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7年9月,中央军嫡系精锐汤恩伯第13军在皖北地区扩编为第20军团,辖第13军(军长张雪中)、第52军(军长关麟征)、第85军(军长王仲廉)等部,汤恩伯任军团长。1938年3月台儿庄战役中,第20军团作为战略预备队,趁日寇矶谷廉介第10师团巷战4日、筋疲力尽之际,突然投入战斗,配合友军取得了痛歼日寇万余人的辉煌战绩,一时间受到举国赞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拥兵自重滋生“中原王”野心

但在此后两三年里,第20军团作为中央军最后的主力兵团,始终在躲避日寇的围歼,再未取得显赫战绩。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汤恩伯调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鲁苏豫皖边区总司令兼党政分会主任委员等职,掌握几省党政军大权。第20军团也改称第31集团军,仍由汤兼任总司令,长期驻守河南地区。

随着长期身居要职,汤恩伯的本性逐渐暴露,甚至自封“中原王”,不仅引起政敌陈诚等人的不满,就连他的好友戴笠也深感厌恶。1944年,戴笠去河南,汤恩伯竟然当面表达了自己对曹操的崇拜之心,声称要为曹操建一座纪念塔。事后,戴笠对人说:“胡宗南在关中要学左宗棠做西北王。没料到汤恩伯做了中原王还不满足,竟想学曹操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行下效,抗日劲旅已成扰民土匪

如果仅仅是有些盛气凌人也就罢了,汤恩伯还精心培养私家势力,其麾下除了第31集团军以外,又陆续编入4个集团军,军长、师长一级将领大多经其举荐,形成其“中原王”的将领班底。为了笼络这些亲信军官,汤恩伯大兴土木,强征民财,兴建剧院及高级住宅,以便定期聚会、联络感情。

汤恩伯及其亲信的肆意妄为直接影响着麾下几十万官兵。尤其是汤恩伯赖以起家的第13军,每到一处,都要挑选最好的民房,把房主赶走改建成营房;师、团、营、连,每级都占用农田修建练兵用的大型操场,其他部队也纷纷效仿,致使大批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为了强拉壮丁,汤部官兵经常在夜间出动部队,包围某个村庄,强行挑选青壮年男子带走,并趁机劫掠民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灾之年敲骨吸髓,日寇面前一触即溃

1941年河南大旱,数月无雨,蝗虫四起,偌大中原几乎颗粒无收、饿殍遍地。天灾无情,而汤恩伯的人为祸害更大,其部队已经扩充至50余万,所需军粮需要由河南承担部分1斤不减,敲骨吸髓般盘剥百姓。由于无节制的征兵,还大肆收编地方武装,使得军队内部良莠不齐,军纪荡然无存,四处为祸,与土匪无异。河南百姓对汤恩伯所部深恶痛绝,将其列为与“水”、“旱”、“蝗”并列的四害之一。

1944年4月,华北日军为了援助滇缅战场,发动了旨在打通大陆交通线的豫湘桂战役。战役初期以郑州、洛阳为进攻重点,集中近12万人的部队渡过黄河向南进攻。驻守黄河南岸的汤恩伯部虽然拥兵50余万,四倍于敌,却毫无战斗力,一触即溃,拱手将郑州、洛阳两大重镇让出。汤部兵败如山倒,向南溃逃期间依然四处扰民,使得河南各地地方武装纷纷与其为敌,连汤恩伯的司令部也被包围缴械,汤本人最后化妆成伙夫才侥幸逃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