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下辖三个步兵师,每个师均执行二旅四团编制。

这样的话,全军的步兵团数便只有12个;后续加上第115师独立团、第120师教导团、第129师教导团及总部特务团,最早的八路军团数也不过是16个而已。

所以八路军开赴华北前线后,一边作战一边扩充新的部队,尤其最早扩编的一批步兵团,日后也都成为了新的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在最初成立时基干兵力只有3000人,其中团的建制只有独立团,另有骑兵营、总部特务团第3营大部和第685团第6连、新718团留下的1个连。

所以在最初组建四个军分区时,便将上述老的基干分散开来,其中留在四分区的是第685团第6连和新718团留下的1个连。

然后就以这些老的基干为基础,四分区先后成立了第7大队、第8大队、第9大队等三支团级的作战部队。

为了打造主力团,整编八路军新老部队,晋察冀军区在1939年初开始合编强化原先的各大队兵力。

其中四分区的三个大队除留下一个营外,主力均合编到了野战第5团中,最初合编时的全团兵力超过了4700人。

在进一步精简之后,第5团的兵力也长期保持在三四千人,是四分区的头号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时任第5团政委的肖锋回忆,全团有12个步兵连、4个机炮连(注:应为3个重机枪连+1个迫击炮连)、5个直属连(注:骑兵连、侦察连、特务连、通信连,另外还有迫击炮连,所以可能重复统计了这个连)。

据另外的资料显示,第5团当时还有个新兵营。

对于第5团当时的武器装备,肖锋政委在回忆时也有提及,具体在机枪一项上计有轻机枪75挺、重机枪12挺。

这80多挺轻重机枪的装备量,在当时的八路军中已经算是非常高的水平了,甚至可以说是超一流的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当时晋察冀军区规定,野战主力团的轻机枪配置标准是3挺或4挺,如果按照3营9连制算,标配轻机枪数应为27挺到36挺;如果按照3营12连算,标配轻机枪数应为36挺到48挺。

而四分区第5团的轻机枪数达到了75挺之多,3营12连加上团直属特务连、侦察连,我们总计算14个战斗连队,这样平均每个连装备的轻机枪都超过了5挺。

因为特务连本身也是警卫连,我们假设该连的轻机枪强化到9挺;其余步兵连、侦察连所配的轻机枪数也都能达到5挺,还是要普遍超过军区规定编制的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重机枪方面,晋察冀军区规定每个步兵营配备的是重机枪排,一般也就是装备2挺重机枪,少点的话可能就只有1挺。

但野战第5团有12挺重机枪,每个营有4挺重机枪,直接编成的是重机枪连,会编有两个重机枪排以及一个弹药排。

因此,第5团当时装备的轻重机枪数量,可以说都是大大超过编制标准的,甚至说这一个团配备的轻重机枪,比当时中央军配置最高的部队,也就少10多挺罢了。

大量配备轻重机枪,尤其是相关弹药还有一定保证的话,在实战中当然是有巨大作用的。

第5团完成整编后,曾在平山县东回舍打了一场伏击战,因为火力极猛,干掉鬼子一个中队的兵力仅用时十五分钟。

据肖锋政委回忆,此战又缴获了3挺重机枪、6挺轻机枪,可以说是装备越好—越打胜仗—然后装备更好。

在1940年的百团大战中,直接攻上娘子关的就是野战第5团;当时大战磨河滩的英雄连队就是该团第1连,为了接应该连渡河,第5团曾集中6挺重机枪、18挺轻机枪和2门82毫米迫击炮支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火力的接应下,连长邓仕钧以下17名战士最终冒险突围,在晋察冀军区后来的战斗总结中,还专门谈到了第5团在本次战斗中的火力运用。

正是因为胜仗打得多,家底才厚实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