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我叫孙自力,那一年,我和妻子贺淑云、儿子孙伟在省城的一家国营化工厂工作和生活。我本来是学化学工程的,进厂以后被分配到车间负责生产操作。起初觉得工作单调乏味,可到后来发现,虽然没啥惊天动地的,但是靠勤恳踏实,日复一日地坚守岗位,其实也是一种幸福。

贺淑云比我小5岁,人长得极漂亮,但更难能可贵的是她的贤惠善良。我们是在同一个厂相识的,她是车间的统计员。第一眼看到她的时候,就被她的美丽深深吸引。幸运的是,她也欣赏我纯朴踏实的个性。我们很快就坠入了爱河,顺理成章地结了婚。

婚后的生活虽朴素无奇,却也其乐融融。虽然工资微薄,但两个人节衣缩食所得尚且小有余裕。贺淑云是个极有生活情趣的人,家里虽然陈设朴素,但她总是把家里布置得别有一番情调。每天下班回家,看到她亲手做的那一桌热气腾腾的家常便饭,我就感到无上的幸福。孙伟是我们的骄傲和希望,那时才5岁,非常可爱伶俐。回想起来,那段日子真是平淡而幸福啊。

可好景不长,1985年的某一天,厂里突然通知要裁员了,给了我们两个选择:要么被优化调剂,要么就得自己找下家。那时的我是有些束手无策,成天为此事苦恼。一边是平时工作单位,对我们都很熟悉了;另一边是前景未卜的未来,让我几分迷茫和恐慌。

没过几天,我接到大化肥厂的通知,说是愿意热忱欢迎我加盟。那家厂是R城的支柱产业,规模宏大,待遇也不错。可是贺淑云却坚决反对我去那里。她说,化肥厂环境太差,毒气味太重,对身体极为不利,再说工作时间也长,她担心我被那样的环境"熏"坏了。

听了她的一番分析,我不禁有些动摇了。可是换个工作并不容易,如果被裁员的话,我们的生活将会陷入极度的困境。左右为难之际,突然接到了一个天赐的良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高中同学小张,当时一起从省城考上大学后就跟我分开了。这些年他也在省城打拼,后来凭借出色的学习成绩和表现,被分配到了省城检察院工作。有一天,他主动找到了我,说检察院缺人手,希望我能够加入。

我当时听到这个通知有点发懵,觉得自己的专业和检察工作也没啥关联啊?小张却说,反过来想,正因为我们是科班出身,严谨求实的作风更加适合检察工作。话虽这么说,可到底是从化工厂到检察院,中间感觉跨度实在太大了,我一时半会儿还难以重新定位。

回到家里,我把小张的提议和之前化肥厂的通知,如实向贺淑云陈述了一番。这两个职位对比,贺淑云果断地表态支持我去检察院。她说检察院的工作虽然压力大,但是清新单位,而且前途无量,对家庭生活也相对较为有利。至于化肥厂的工作,她是坚决反对的。

看着妻子如此坚定的表情,我不禁有些触景生情,想起了我们相识相爱的情景。那时的贺淑云,清纯可爱,对事物却有着独到的见解;而如今的她,则更多了一份睿智稳重。我不得不佩服妻子的独具慧眼和决断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妻子的坚持下,我最终选择了去检察院工作。离开了熟悉的化工环境,来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我不免有些恐慌迷茫。幸好有小张和其他同事的帮助,我渐渐熟悉了工作环境,融入到了这个新的大家庭中。

刚开始的时候,我只是一名小小的书记员,负责整理和归档案件材料。这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虽然枯燥乏味,但也正是由于如此,我养成了一丝不苟、仔细认真的工作习惯。后来渐渐得到上级的器重,被提拔为助理检察官,开始亲自接手处理一些简单的案件。

我发现检察工作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单纯无趣,而是处处体现着智慧和艺术。找寻蛛丝马迹的证据,洞察罪犯犯罪的动机和心理,判断案情的因果关系,需要非常缜密的思维能力。我开始热爱上了这份工作,而且也慢慢培养出了一种犀利的洞察力和谦逊严谨的工作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