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逢周三、周五上午,上海市儿童医院泸定路院区康复科言语治疗室就会响起悦耳动听的钢琴曲,来自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康疗团队的琴声就像一剂良药,给就诊的言语功能障碍患儿带去心灵慰藉,伴随着有节奏的韵律,原本“羞于开口”的孩子终于能够说出自己的名字了。

音乐治疗是一种利用音乐及其各种形式来促进身心健康的干预方法。临床研究表明它在儿童领域尤其有效,通过音乐的各类形式丰富儿童的感知体验,刺激大脑的多个区域来促进儿童各项功能的发展。“音乐治疗在国内外已被广泛运用于孤独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干预。”上海市儿童医院康复科副主任冯金彩表示,对于孤独症和语言发育障碍的儿童来说,音乐就像一剂良药,打开内心,帮助他们与世界沟通,对治疗也有很好的效果。

6月起,6名诊断患有语言发育障碍的孩子开始接受音乐治疗,他们三人一组,在上音音乐康疗团队师生的演奏和游戏中,每周两次接受“音符”的治疗。今年已经4岁的男孩方方(化名)一直无法开口,第一次接受音乐治疗的时候都不愿意和其他孩子一起做游戏,经过一周的音乐“熏陶”,在第三次治疗时,他终于能够根据老师的提示说出了自己的名字,虽然发音还比较含糊,但这已经是他人生的“一大步”。

“音乐能够以一种非言语的方式与孩子们建立联系,帮助孩子们表达情感、增进社交技能、提高认知能力以及缓解压力。” 上音音乐康疗团队治疗师袁畅介绍说,音乐疗法富有普遍认可的优点:副作用小、形式多样、疼痛程度低、相对易坚持等。此前,他们团队已在新华医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综合性医疗机构开展音乐治疗,在儿童专科医院还是首度。

目前团队采用的供学龄前儿童适用的歌是《我的身体》——身体认知,歌词涉及各身体部位,跟随歌词加深认知、伴随音乐复述练习发音。袁畅表示,音乐治疗作为一种跨学科的治疗干预手段,还将有个性化与定制化治疗方向发展,可以根据个人的生理、心理和文化背景,为不同小朋友(群体)提供个性化的方案和体验。

随着技术的发展,音乐治疗未来将与情景互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相结合,提供更为个性化、精准的治疗方案,以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儿童医院音乐治疗也将更加注重研究和评估其具体的治疗机制和效果,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并为其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更充分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