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海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何勃(左2)在科木其村开展“一联双帮”活动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晓慧 北京报道

麦浪金黄,粮食满仓。

位于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县群科镇的科木其村,金色的小麦长势喜人,再过个把月,便到了收割的时节。科木其村地处黄河谷地,主要种植小麦、油菜籽等作物,兼种杂果,农户以草畜养殖和劳务输出为经济支撑。现有户籍人口368户1279人,其中,脱贫户68户243人。

为了响应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指示精神,青海残联选派精干力量驻村工作,在为民办实事的具体实践中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助力科木其村乡村振兴稳步协调发展。而这,也是青海省残联有效推进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重要抓手。

时间见证,精彩蝶变。

党中央明确,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自2021年开始,设立5年过渡期,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如今,5年过渡期已过去3年,青海省残联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讲话、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1号文件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乡村振兴工作部署,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得到有力推进。

精准帮扶,夯实基础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青海残联强化组织领导,主动衔接融入大局。

据记者了解,青海残联贯彻落实省委农牧区工作领导小组(省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关于持续增加农牧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的部署要求,认领包括实用技术培训、实施精准康复服务及无障碍设施改造等内容的3项年度目标任务。结合青海省“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以及全省残联2024年工作要点等,突出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就业创业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振兴有效衔接等相关内容,指导全省残联系统开展年度工作。

同时,印发了《关于做好2024年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通知》,重点从加强三类重点人员监测、落实残疾人各项帮扶措施、做好各项政策有效衔接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按照青海省直行业部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职责,聚焦重点任务,全面做实工作,紧盯年度3项攻坚目标,在全面推进中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快补齐短板弱项,认真落实相关工作。一是扎实推进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下达资金300万元,任务数为2000户,目前完成640名残疾人培训,完成目标任务的32%。二是持续实施精准康复服务。下达资金4356.7万元,任务目标是全省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率达到90%,辅助器具适配率达到90%。目前为12271人实施精准康复服务,服务率达到41.91%;为5693人适配辅助器具,适配率达到35.19%。三是不断加强无障碍改造力度。下达资金1290万元,任务数是1500户,目前正在压茬推进,根据户均6000元标准,年内将为2150户残疾人实施家庭无障碍改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海省残联在科木其村开展一号文件宣讲活动

在聚焦定点帮扶方面,青海残联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及省委1号文件精神,按照省委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压实驻村队工作责任,推进科木其村各项帮扶工作。一是开展“一学三促”。理事会领导带头开展学习宣讲中央及省委1号文件精神,促健康知识普及、服务意识提高和助残措施落地。组织仁和按摩医院专家团队开展服务群众活动,为5人验配了助听器,配发轮椅8辆,手杖30支,助视器50个。二是做好实事帮扶。对接公路、水利等职能部门,对帮扶村内600米损坏严重的主干道、1.7公里年久失修的灌溉水渠提出修缮意见,目前两项维修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三是抓好“一联双帮”。组织党员干部深入联系帮扶的68户群众家庭,开展政策宣讲和走访探视,并送去价值13600元物资。

促进增收,提高服务力度

一手抓成果巩固拓展,一手抓乡村全面振兴,把脱贫群众“扶上马、送一程”。青海残联坚持用发展的办法把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巩固住、拓展好,并协同多部门凝聚合力,提升助残服务质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海残联组织医疗专家开展医疗咨询服务

据了解,青海残联会同省人社部门印发了《关于开展2024年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的通知》,各地开展了残疾人就业政策宣传、就业援助和就业招聘等活动。截至目前,全省残疾人农村新增就业175人,城镇新增就业35人。

同时,青海残联对2024年度全省开展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年审进行安排部署,印发了《关于开展青海省2024年度残疾人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审核认定工作的通告》《关于做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审核认定工作的通知》。与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就业帮扶车间和残疾人就业基地协作帮扶农牧区残疾人就业的通知。认真梳理全省服务残疾人就业基地,印发了《关于公布青海省残疾人职业培训、创业孵化基地目录和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指导目录的通知》,为全省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奠定了机构保障。

此外,青海残联服务民生大局,开展重点监测。截至目前,全省三类重点监测户残疾人4032人,其中边缘易致贫户1964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183人、脱贫不稳定户885人。结合重点监测情况,参与到省民政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等11个部门实施的做好分类社会救助工作中,进一步织密扎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加强“两项补贴”发放数据审核,与省民政厅召开加强业务工作衔接座谈会,加强数据共享及审核工作,进一步实现残疾人“两项补贴”应享尽享。截至5月底,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金额为6255.38万元,其中,发放生活补贴339599人次、金额为2743.44万元,发放护理补贴351195人次、金额为3511.94万元。并对接民政、财政部门,沟通协调建立“两项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及提标的可能性。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做好2024年为全省3000名残疾人开展托养服务的统筹调度,下达资金1101万元。

截至目前,全省已为2309名残疾人开展了服务,完成目标任务的76.97%。

青海残联还不断加强残疾人教育工作,会同省教育厅组织参加“交通银行特教园丁培训项目”,协助组织特校派员参加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初审了2023年秋季学期贫困残疾学生资料,并要求各地补报相关资料,确保残疾学生应学尽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驻村干部协调水利部门为科木其村进行水渠维修,改善农村发展基础

与此同时,青海残联持续深化改革,进一步做实专项帮扶。深入落实中央关于群团改革的部署和任务,围绕“强三性、去四化”的要求,聚焦残疾人事业主责主业,以残联干部良好作风团结带领残疾人听党话、跟党走,做好专项帮扶。印发《青海省残联系统干部直接联系帮扶困难重度残疾人专项工作实施方案(2023—2028年)的通知》,全省残联系统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直接联系帮扶困难重度残疾人,推动落实各项惠残助残政策。海西州、果洛州等地将帮扶主体扩面,由残联系统扩大至全州干部。截至5月底,全省已有139名残联干部与困难重度残疾人结对,开展了一对一专项帮扶,切实解决残疾人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记者从青海残联了解到,下一步,青海残联将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分别从开展重点监测、加强政策落实、加强帮扶工作等三个方面夯实责任,协调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措施,推动工作落实,持续为农牧区残疾人办实事、谋福祉。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