施既能吸引消费者,又能维护品牌的高端定位。

不少车评人在总结小米SU7的成功因素时认为,不仅仅是因为其高性价比,还在于其智能生态系统的强大吸引力。

要知道,小米SU7的售价设定为215,900元人民币(约合29,900美元),可以看出,是想通过价格定位直接对标新能源头部特斯拉Model 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小米汽车官网

而且因为小米智能手机的制造经验,在电车智联方面有着远超国外新能源车企的生态智能化优势。

也必须承认的是,智能化配合着这样的对标定价策略不仅吸引了大量消费者,还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新能源电车市场上的新一轮价格内卷之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小米汽车官网

能够做到百公里2.78秒的SU7,与特斯拉、蔚来、小鹏等竞争对手相比,小米SU7在价格和性能上都有显著优势,这也是其能够迅速占领市场的重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雷总造车梦成了?

未来还有大动作

据悉,在未来的规划当中,小米汽车计划在2024年底前交付10万辆SU7,并全力冲刺12万辆的目标。

然而,尽管市场需求旺盛,小米汽车仍面临着产能不足和交付周期长的问题。

当前,SU7和SU7 Pro的交付周期为28-31周,而因为工艺配置更为复杂,SU7 Max的交付周期为33-36周,这对消费者的购车等待周期造成了一定影响。

为了缓解这类影响,小米汽车也正积极扩大生产能力,招募更多专业人才,同时优化生产流程和供应链管理,以缩短交付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

所以,在当前订单量激增、产能紧张的情况下,小米汽车也并没有进行大幅降价的必要和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小米汽车官网

在小米SU7华丽面世之后,相信小米汽车将继续在智能汽车市场中发力,通过技术创新和优质服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实现更高的销售目标。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车企老板这一IP不断被打造的当下,各家老板亲自出镜甚至出力(哪吒汽车CEO张勇亲自下场拧螺丝)之后才有可能出圈。

小米的雷总作为影响力排行榜的首位,一直引领着车圈流量,所以拿着放大镜看小米SU7不只是网友们的主动,更多是在流量引领之下的一种集体无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