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躺或不躺?

这是一个考虑了几千年的问题。

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开始,每个中国文人心中都有一个“躺平”的隐居梦。

但不是人人都有隐居的资本,毕竟总有工作要做,生活要过。

于是在几千年躺平与卷起的仰卧起坐中,我们的老祖宗最终找到了一个完美的结合点——园林。

园外是喧嚣都市,园内则是桃花源,既然没法放下尘世,那就做一个“都市隐士”吧。

而有一个人受到这种生活方式的启迪,最终搬去了苏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就是蔡志松。

作为中国雕塑界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

他3次创造中国国内雕塑家在国际市场上的最高拍卖纪录。

29岁就获得法国巴黎秋季沙龙最高奖—“泰勒大奖”,是103年来唯一的中国人;

2012年又入选法国《Art Actuel》评出的年度“全球100名艺术领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蔡志松

更令人称奇的是,在事业如日中天之时,蔡志松选择离开首都北京,移居到苏州去。

原因无他,只因为他觉得“如果人生只能做一样事,还是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艺术创作”。

想通了这一点,年近知命的蔡志松轻盈地放下了世俗之网,转身拥抱了“白首卧松云”的生活。

他在苏州的寒山、竹林和古居中,找到了一处叫做“止观”的院子里过起了隐居般的生活。

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着他做出这样的选择?

旁人不解,然而从蔡志松到苏州后的艺术创作,我们似乎能窥探谜底的一角。

到苏州之后,蔡志松的作品中开始出现更多的留白,更多的传统意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鹤、鹿、松、竹、梅、兰、石、荷...

这些意向无一不是有关君子、隐士崇高理想的典型象征,每一件作品都展现了蔡志松在新时期对自我的思考与感悟。

工作是为了生活的,我们不能反其道而行之。 再忙的工作,都是为了得到一个安逸的生活。

这是蔡志松对生活的理解,也是他正在做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融创壹號院艺术中心向蔡志松先生发出邀请,希望他能展示其独到的东方文化与生活哲学时,蔡志松欣然接受了这个机会。

展览虽已落下帷幕,但这一东方美学盛宴依然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水》的山形如巨碑,尽显范宽之气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蔡志松为创作《兰》系列,数次造访沧浪亭兰花协会,深入观察兰花生长

在这些作品里,人们仿佛能够穿越时空,与古代的隐士们共鸣,感受到他们那份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情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蔡志松回望华夏的过去,试图在传统中定格某些永恒不朽的精神气质,唤醒蛰伏在我们心中关于东方之美的久远记忆。

而这种美也体现在融创壹號院ONE9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中国人的生活观里,天、地、人是一个 整体,人不是孤立地生活在世间,而是与天地四时、周围环境密切相关的。

住宅和人一样,是有个性的,这种个性对居住者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融创壹號院ONE9,正是这样一个充满个性与魅力的住宅。

它不仅以其独特的“隐”和“雅”的个性,吸引了无数目光,更在豪宅市场中崭露头角,以7.24亿的销售额在10万+市场拔得头筹,成为3月豪宅市场网签销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代高速变化,木心先生在《从前慢》中所描绘的那般宁静与悠然,车马邮件的缓慢仿佛已成为遥远的记忆。

但总有人在时代洪流中保持清澈,他们的心灵始终住着一个枕石漱流、闲云野鹤的隐士。

融创壹號院ONE9说:他们的存在正是想为那些“城市隐士”的身体和心灵保留一份宁静致远的写意空间。‍‍

一个踏入便从能外界疲惫、繁忙的情绪中挣脱出来,在其中找回自己的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融创壹號院ONE9是如何打造这个“都市精神家园”的呢?

在《释名》一书中,对于宅的解释为:“宅,择也,择吉处而营 之”。

融创壹號院ONE9正是基于这一理念,选址于一处真正的“吉处”。

从地理位置上看;

融创壹號院ONE9不仅毗邻国贸CBD的繁华地带,与中国尊等摩天大楼并肩而立;

同时又被朝阳公园的绿色生态与多座公园环绕,这为住户提供了 一份难得的静谧与和谐,让都市喧嚣中的人们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如当代建筑艺术大师斯蒂文·霍尔所言:

只有那些既能享受稀缺自然资源,又有俯瞰城市繁华背景的区域,才是最具价值的居所。

而融创壹號院ONE9正是这样的理想之地。

这种与自然亲近而又不偏废文化生活的追求,恰如古代文人士大夫对居所的向往,“可居”与“可游”兼顾,既讲究起居生活的舒适和方便,又重视自然美景的体验。

当然,融创壹號院ONE9的魅力远不止于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容积率来说;

融创壹號院ONE9为5栋4层建筑,限量40席,容积率低至0.46,建面约368-610㎡大平层 , 实为稀有。

设计灵感来源于“城市山林”的概念,将公园与CBD的城市脉络融为一体,将极致的现代景观巧妙地编织进每一个私家庭院的画卷中。

可以说融创壹號院ONE9没有过多考虑“如何能多出房子”,而是把最舒适的居住空间尺度留给了住户,为住户保留了一片宁静与宽敞的天地。

在这里,建筑不再是简单的砖瓦堆砌,而是承载了都市人对于诗意栖居的向往。

因为融创壹號院ONE9说他们想打造的不仅仅是一处住所,更是大隐隐于市的都市精神家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建筑美学来看;

融创壹號院ONE9建筑,采用三玻两腔Low-E超白钢化玻璃,隔绝噪音与紫外线,实现舒适恒温。

融创壹號院ONE9更是以空间尺度见气魄,首层约4.5米层高,标准层层高约3.9米,超大南向面宽达18-30米,大气简约。

此外,ONE9的所有户型均为270度采光,实现了通透效果,带来了更加自然舒适的居住体验 , 诠释了“好的建筑是活的艺术品”这句话。

在这里,每一处细节都经过了精心的打磨和雕琢,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美、关于文化、关于生活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内部景观来看;

走进融创壹號院ONE9,仿佛置身于一片静谧的森林之中。

高达42.6%的绿地率(相当于80%绿化率),仿佛将《溪山行旅图》的诗意画卷引入现实,演绎现代都市与静隐自然和谐相融的都市“森谷玉带,一带六园”。

这里的每一棵树、每一朵花、每一块石头都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与居住者共同编织着一个充满诗意和禅意的生活空间。

漫步其中,仿佛能感受到古代文人在自然间穿行的那份淡泊与从容,体会宁静永恒的隽永之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房子即生活。

在中国人心里,一个理想的居所,始终承载着疗愈身心的功效。

它如同艺术品一般超越了实用,凝固着居住者的情感、审美、希望和追求,承载了千百年来中国人对理想生活的想象。

艺术家蔡志松关注生命的存在和世界的本质,用雕塑探索东方美学。

而融创壹號院ONE9则关注居住者的生活体验和心灵需求;

它用建筑和景观的语言回应中国人对“诗意地栖息”的向往,为“都市隐者”在纷繁尘世中寻得一方宁静天地,一点悠然自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千年前的北宋,哲学家邵雍静坐自家园林之中轻吟《闲适吟》,字里行间流露出无尽的惬意:

为士幸而居盛世,住家况复在中都。虚名浮力非我有,绿水青山何处无。

他沉醉于这繁华盛世,感恩有这样一个能安身自己的家园,那里有青山绿水,还有难得的闲暇。

而时光荏苒,一千年后的我们历经 时代浪潮洗礼,在波澜壮阔中猛地一抬头,才发现我们竟与宋朝的那份精神不期而遇—— ‍

住宅所具备的“舒适”已超越了身体的满足,更反映了人们对栖身之所深层次的心理需求。‍

这,便是中国式居住觉醒的精髓所在。

*参考文献书籍:

[1] 唐凌,郅敏.中青年雕塑家·蔡志松[J].艺术评论, 2018

[2] 彭锋.正常与超常 谈蔡志松的雕塑[J].中国拍卖, 2017

*文中图片来源于融创壹號院ONE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