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气东输管道系统向长三角地区供气突破5000亿立方米,也得益于一个个输气场站的升级改造。记者最近探访了西气东输一线上的一个压气站——安徽定远压气站。

所谓“压气站”,是指装有天然气增压设备的站场,它们如同天然气长输管线的“心脏”,通过不断加压,保证天然气远距离安全输送。

国家管网集团西气东输公司定远作业区主任 李成:定远站投产的时候,只是一个很小的分输站,每天的分输量大概也就是几万立方米,到现在的峰值能够将近达到580多万立方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随着长三角地区天然气需求量的持续增长,这座昔日的小站历经数次扩建,现已成为西气东输管道在安徽省的关键枢纽。仅在去年,其天然气输送量就高达12亿立方米。

国家管网集团西气东输公司定远作业区主任 李成:这是我国首台自主制造的大口径天然气压缩机,管道内的天然气增压主要靠压缩机来实现,这台压缩机的日天然气处理能力达到3000万立方米。

自定远站起,此类压缩机在国内的应用已逐渐成为行业常态。与此同时,小站智能化改造也在稳步推进。李成向记者展示了全球首个结合声学与光学技术应用于油气场站的智能感知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家管网集团西气东输公司定远作业区主任 李成:这个有声学摄像头,测量声音的,有光学的高清摄像头。它的基本原理就相当于听见一辆小汽车鸣笛,大脑经过分析后,眼睛就会找到那辆小汽车,进行定位一样,但实现起来就非常的复杂了。

像定远站这样从小规模到大规模、从传统到智能化的转变,在西气东输沿线上并不少见。正是这些不断进步的小站,共同见证了西气东输管道系统输气能力从每年一百多亿立方米提高到现在近千亿立方米的巨大提升。

我国油气管网布局不断完善 管输能力提升

今年以来,我国油气管网基础设施加速建设,“全国一张网”不断完善,预计全年新增管道里程超4000公里。

虎林—长春天然气管道工程全面开工,截至目前累计焊接突破100公里。西气东输三线中段(中卫—枣阳)、川气东送二线加速推进。西气东输四线已完成吐鲁番至中卫段主体管道工程建设,计划今年正式投产。建成投产后,将进一步提升西气东输管道系统的年输送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家管网集团市场部副总经理 杨安:今年,将新增管道里程超过4000公里,我国天然气管网一次管输能力从2020年2230亿立方米增至2023年的3290亿立方米,增幅达到48%。

“十四五”以来,国家管网集团累计建成主干天然气管道里程超1万公里。按照规划,到2025年,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覆盖全国、联通海外的天然气“全国一张网”将更加完善,西北、东北、西南、海上四大战略通道持续完善,形成“四大战略通道+五纵五横”的干线管网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家管网集团市场部副总经理 杨安:目前,我国主干油气管网约10万公里,不断扩大油气能源的供给量和覆盖面,更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

“十四五”期间,国家管网集团加快构建布局优化、覆盖广泛、功能完备、外通内畅的“全国一张网”,预计新投运管道里程约2万公里,进一步扩大油气能源的供给量和覆盖面。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