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朝鲜战场的炮火硝烟中,一位志愿军排长在战斗的间隙里竟然用重机枪远距离狙杀了百余名敌军。这位排长本已饱受痢疾的折磨,一天之内不得不在工事里挖坑拉50多次痢疾。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他却仍然凭借过人的射击技巧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用一挺缴获的美制重机枪狙杀了132名敌军,为部队的阻击战立下了赫赫战功。这位排长到底是谁?他是如何在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完成这个骇人的狙杀壮举的?让我们一探究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火纷飞中的狙杀英雄

黄沙漫天,炮火连天,朝鲜战场上硝烟弥漫。1951年6月9日,在半岛东部山区的千佛山一带,朝鲜停火谈判陷入胶着,双方战事持续激烈。志愿军9兵团20军58师175团临危受命,奉命在该地区阻击美军。

这是一片狭长的山地,高峰密布,视野开阔,极为適合架设重机枪阵地并发挥火力优势。在7连排长余新发的指挥下,全连官兵迅速在山腰展开,建立起坚固的阵地工事。

余新发是位经验老到的老排长,朝鲜战场上他已立过无数次功。这一次,他手中的却是一挺全新的美制M1919重机枪。这种口径为.30的机枪曾是美军主力重机枪,威力强劲,射程远,十分适合阵地遭遇战。然而对于久经沙场的余新发来说,这种全新装备他也曾一无所知,面对陌生的武器他是否能很快掌握要领?

就在余新发对新装备寻求门路之际,一队敌军沿着不远处的公路逼近了过来。余新发立刻架起机枪,瞄准开火!可是这一枪却并未命中目标,稳稳地射偏了方向。余新发连忙再次扣动扳机,结果还是一无所得。

痢疾缠身疲于奔命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阵剧烈的腹痛突然袭来,余新发顿时汗水淋漓,面色惨白。自从昨日开始,他就遭受了痢疾的折磨,一天之内已拉过数十次了。

对于身经百战的老兵来说,战场上生死攸关,被重伤或负伤的情况并不少见。但遭受如此痢疾之苦,实在是罕见。这种腹泻病来势汹汹,既削弱了体力,又让人时刻提心吊胆,生怕关键时刻拉慢半拍,岂不是前功尽弃?

更令人艰难的是,阵地周围密布箭楼和碉堡,敌人的火力随时能扫射过来。如果不及时就地掩护,很可能就会成为活靶子。可是一旦离开阵地,敌人的机枪和狙击手就会紧盯着,哪里还有生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余新发咬紧牙关,只顾拼尽全力操作机枪,企图尽快歼灭敌人。他索性在工事壕内掘了一个临时蹲坑,边打边拉,一心二用,未雨绸缪。

然而随着病情加重,他的身体越来越虚弱无力,皮包骨头的他已是遍体鳞伤般狼狈不堪。贫血和营养不良使他眼前一阵阵发黑,难以集中精力操作武器。就连重达几十斤的机枪,现在也让他觉得无比沉重。

更糟糕的是,敌人发现了余新发阵地的位置,随即猛烈的炮火向他袭来。炮弹在工事周围炸开,硝烟弥漫,尘土飞扬。面对如此凶猛的炮击,大多数人只会本能地抱头鼠窜逃命,可余新发却丝毫未能卸下操枪的重担,在硝烟与尘埃之中,他依旧英勇坚守着阵地,持续射击进攻。

凭一挺机枪杀敌132人

尽管病魔缠身,但余新发对阵地的火力掌控依然出神入化。只见他操纵机枪转向东北方向,那里正有一大队敌军沿着阿沙里大桥逼近。

望远镜下,敌人的队形密集,一字排开浩浩荡荡前来。余新发冷静下来,耐心瞄准,突然间机枪就像一只凶猛的野兽般怒吼出狂暴的火力。这一排猛烈的长点射,直接击毙了队头几名敌军,活生生切断了敌人的进攻动脉。

弹药手高兴地大叫:"整整报销了一个班!"没等他高兴完,余新发立即切换为精准的短点射。几颗子弹穿透了人体盔甲,旋即就看到有数名敌军仆倒在地。更多的短点射不断落下,那些刚才还张牙舞爪的敌军一个接一个被击毙在地,生命骤然中断。

就在这时,敌军补给班长李金发大声提醒说,从东面的沙河方向又有敌人正在逼近。只见约有两个排的敌军步兵正穿越沙河,源源不断向这边移动。余新发连忙调转机枪,向那边射去一排密集的火力,顿时击毙数人,其他敌军惊恐万状纷纷倒地躲避。

这正中余新发的下怀,他趁热打铁,以短点射的方式持续压制。枪膛滚烫,子弹笔直射出,一个个藏匿在地上的敌军被一一击毙。与此同时,旁边的志愿军战士王成也加入了火力压制,他操纵的是一挺苏制DP掷弹机枪。两人的火力合二为一,协同出击,令那些惶惶逃命的敌人无处可逃。

弹药手看到这片野了场面,震惊万分,连声赞叹:"排长,太准了,全干掉了!"余新发却头脑冷静地指出:"别急,还有装死的。"果不其然,等到机枪声暂时平息,地上就有9名伤员爬了起来,试图逃离。可是枪口已经重新瞄准,余新发毫不留情,那9人无一幸免。

重创敌军阻击部队

随着时间的推移,战斗已进行了近两个小时。敌军伤亡惨重,派出的几路增援部队均被余新发的机枪火力全歼。

这支原本约300人的阻击部队,在余新发的猛烈打击下已所剩无几。枪林弹雨中,惨叫声此起彼伏,到处可见断肢残骸和浸透鲜血的尸体。敌军连长甚至亲自冲上来视察,却也在余新发的火力下壮烈牺牲。

此时余新发身边已堆积了大量弹壳和空弹夹,而枪膛依然火热难耐。一旦射击间隙,就有阵阵热浪扑面而来,连使用小一号的防毒面具塑料镜片都会被热浪融化。但余新发丝毫未受影响,他稳操胜券,只等时机成熟再收割敌人的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回头命令道:"再补一次弹夹,要做好充足准备。"

弹药手见阵地内的弹药已所剩无几,赶紧从壕沟旁的补给箱中抡来最后一批子弹。这次余新发集中了全连仅存的火力精锐,一门82毫米迫击炮、两挺伊兵59式冲锋枪和一挺PPSh冲锋枪,加上他手中这把杀伤力惊人的M1919A4重机枪,组成了合围之势。

渐渐地,敌军的枪声逐渐减弱了,各个阵地上的射击声大多归于沉寂。看来此役敌军的攻势已经被彻底钉制住了。余新发略感宽慰,忽然一阵剧烈的痢疾再次发作,他捂着肚子匆匆跑向蹲坑,无暇顾及身后。

就在这危急关头,他的弹药手高兴大叫:"排长,从西北方向又来了一大批友军!"原来是朝鲜人民军第3军的部队增援而来,和志愿军会师了。这时,敌军已溃不成军,余新发和战友们可以长长松口气了。

排长立大功受嘉奖

战斗结束后,幸存的敌军被全部俘虏,他们无一例外地对这位神枪手余新发视为厄运的化身。在短短两个小时内,余新发足足狙杀了132名敌军,创造了朝鲜战场上的奇迹。

接到这一战绩报告,上级久久无语。战场指挥所的军长翁同祖彻夜难眠,对此事的离奇程度深感诧异。他当即决定亲自会见这位排长,了解事情的经过。

第二天,上级派了一辆吉普车,将余新发从前线阵地接到指挥所。当余新发挺着枯槁的身板走进帐篷时,所有人都吓了一跳。只见他面色枯黄,形销骨立,浑身散发出一股怪异的味道。翁军长忍不住掩鼻而过,并暗自惋惜:这样一个营养不良的人是如何做到如此骇人的杀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询问之下,余新发才诉说了当日他用重机枪狙杀132名敌军的经过。听罢这番惊心动魄的描述,所有人无不肃然起敬。翁军长盛赞不已,立即决定给予余新发最高荣誉——二级战功。

这个消息在前线部队广为流传。当兄弟连队将士们听说自己的老战友余新发立了这等大功后,无不为之欢欣鼓舞。有的人为余新发能在重病之时屡建奇功而钦佩万分,有人纷纷效仿他"打狙击,钉敌军"的英勇事迹。

结尾

就这样,一个传奇英雄的故事在朝鲜战场上广为流传,余新发则成为大家心目中无所不能、永不言败的战斗英雄。他那顽强拼搏、不畏艰险的精神,也必将永远激励后人,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上越战越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